消費結構下沉,餐飲到底靠誰來消費?
胡茵煐 · 2019-02-13 17:34:42 來源:紅餐
2018年小鎮青年躲過裁員,躲過了美股大跌,躲過了P2P爆雷。
從2018年開始,無論在哪個行業感受最深就是難熬。
近日了解到某熱門商圈從今年開始房租打折,該商圈擁有不錯的人流量,還靠近熱門景點、交通樞紐。?
作為熱門商場,降租可能與物業、招商有關,但同時也存在商場入駐率降低、更換率變高等原因。
其實,從經濟入冬以來,一線城市商圈的餐飲生意并不好做。競爭愈來愈激烈,同時出現下滑的跡象。
海底撈上市前就發現,與其在一線城市競個頭破血流,不如渠道下沉,擁抱“待開墾”的三四線市場,將未來賭在三四線新興起的小鎮青年身上。
海底撈看上三四線的小鎮青年
▲圖片來源:百度
大伙都以為小鎮青年“土里土氣”“收入不高”,但事實是,他們不在緊張的一二線城市打拼,卻有著不錯的生活質量。今天想與大家聊聊關于小鎮青年的話題。
餐飲競爭
一線城市緊張,三四線城市舒緩
早十年的餐飲爆發增長,當下已經趨于平緩,且略顯下滑的趨勢,其中連鎖餐飲感受最為明顯,關店、倒閉,觸目驚心。
一線城市的壓力遠比想象中高的多,從這次裁員風暴就可以看出,數量多,波及廣。
裁員潮還將繼續
▲圖片來源:百度咨詢
作為曾經的互聯網人,不少老同事都紛紛想要跳槽。當下處在經濟蕭條的局勢當中,都不敢輕易變動工作。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還背負著高額房貸壓力。
相反,作者的叔叔在三四線城市生活,公司因業績下降導致半年沒發出工資,他卻依然能夠維持生活。這些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人,生活成本比一線城市低,大部分還不需要償還高額的房貸。?
雖說2017年餐飲總營收達到3.9萬億元,2018年更是高達4.3萬億元,同比增長9.5% 。 實際是餐飲大數據安好,餐飲人冷暖自知。?
餐飲做的是人的生意,首先必須聚焦人,才是餐廳盈利的本源。一線城市經濟蕭條,二線城市受到波及。
這下好了,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腰包都收緊,間接影響餐飲的消費。
大環境蕭條,但競爭還在加劇。
從相關數據了解到,2019年預計新開商場數量多于去年。一線城市商業體的暴增,餐飲競爭將進入白熱化。
商業體數量暴漲
▲圖片來源:贏商網
一線城市常駐人口數量變化:
北京常駐人口2018年年末比上班年人口下降0.8%;
上海常住人口為2415.2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7萬人。
(數據來源界面新聞)
一線城市商業體數量增加,可怕的是,城市常駐人口卻在下降。
商場里的餐飲少則十幾家餐飲,多則近百家,可人也就一日三頓,可想而知,一線城市餐飲競爭是多激烈,正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
可預見的是,未來餐飲的增長動力會不經意間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三四城市,而主導的人群也漸漸從都市白領轉移到小鎮青年身上。
三四線城市消費崛起
來自小鎮青年的貢獻
小鎮青年的日常:
父母的幫助下全款買房,開著幾十萬的汽車;
周末約上好友吃飯,電影院刷幾部電影;
年末再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過去大家瞧不起的小鎮青年,但現在滋潤的生活被不少在一線城市中疲憊不堪的白領所羨慕,可見三四線城市的生活并不比一線城市差。?
01?經濟走高,低線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三四線城市中產階級比例在增長,預計2022年達到40%,同時收入也在提高。
三四線小城市的經濟能力在提高
▲圖片來源:麥肯錫
一二線城市的工作壓力,導致這幾年“返鄉潮”頗多。
這些在大城市待過的年輕人返回家鄉置業,很快就適應環境與氛圍,不過也歸功于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機會也變多了。?
02?信息互通,但市場卻缺少大品牌
小鎮青年接觸的信息來自北上廣,但是他們用的最多還是“拼多多、抖音、快手”,也想要購買品牌、消費品質。?
其實,一二線城市的生活正在被復制到三四線城市,但消費升級快于城市發展。
海瀾之家,小鎮青年的衣柜
▲圖片來源:百度
這塊“香撲撲”的三四線市場,缺少大牌的入駐,讓海瀾之家成為小鎮青年結婚時的必備,肯德基麥當勞成了當地最大的餐飲品牌,星巴克成為城市里為數不多的高端咖啡品牌。
03?不是最賺的,但最敢花
別人還在懷疑小鎮青年的購買力時,德克士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步伐占領三四線市場核心商圈。
小鎮青年閑余時間多,同時他們可消費金額也不低,畢竟他們生活壓力要比一線城市都市白領要低的多。
小鎮青年消費能力不比都市白領要差
▲圖片來源:企鵝智庫
數據顯示,他們在影視、閱讀、游戲、音樂等泛娛樂領域花銷,與在一二線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沒有差別。
隨著三四線城市商業體數量的增長,購物、餐飲、電影、唱K各形式業態豐富小鎮青年的生活。
海底撈深受小鎮青年的喜愛
▲數據來源:海底撈招股書
從海底撈各城市人均便可看出,他們在餐飲上的開銷并不低,平均消費直追二線城市。可見,小鎮青年同樣能夠接受品牌帶來溢價,愿意為品牌買單。
餐飲人群趨勢
消費群體結構重構
最近與很多大眾餐飲老板聊天時就說到,經濟形式變差,他們感應最為明顯,直接體現在門店業績上。
假設人群的消費分為高層、中層、低層三類,不同的人群消費習慣也不同。
舉個例子,網友調侃宜家的東西都是窮人買不起富人不要系列,再加上宜家自我定位為大眾消費品,那么中層大眾消費就是堅實主力。
中層的大眾消費就會下沉
▲圖片來源:眾郝餐飲創意咨詢
整體經濟環境變差與裁員潮,高層消費、低層消費受影響相對較少,而占據消費結構大部分的中層大眾消費人群影響最大,那么,消費就會下降,間接影響大眾餐飲。
本身大眾餐飲競爭就是最為激烈地帶,那么受到的影響也是最大,那么接下來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餐飲老板不想倒下就做好迎戰準備,未來布局、聚焦的人群就要慎重思考。?
我們在服務兜約的時候就發現,堅持下飯菜品類的時候,消費場景更聚焦白領聚餐,那么外送體驗與服務就要以這部分人群消費習慣來考慮。
品牌是盛放消費者綜合印象和體驗的容器,如果未來選擇渠道下沉,聚焦小鎮青年的消費市場,就要系統思考品牌、產品、體驗等一系列話題,就更需要專業的咨詢公司進行戰略咨詢。
結語 ?
面臨選擇,你是留在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還是暫退三四線就要重新思考了。
如果競爭白熱化,互相稀釋對方客流,不如找尋新大陸,聚焦更大的生意商機。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