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賠款250萬!大數據告訴你,餐飲人該如何對付“職業打假人”?
侯其鋒 · 2019-04-09 17:48:08 來源:紅餐網
這些年,餐飲人稍不留神就會被人盯上。敲詐、投訴、打官司,輸多贏少。
最難纏的,是“職業打假人”。前幾天,又有一個新聞刷了屏:鄭州男子網購某品牌鹵蛋130多份,發現配料表上含有不應當在使用的添加劑,將生產鹵蛋的告上法庭,獲賠十倍賠償金47840元。
這不是最多的。北京一個銷售假茅臺的企業,被打假人盯上,最后賠了超過250萬元。?
今天,法務君就用大數據,來給餐飲人說說“職業打假”的那些事。
關鍵詞 1
飆升
職業打假案件歷年以250%以上的增長率直線上升(2018年之所以沒有上升,系數據尚未完全錄入的原因)。
職業打假人專門盯著食品行業嗎?是的,確鑿無疑。
關鍵詞 2
食品安全法 ?
案件判決的實體法條,基本上依據的就是《食品安全法》。
為什么職業打假人專門盯著食品行業?秘密就在上圖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規定是這么說的:
意思是,在其他領域,知假買假、要求索賠,行不通。但是食品、藥品行業,支持“職業打假”。藥品打假?沒那么容易吧。
所以,職業打假人一門心思盯上食品領域了。
關鍵詞 3
錢,錢,錢! ?
解釋完畢,下面,我們更加精準一些,以“餐飲+職業打假”進行檢索和解讀,看看其中端倪。
法務君解讀?
職業打假人為什么?錢,錢,錢!
無論是上門協商、工商、食藥監投訴、告上法院,就是為了讓你賠錢。
政府機關要是不管,他們還可能“民告官”!
知道為什么政府機關也這么無奈了吧?
關鍵詞 4
重慶 ?
法務君解讀?
重慶、廣東、北京、江蘇、江西,是職業打假人活動最頻繁的區域。
之前我們了解到,還有人專門赴重慶“知假買假”的。
人家說了:根據我們研究的結果,重慶“打假環境”最優!
在這些地方做生意的兄弟,要格外小心了。
關鍵詞 5
獲勝 ?
?
?
?法務君解讀??
一審全部/部分支持職業打假人訴訟請求的,占到了近80%。
二審維持原判的,超過70%。
職業打假人勝訴的概率相當高!
法務君解讀?
職業打假人最有力的“武器”,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食品安全不合格的,消費者有權要求十倍賠償,最低一千元。?
關鍵詞 6
產品標簽
法務君解讀??
哪個方面的問題,最容易成為職業打假人吹響進攻號的“誘餌”?
我們研究了排名前三的職業打假人,發現是“預包裝產品標簽”。
比如,上圖中崔某、李某均以某公司的“微酸美莓優格風味發酵乳”標簽未標示產品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編號,且涉案產品添加了不符合規定的食品添加劑為由提起72宗訴訟,共獲賠72000元(一瓶賠償1000元)。?
關鍵詞 7
套路 ?
法務君解讀??
職業打假人的訴訟策略,要么是購買單價很低的產品,一件一件起訴,每一件要求1000元索賠(上面說的發酵乳就是,一瓶18元,索賠1000元);要么是單價高的產品,一次性大量購買,索取巨額賠償。
那么,最大額的賠案是什么??
關鍵詞 8
250萬 ?
法務君解讀??
根據現有資料,最大的職業打假案件發生在去年。
北京一家公司,因銷售假茅臺,被職業打假人分三次購買34瓶、46瓶、68瓶,分別支付51000元、72000元、102000元,最終人民法院判決銷售方退還貨款并分別賠償540000元、720000元、1080000元。
合計退賠超過250萬元!
結語
餐飲人如何應對職業打假? ?
法務君給大家如下建議:?
一、?完善自身制度,熟悉法律法規,提前自檢,做好日常的商品物價、質量等的合規審查,保證所有在售商品不存在問題,從源頭上降低被打假的概率;
二、?店內貨架、交易區域設置監控。遇事時及時收集證據,在主管部門調查、訴訟過程中提交,以便對職業打假人惡意索賠行為采取有效反制措施;
三、?樹立反打假意識,加強內部培訓,提升門店服務人員對職業打假人的識別能力和應對能力,對可疑人員保持警惕;
四、?如遇到投訴索賠,第一時間對涉事產品下架、內容刪除,識別投訴人身份,確認投訴性質并快速查明事實真相,聯系法務部門或律師;
五、?加強與食藥監、工商、質監、物價等政府主管部門及同行的溝通聯系,建立良好的關系,有效遏制職業打假人的惡意索賠行為。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