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50!5分鐘出餐,鍋底現炒,貴州又出火鍋新頂流?
文博 · 2024-04-11 08:40:54 來源:火鍋餐見
1、探店成都新造品類辣子雞!
2、與傳統辣子雞相比,它有哪些不同?
3、酸湯之后,貴州辣子雞火鍋要崛起了?
探店!成都驚現貴州辣子雞火鍋!
大家都知道,成都是一個擅長造品類的地方,也是品牌放大器。
前不久成都出差,火鍋餐見發現成都街頭竟然出現一家貴州辣子雞火鍋!從產品展現到門店場景,它有著熟悉的川渝品牌打法。
在貴州酸湯火鍋之后,莫非今年辣子雞火鍋要被重做了?一起來看!
1、藏在巷子里,定位貴州辣子雞火鍋
這家店在成都新鴻南路附近,藏在居民樓巷子里,往里走,遠遠看見大大的“三表姐貴州辣子雞”門頭,定位、品類清晰明了。
◎門頭很醒目
當時火鍋餐見在探店時,發現下方還有一句標語是“火鍋辣子雞,酸筍是靈魂”,不過現在已改為“招牌辣子雞,現炒是靈魂”。
門店占據三間門面房,前兩間相連,還有一間在角落,店內以4人桌為主,可見瞄準的是小吃小聚場景。我們探店之時正值中午,陸續有幾波人進店,都是2人、3人結伴的年輕客群。
2、人均50,現炒鍋底、云貴涮菜是特色
墻面放置了一個簡約菜單,可以看到其產品由現炒鍋底、云貴特色涮菜(酸筍、脆哨、炸腐竹等)、貴陽特色小吃(雞雜炒飯、干拌土豆片、貴州冰漿等)三部分組成。
◎店內菜單
其中現炒鍋底(不含雞肉)18元一份,雞肉38元/斤。在掃碼點單小程序上,還增加了牛肉、毛肚等葷菜產品,估計為了增加客單價。
◎小程序菜單中有特色葷菜類
以火鍋餐見一行體驗,2人要一份鍋底、一份雞肉,一份炒飯,再加1~2個涮菜就可以了,人均在50元左右。
◎部分菜品
3、雞肉預制,出餐很快
吃法上,它和大部分有料火鍋一樣,先吃肉后涮菜。
經問詢,雞肉是預制好的熟肉,鍋底是經過調試特意配辣子雞的鍋底,門前有支起的4口鐵鍋。顧客點好鍋底和雞肉份量后,員工會在門口現炒鍋底。
◎現炒鍋底、后續加湯
出餐的時間大約每份在5、6分鐘,相比傳統辣子雞的現炒40分鐘,時間很快。
炒好之后,第一波先吃雞肉,之后店員會來再加入貴州毛辣果湯汁,再開火,涮菜。
4、場景市井,玩法川渝
整個場景和當下流行的市井風很相似,輕裝修輕投入,連燈罩都是用小籮筐改造的,用“要做就做最土的雞”“打雞血”等這樣的標語塑造接地氣的感覺。
◎門店環境是典型的市井風
同時預先埋設了很多傳播點,比如門前4口鍋支起來,展示現炒的煙火氣;開業時候1元一份的貴州土豆漢堡,顏值和引流兼具,最近又出了1元一個的現攤涼粉;
糍粑辣椒、毛辣果等組成的小料,一份份擺放的整整齊齊;在加湯涮菜的環節,會加一份紅艷艷的毛辣果等。
這些都是明顯的川渝火鍋打法。
這波辣子雞火鍋與傳統辣子雞相比有哪些創新?
三表姐之后,火鍋餐見發現,成都最近又出現了一家“貴嫂辣子雞“火鍋,也是市井小店,一排鍋底現炒,并強調是走地雞,新鮮現殺,炒夠40分鐘。還有胡辣子炒雞血、爆炒牛蛙+雞爪等炒菜,人均三四十。
◎成都另一家新開的辣子雞火鍋
不難想到,和去年打造奪奪粉火鍋一樣,今年成都有團隊要打造“辣子雞火鍋”了。這波新的辣子雞火鍋與傳統辣子雞相比,有哪些不同?
