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運營課|向交警學餐飲高峰期的運營管理
丁一 · 2017-05-26 10:51:11 來源:紅餐網
餐飲業務的顯著特點就是波峰波谷明顯,如果按照最高營業額去準備人員和物資,就會面臨大部分時段的浪費;如果配置不充足,則一定會面臨高峰期(Rush Hour)的運營混亂,得罪最多的顧客。
所以,店長在運營失力時的理由也特別充分——上客集中、人手不夠、設備不足。
但是,如果資源總是超配,那還要店長有何用?如同德魯克所說,管理就是使整體的能力和大于各部分之和,店長就是要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管理的優化一定程度上戰勝高峰期。
本期主題
向 交 警 學 高 峰 期 運 營(上)
1 高峰期管理的基本思路
拿堵車來舉例,就很容易理解高峰期是怎么一回事了。
雖然,決定交通狀況的根源在于市政規劃,但堵車狀況出現時,政府是不可能一味的去通過修建道路解決的,而是要求交通管理部門去做改善;同樣,面對高峰期出菜慢、顧客照顧不周的情況,老板也不可能一味的擴大面積、增派設備和人手,而是期望店長通過高效的協調管理去化解高峰期的麻煩。
餐廳高峰期的惡性循環,大致可以用以下的圖形來總結(主要針對有堂食的餐廳而言):
無序下單導致設備擁堵 ?
Rush Hour來臨,一大波顧客同時涌入、同時點餐、同時下單,導致后廚人員從談笑風生瞬間變為懵逼狀態,廚打嗶嗶嗶的聲響不停,仿佛奏響了催魂曲……盡職盡責的廚房團隊,在接單3分鐘之內,就把第一批原料/半成品鋪滿了所有的設備(案板、工作臺、炒鍋、蒸箱、煲仔爐、烤爐烤箱、電磁爐……),但是,還有一半的單子,來不及處理。
OK,成功堵車了。
設備擁堵導致催菜嚴重 ?
單子擁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出菜慢,間接后果則是顧客開始催菜。前廳錄單下單得有先后順序吧,廚師按單的先后順序備餐和出品,但被晚下單、晚出品的顧客肯定不理解:麻痹我和隔壁那桌同時點菜,為什么人家呼呼的上菜而我一個都沒有!催啊!
對于廚師,忙的飛起的時候接到前廳此起彼伏的催菜,除了有一句媽賣批要講之外,也只能有一句媽賣批要講。
催菜嚴重導致員工躲避 ?
別忘了,催菜時,有句媽賣批要講的不僅是廚師,還有服務員!
是,出品是后廚的工作沒錯,但服務員能這么和顧客說嗎:傻逼你催我有毛用啊,菜又不是我做的,上客集中!后廚忙不過來啊你懂不懂!
所以,服務員面對顧客的反復催菜,總得做點什么吧?唯一能做的,就是假裝一副很為顧客著急的樣子,不斷的往廚房跑,將自己的委屈通過催菜發泄到廚房的身上。換句話說,為了不讓顧客再看到自己,只有往廚房里躲。
員工躲避導致管理失效 ?
別忘了,有句媽賣批要講的不僅是廚師和服務員,還有店長。
后廚擁堵,人人都忙不過來;服務員都躲避在傳菜口,不敢去前廳面對顧客。請問,店長還有誰可發號施令?于是管理協調也沒有了,店長的職能,淪為了“搶菜師”——哪桌罵的厲害,店長就進廚房把哪桌的菜給搶出來,是的,用搶的。
恭喜,至此,協調管理已完全失效。
痛定思痛,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充分了解了這個惡性循環的過程,是解開這個惡性循環的開始。而高峰期管理的基本思路,則是要逐個破解這些鏈條,而不是用一句簡單的“加強準備工作”搪塞過去。
課外閱讀
準備工作,指的是根據銷售預估準備好足夠的原料半成品,甚至準備好一定量的成品,用來抵御第一批單子的攻擊。
但是,高峰期的單子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大桌顧客(8人以上)的到達,顛覆了常規的點菜結構,使得實際和預測大相徑庭;更慘的狀況是預期的高峰客流并未出現,如果提前準備了過剩的成品,要么產生浪費,要么存放過長導致品質低劣。
所以,“加強準備工作”是治理高峰擁堵的最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全部手段。就好比交警無論再怎么提前規劃,節假日的高速路擁堵也一定會出現。
未完待續…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丁一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