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運營課|餐飲業培訓指南(上)
丁一 · 2017-06-16 12:38:24 來源:紅餐網
1 關于培訓的4個觀點 ?
以下幾個關于餐廳運營管理和培訓的觀點,你認可嗎?
業務培訓應該主要由店長負責;
掌握了標準,就能做出好的產品;
技能的傳承,最有效的方式是師傅帶徒弟;
好的培訓師,就能保證培訓的效果。
如果以上四個觀點你都認同,那么恭喜你,你的培訓肯定完蛋了。
2 懂管理不等于懂業務:培訓的內容
業務培訓應該主要由店長負責。這個觀念錯在忽視了一個先決條件:店長是否足夠懂業務。
What the Fuck!?不懂業務還能當店長!?
是的。大部分餐飲企業,店長都只是標準的執行者,而不是業務的設計師。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明確的標準,大部分店長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展工作。
優秀的店長,善于傳遞標準、目標和愿景,并且激勵所有人熱情洋溢的工作;但我們談到優秀的店長,往往重視的是他對團隊的引領,卻不夠重視他作為產品專家的素質,這就導致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優秀的店長,可以勝任任何餐廳。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
餐廳要在競爭中獲勝,不僅是執行標準,而是為顧客提供超越商圈競爭對手的價值。有的餐廳存活是因為產品量大實惠,而有的餐廳存在是因為產品獨特,還有的餐廳產品服務都一般般,只是場地占據優勢……不同的餐廳,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競爭力,店長其實很難即插即用 的。
舉個真實的例子,一個快餐廳老板讓店長培訓服務流程,結果店長把重點都放在培訓盯臺服務員的操作技能上……
店長如果不理解業務的設計思想和競爭力、不能以產品專家的角色去實施管理,就只能對著標準“死干”、“蠻干”、“吃力不討好的干”。
所以,最應該被培訓的人,就是店長 ,而且這個培訓的周期不會短,因為要徹底的完成“洗腦”。
此外,餐飲業務重中之重在于菜品,菜做的不好,其他都是白扯,最應該反復培訓的不是管理,而是如何做好菜。這一塊如果讓店長主要負責培訓,他只能培訓出品標準,而掌握標準完全不等于掌握技術。
3 懂標準不等于懂技術:培訓的意義 ?
標準和技術,完全不是一回事。
標準是死的,舉個例子:將五花肉切成厚約2毫米、寬6厘米、高4厘米的薄肉片,每片15克。這個標準夠清晰了吧?
但在做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各種各樣坑爹的問題:
坑爹啊,這塊肉本來就只有2厘米高,我特么怎么切出4厘米?
坑爹啊,要如何才能切出厚2毫米的肉片啊,每次都拿尺子量嗎?
坑爹啊,冷凍的肉完全下不去刀啊,切不動啊!化凍之后里面硬外面軟更難切了?
坑爹啊,一切肉片就都散了,刀功不行怎么破啊!
……
所以,以上這些問題沒有技術是解決不了的,而這些技術必須通過面授式的、參與式的實操培訓 來完成,我示范一遍,你做一遍,我再點評,你再做一遍。
只有2厘米高,那就切“連刀”,兩片肉中間不切斷,讓兩片肉中間連著,再放平,不就是2+2=4cm了嗎?
刀背的厚度差不多就是2毫米,切的時候比對著刀背就好啦!
凍肉要在“麻凍”狀態切,最好切,將凍肉放在冷藏冰箱中(而不是常溫下)緩化解凍,就不會出現里面硬外面軟的情況了。
刀功不行肯定得練,但這位同志,我看是你的刀不行吧?你有每天磨刀半小時嗎?
……
深入到產品細節,你就會發現,菜品標準化操作手冊的作用太有限了。每一句輕描淡寫的標準,背后都至少蘊含著3-5個技術要領 ……而這些技術要領無法悉數寫入文檔——歐漏,不是無法寫入,而是寫入之后,新員工一來就收到一本新華字典那么厚的產品操作手冊,你覺得有人愿意看嗎?
沒有技能支撐的標準,要么實現不了,要么會產生巨大的浪費。 ?
所以,我們需要培訓的主要是操作技術。至于標準,不用培訓,直接考試就行啦。
未完待續……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丁一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