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免費,真摳門!火鍋店在讓利顧客vs降本求生中“拉扯”
文博 · 2024-12-11 14:16:41 來源:火鍋餐見
導讀:
1、一邊免費,一邊摳門,火鍋人經營割裂
2、本質:極致價性比vs極致成本管控
3、一場讓利顧客與降本求生之間的“拉扯”
01
一邊“免費”,一邊“摳門”
火鍋餐飲人“經營割裂”了?
最近,火鍋餐見在周末覓食時發現,小區周邊的餐飲底商,好多都打出了“免費吃”的顯眼招牌。
比如開了多年的一家火鍋店,門頭“素菜免費”非常顯眼;一家新開的豬蹄火鍋,打出“30多種配菜免費吃”,甚至附近商場負一樓的美食店里,“免費加面,免費小菜”也占據了寸土寸金的店內廣告展示面。
◎小區周邊許多門頭打上了“免費”
再一細究,現在火鍋餐飲界,打出“免費吃”“自助無限續”的真的越來越多了。
有非常直接的開業免費營銷,比如宋發發火鍋最近在邢臺開業,就做了請全邢臺人免費吃火鍋活動,活動期間,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發號,5點進場,可免費吃一份雙人餐;還有之前楠火鍋3.0升級,以及后火鍋杭州首店開業,也都有免費吃活動。
有從川渝地區流傳出來的“甜品免費”,像鹵校長、熊喵來了、胡慶一等火鍋店都是這種打法;還有一些火鍋店,冰粉、綿綿冰都是免費吃,還能DIY。
◎“免費”營銷越來越多
有相對委婉,以“半自助無限續”形式另類免費的,比如許多山野火鍋,貴州酸湯火鍋推出的“xx種素菜免費吃”;還有像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鍋、賴富豪魚撈粥底火鍋等推出了9.9元小料臺暢吃。
而與“免費”相對應,火鍋餐見發現一批餐廳開始變得“摳門”。
像海底撈2023年就禁止單點清水鍋,今年小料臺下架了牛肉粒改為在Ipad上下單,上新了8.8元DIY冰粉自助和辣條,基礎美甲之外的項目需用撈幣置換或額外支付費用,取消了擦鞋服務,贈送的小零食、玩具都在變少。
◎海底撈變“摳門”了
如果說之前#8元吃垮海底撈,#17塊錢吃海底撈是熱門話題,那么現在海底撈正用實際行動奮起反抗:不是什么羊毛都能薅了。
快餐品牌南城香,也在前不久突然宣布全面取消免費的西瓜、個別蔬菜,每張餐桌抽屜中的餐巾紙,也調整為全部集中一處或幾處的懸掛紙巾,同時明確禁止打包帶走免費的酸豆角、酸蘿卜丁……
◎南城香取消水果后VS之前的5大承諾
還有今年8月份,肯德基出臺了“限醬令”,小薯條只送一包番茄醬,大薯條和中薯條送兩包,除了薯條和黃金雞塊外,都沒有醬料贈送。如果顧客額外索醬,需和門店協商,但他們不再主動提供。
不光縮減醬料供應,肯德基還對其他配套服務下手了。比如說,下單全雞才配手套、可樂取消吸管,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指定原味雞部位。甚至還傳出即將實行“每人最多三張”的紙巾管控……
◎肯德基“限醬令”
還有12月2日,麥當勞宣布,麥樂送將于12月9日啟用新的收費模式:外送費定價由9元調整為6元,并根據餐品數量收取打包服務費(新的收費模式同樣適用于團餐渠道)。
02
極致價性比vs極致成本管控
一場讓利顧客與降本求生中的“拉扯”
雖然表面上看,一邊“免費”,一邊“摳門”,餐飲人好像“經營割裂”了,但實質上,這其實是一場極致價性比與極致成本管控的PK,也是一場前端讓利吸客與后端門店降本求生之間的“拉扯”。
1、前端以極致性價比,讓利吸客
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份,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2%,但餐飲人均消費增長只有1.3%,這也是今天餐飲行業感覺到消費不振的重要特征。
為爭奪顧客,行業掀起了“低價潮”。像近日必勝客就公布了2025年新菜單,并宣布30款產品全線降價。降幅最高達到51%!產品更加趨于平價!
