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8.50%!火鍋餐飲正在逃離商場!
阮城 · 2024-12-03 11:43:30 來源:火鍋餐見
導讀:
1、海底撈進比亞迪,企業朋友圈+1
2、這兩年,火鍋餐飲不斷逃離商場
3、商場之外,火鍋餐飲盯上5大潛力市場
01
華為之后
海底撈開進鄭州比亞迪!
近日,海底撈鄭州比亞迪生產基地的企業火鍋店正式試營業,這是繼西安、南京兩地的華為研究所之后,海底撈第三家企業火鍋。
1、400平企業火鍋,員工享受8.8折
據悉,海底撈企業火鍋鄭州比亞迪店位于工廠一期生活區商業中心二層,擁有約4500㎡的獨立空間 ,可同時容納200多人就餐。
店內就餐區除有大廳公共空間外,還設有多個4~8人臺、包間,可滿足員工不同場景的就餐需求。同時還設立了休閑區,配備沙發座位、書籍、diy 美甲工具等。
◎海底撈開進比亞迪
在菜品方面,該店與園區外的海底撈火鍋保持一致,不僅會及時上新,還保留了諸如胡辣湯等河南區域門店的特色菜品。同時,“迪之家”官方公眾號透露,相比于社會店,企業店菜品定價為原價的8.8折,員工用餐可以專享價就享受到海底撈天花板級別服務。
2、火鍋基礎之上,新增HI嗨茶獨立茶飲品牌
之前海底撈在西安華為開出第一家企業火鍋時,店內有手作飲品的水吧,這次開到鄭州比亞迪,明顯升級了。
除了火鍋服務,還開設了針對團餐渠道的獨立茶飲品牌“Hi 嗨茶”。“Hi 嗨茶”擁有全新的品牌視覺設計,以獨立檔口的模式在園區開設,產品經過了全新研發。
◎Hi 嗨茶
其客單價在 10 元左右,走平價路線,既有莓莓抹茶、生打西瓜椰等在海底撈火鍋店大受歡迎的爆款,也有像暴打大橙子、幽香燕麥椰等全新研發的創意飲品。
未來,“hi 嗨茶”將會在校園火鍋和企業火鍋進一步拓展,滿足學生和企業員工群體的多元化茶飲需求。
同時海底撈團餐業務板塊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比亞迪的海底撈企業火鍋開業之后,下個月還將繼續落地西安比亞迪園區。
02
這兩年
火鍋餐飲不斷逃離商場
借海底撈開進大廠這個熱點,火鍋餐見想聊聊背后的一些東西。
一直以來,餐飲品牌會更青睞商業餐飲,中國購物中心的雛形階段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嚴格來說它是一個較為年輕的類別,既有品牌集群優勢,因為能進商場的大都是知名連鎖品牌。又有客群先天篩選優勢,因為商場面向的人群更年輕,群體也更優質,幾乎每個人都有消費力。
但近年來,商場似乎成了一道“餐飲圍城”。
一邊是商場為了追求開店率,引進的餐飲比重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購物中心五大業態開關店比中,餐飲依舊領跑,開關店比達到1.06,餐飲新開店數量占總新開店數量的36%,在購物中心門店擴張活躍。如今的商場,哪層都是餐飲,壓力有增無減,因為同一家商城擠滿了酸菜魚、牛蛙、火鍋的現象屢見不止。
另一邊是餐飲正在逃離商場。贏商網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全國重點27城600+樣本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為8.50%。全國重點24城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17.01%至8.78%,約3成商場空置率超過10%。
◎某商場鐵板燒發出閉店通知
一般而言,6%是商場空置率的“警戒線”。雖然商場空置率降了,但仍舊在警戒線之上。這背后是餐飲不斷逃離商場。
一個特別明顯的現象是,2024年,有關商場餐飲門店突然關店跑路的消息非常多。比如被譽為“全北京最正宗陜西面”的“賀秦生陜面王”,被曝北京多家門店關閉;杭州知名日料品牌“山葵家·創意料理”同樣爆了雷,關閉了杭州、重慶等地多家門店,并且傳出了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
一些品牌依然進駐商場的原因,也不再是依托商場的人流量來獲得高收益,反而是為了品牌的勢能提升而進駐。
03
商場之外
火鍋餐飲店看上了5大潛力市場!