先說回貴陽辣子雞,它本是一道地方菜,以雞肉和糍粑辣椒為主要原料,通過獨特的烹飪技藝,展現出雞肉鮮嫩、辣椒香辣、口感豐富。
因為廣受喜愛,當地出現了許多辣子雞餐飲品牌,并且在產品上,逐漸與火鍋有所結合,比如黔鳳辣子雞品牌,人均80多,主打貴州跑山雞,辣椒放三種,堅持人工慢炒,搭配有貴州小吃,還能涮毛肚、煮蔬菜,已經火了30余年。
◎黔鳳辣子雞
還有龍大哥辣子雞,也是主推招牌辣子雞,還有多種手工豆花、豆腐圓子等特色炒菜,人均70多,目前10余家門店。
在疫情期間,地攤辣子雞火鍋也冒了出來。比如段鍋鍋,人均30多,吃完干鍋再加湯涮菜,蔬菜、水果、米飯、飲品無限量自助,性價比很高。
還有“不添加添加劑和違禁品,自不用黑腳雞肉”等七大承諾,“去年特別火,做了上百家加盟店”,來自貴州的火鍋餐見餐創聯會員反饋到。
總結他們的特點,第一階段如黔鳳、龍大哥這樣的傳統辣子雞,人均在70、80元左右,主要強調雞肉食材的好壞,店型較大,環境也相對傳統,更多是當地特色名片。
第二階段如段鍋鍋地攤辣子雞火鍋,主推免費無限量自助的超值感,把辣子雞火鍋做得更具性價比,主要也在貴州當地擴張。
◎自助超值感
而這次在成都探店發現的三表姐辣子雞火鍋,可以說和之前的都不同。
店型變小,市井場景,可以說瞄準了當下的輕投資趨勢;現炒鍋底、1元產品引流等,可以說是明顯的流量打法;在產品矩陣上,往酸湯火鍋靠攏,突出云貴特色。
酸湯之后,貴州辣子雞要崛起了?
提起貴州美食,酸湯和辣子雞是大眾認知較廣泛的兩個代表元素。從去年開始,貴州酸湯類火鍋持續爆火,那此時重做貴州辣子雞,讓它承接地域美食這波流量,成為繼酸湯之后第二個爆火的貴州火鍋品類,似乎是打造團隊的愿景。
它有沒有發展潛力?火鍋餐見也詢問了多個業界同行。
“我覺得這個就是有料鍋底,跟雞火鍋、魚火鍋、牛雜火鍋都一樣,本身性價比很高,而且做這個的團隊也是專業選手,肯定市場調研過的”,不管餐創創始人李新欣說道,“它如果跑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品類,一個大賽道,現在需要等段時間看看市場是否有人跟風。”
李子壩梁山雞聯合創始人楊艾祥持同樣看法,“貴州辣子雞是一個地方特色菜,要走向全國,獲得普適性,還是需要時間。”
1、驗證口味:酸辣 、重油 是否更多人接受?
對這一問題,實地體驗過的火鍋餐見有切身體會。一方面貴州的辣椒和川渝火鍋不一樣,當時品嘗第一口,確實不習慣,大眾對于這種地域特色口感接受程度不一。
另一方面是它有些類似燒雞公,但又不像后者端出來有加熱環節,眼前的油慢慢在冷卻,有顧客會認為口感在下降,鍋氣不足。
2、驗證客單價:是定位大眾還是請客消費場景?
如果第一步選品類,第二步尋找對手,找出自己的核心特色(辣子雞顯然是有料+云貴特色產品),第三步則是定客單價,這決定了門店的客群以及適合的經營地點。
◎當餐2人在三表姐的消費,人均57.5
以三表姐的人均50,貴嫂的人均40來看,它們顯然定位大眾消費場景,那么產品、選址都要圍繞著“大眾”邏輯,以保證高頻、復購。
這就來到了第三個需要驗證的問題。
3、驗證單店模式:能否變成消費日常,持續復購、盈利?
火瀑椒麻火鍋創始人吳龑認為,“在一二線城市,雞鴨肉火鍋適合做特色,以嘗鮮為主,持續復購是個問題。”
辣子雞在貴州是本地特色,顧客到了當地都去打卡,體驗當地特色。走出貴州后,能否變成日常消費還是嘗鮮?這也需要在定位上明確。
同時,單店盈利模型的結構設計是品牌活著的底層邏輯設計,一般來說,營業現金凈流量≥20%,門店才可以保證現金流充裕并盡快回本。
所以辣子雞火鍋的單店各種經營數據,也需要不斷拆解,調整,以驗證單店模式是否能良好的盈利。
還有就是鮮雞的供應鏈問題,如果是凍雞,品質無法保證,也非常難跑出來。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文博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