剛需快餐尚且如此,更別提這兩年的火鍋品牌,簡直是寫滿了焦慮。顧客到店消費頻次降低,且越來越理性,之前追求性價比,即在同樣的性能下,選擇合適價格段的品牌。
現在則追求價性價,即心里已有價位,在這個價位上尋找能提供更多價值內容的品牌。供大于求的市場,大家打起了價格戰,先是用9.9席卷行業,接著公然將“人均xx元”“最貴xx”寫到門頭,明碼標價給顧客提供進店安全感,現在直接發展到“免費”“無限續”。
火鍋品牌越來越注重提供更多價值,食材、口味、環境、服務等多方位滿足顧客,讓其在價格力背后看到品質感。
像前不久火鍋餐見鄭州游學,曾去參訪新鄉員和記牛肉火鍋,其創始人分享到,為了讓顧客更有信任感,他們提煉出四大承諾:敢免單、敢免費、敢賠償、敢獎勵。原切牛肉火鍋,人均直接打到50元左右,還提供麒麟瓜免費無限續,甜品免費拿,手作糖葫蘆免費吃……
◎員和記50元客單,把體驗感拉滿
這樣的極致價性比,才能成就其開業2年,開店近40家,生意火爆,0關店的戰績,以及顧客口中“海底撈的服務,拼多多的價格”榮譽。
2、后端極致成本管控,破局當下
另一方面,這些“讓渡利潤”行動的背后,火鍋餐企就需要面對高昂的租金、運營、原材料、人力等成本壓力。
前幾日,餐飲人蔣毅曾針對當下餐飲行業發生的巨變做出分析,他認為當下破局的辦法只有“降本增收”,確切的說,只有“降本”。
因為影響收入的兩個因素,客單價x客流量。目前行業集體陷入“低價潮”,從客單上漲價會嚴重影響復購率,而增加客流量的做法,如加大營銷占比、超低價做活動等,從結果看也并不是很有效,很可能短時獲得流量,但又繼續下滑。
◎店鋪投資回報各項明細
所以增收的兩條路非常困難,那只好往“降本”上考慮。
在食材方面,降低品質無異于自殘,所以想辦法降低后廚的浪費和損耗才更有效。就像前文南城香做法,在此前媒體報道中,其每年在免費水果小咸菜上的成本大約2000多萬元。
如果按照200家左右門店規模統計,每家門店年攤入成本約10多萬元。按其約30元的客單價,取消這些的確能省出可觀費用。
還有網友算過肯德基控醬之后,一家店一周也能省幾箱出來,一個月能省十多箱,再乘以全國門店數,這也是能夠壓縮一定成本的。
在房租方面,能主動降價的好房東大概率遇不到,于是餐飲人又學會了“寄生”式開店,比如挪瓦咖啡和庫迪咖啡就相繼宣布,開啟“店中店”的擴張模式,將常規店植入到其他合作伙伴門店中。紫光園在盒馬、永輝、京客隆、家樂福等超市開了“紫光園北京小吃”檔口店……
在前期的投資上,許多人開始“便利店”邏輯開店,簡單裝修甚至不裝修,店內的設備就是“貨”,如果實在開不下去了,桌椅設備之類的都可以直接拉走,像成都最近新開的張山三火鍋,就是如此。
最后
無論是“免費”還是“摳門”,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而極致價性比與極致成本管控之間的PK,其實也是在“去泡沫”,也將讓火鍋餐飲回歸價值本身。
這中間會持續考驗創業者的精細化運營,大家會感到艱辛,感到陣痛,但這是大勢所趨,我們要正視它,度過它。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文博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