商場之外,餐飲人正在“多點開花”,尋求更多經營上的可能性,火鍋餐見發現,除了回歸社區,他們還逐漸瞄向這5大潛力市場。
1、進校園,培養下一代消費者
《2024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調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在校大學生的年度消費規模約為8500億元,潛力無窮。
許多品牌盯上了這波“有錢有閑”的大學生群體,畢竟這一群體相對穩定、封閉,且年輕人對新生事物接受度高,有助于陪伴成長。
去年10月,海底撈首次在西安文理學院開出校園火鍋,推出獨具校園特色的火鍋菜單和專享優惠價,同時還提供缽缽雞套餐、小吃等多個品類。“海底撈校園火鍋”公眾號顯示,目前其門店已有50+。
不止校園火鍋門店在穩穩拓店,今年5月,其又“更進一步”,在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開出全國首個海底撈校園食堂窗口店,主打粉面、小吃出售約18款產品,人均消費在15元左右;同時苗師兄香鍋也相繼進入河南兩所大學校園,主推拌飯、香鍋、鐵板菜等,售價在9.9~26元不等。
除了火鍋,9月20日,中式快餐連鎖品牌老鄉雞也在武漢大學開出校園首店,人均20-30元;趁著開學季,廖記棒棒雞的全國首家校園店開在了四川傳媒學院……
而更早之前,麥當勞、肯德基等一批連鎖餐企,以及蜜雪冰城、瑞幸、庫迪、古茗等多個茶飲品牌都在涉足校園生意。
2、進大廠,瞄準員工食堂
《2024中國團餐產業趨勢解讀》顯示,在校生是團餐最大的消費群體,占比77%;其次是企事業單位就業人員,這些群體因集中生活或工作特性,對集中供餐模式高度依賴。
今年3月,海底撈首家企業火鍋開進了陜西西安華為研究所;8月又落子南京華為;10月,小米食堂和海底撈正式簽約,明年元旦在北京科技園開業;11月,海底撈開進鄭州比亞迪,下個月還將繼續落地西安比亞迪園區。
除了海底撈,其它連鎖餐飲也積極跟進企業大廠。譬如,Tims 咖啡與中國石油以及部分房地產公司攜手,采用店中店模式為員工呈上便捷的咖啡服務。
◎華為食堂的一些連鎖餐飲
在西安的華為食堂里,除了海底撈,還有星巴克、肯德基、蘭湘子、魏家涼皮、一點點等連鎖品牌。
武漢的華為辦公大樓也有一點點、仟吉、羅森等餐飲品牌入駐。萬達集團旗下的多城市食堂,有大龍燚、金鼎軒、眉州東坡等知名品牌入駐,企業的員工食堂越來越像“商場綜合體”。
3、進高速服務區,做“車流量”的生意
以前服務區餐飲是一個封閉的體系,一般餐飲人沒有渠道進駐。所以它一直在餐飲人關注范圍的外圈。
但這幾年,服務區餐飲一直在進化,不僅越來越像商業綜合體,還根據一些政策與其它服務區合作,加強美食傳播。
像2023年9月底,瑞幸咖啡就首次入駐高速服務區,在浙江海寧的兩個服務區開了新店;四川高速服務區,“海底撈”“小龍坎”等火鍋品牌出現其中;山東高速服務區,“必勝客”“漢堡王”等快餐品牌已扎根多年;江蘇高速服務區喜迎“外婆家”“綠茶餐廳”等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強勢入駐……
關于服務區美食的帖子,小紅書上也有2萬+篇筆記。一些服務區還成為小紅書網友的打卡地,被稱為“神仙服務區”。
不過服務區餐飲生意和車流量強相關,也難發力外賣,這是大家考慮的風險。
◎服務區美食
4、“考編上岸”,進博物館、郵局
沒想到吧,餐飲也有“事業編”了。
比如喜茶曾與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2024年7月,更是直接進駐遼寧博物館三樓,精心打造了一家融合文物元素的博物館茶飲店;與此同時,茶顏悅色、古德墨檸則開進湖南博物院。
◎喜茶在遼博開店
還有蜜雪冰城,去年8月宣布與郵政聯名開了主題店,“親愛的瑞,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已經入編了。”這句話也成了當時的熱梗。
對于合作蜜雪冰城稱,未來或許將在中國郵政的5.4萬個全國網點中優選20%的網點開展合作,這樣不僅能極大降低房租和人力成本,還能在短時間內擴張規模,下沉市場的鋪展速度將大大加快。
還有之前蜀大俠在有著“都市世外桃源”美譽的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內,開出了首家戶外園林藝術火鍋門店,面積超5000平米。
德莊更是自建了火鍋博物館,占地68畝,博物館設有“麻辣世界”“火鍋尋源”“文化廳”“智能工場”“天下第一大火鍋廳”“好物廳”“工廠火鍋體驗中心”七大場館,收藏了超過388件火鍋文化藏品。
5、擠進地攤市集,更具煙火氣
消費分級下,地攤成了一個大口袋,許多品牌開始地攤模式的探索。國家也相繼出臺政策,大力推動地攤經濟的發展。
比如海底撈早從去年開始,關于它擺地攤的相關內容就不斷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招攬流量,有早餐攤、小吃夜市攤、冰粉攤等。
今年東來順在國慶期間,積極參與各類市集活動,霸氣羊肉串、鐵板魷魚、爆肚,還有熱乎的梨湯,都在攤位上出現了。
還有麥當勞的地攤,讓路人一度以為遇到了麥當勞“平替”;社區快餐品牌紫光園,帶著它的招牌鹵貨和烤鴨,走向街邊;其它像華萊士、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和蜜雪冰城都紛紛擺起了地攤;
甚至供應鏈企業如安井和鍋圈,也在前段時間分別推出“烤腸地攤車”和“鍋圈小吃”。
總的來說,當下的競爭壓力下,火鍋餐飲都在省成本,找新客,更多靈活的開店方式,更多意想不到的拓展渠道,都被大家找尋,這背后要求大家創業者用更專業的眼光、更精細化的運營來支撐。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阮城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