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定位四大陷阱,如何完美躲開?

丁一 · 2016-09-03 17:23:32 來源:紅餐網

如果讓同學們將餐飲管理的各個領域按重要性做個排序,相信“定位”一定會名列前三。因為,好的定位使餐廳具備了先天性的市場優勢,好的定位,就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到底什么是“好的定位”?有哪些衡量標準?餐廳的定位到底要“定”哪些要素?“定位”和經營管理是什么樣的關系?這些問題卻一直沒有人能說清。

一邊狂熱的追求定位,另一邊又簡單粗暴的理解定位,只會讓我們在定位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同學們,現在是時候走出來了。

如何完美躲開定位陷阱

關于定位的理論體系,在餐飲界其實并沒有共識,這就導致,每個餐飲人都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追求那個“好的定位”。

俗話說,不怕流氓膽子大,就怕流氓有文化。對餐飲這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不懂定位偶爾也能瞎干瞎掙錢,但瞎定位了往往就完全沒法干了。所以,今天院長就給大家深入剖析,四個常見的定位陷阱:

陷阱一:照搬經典定位理論

在營銷領域,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和王老吉的成功案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讓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只要定位定的好,餐廳就能火遍全國。

特勞特經典定位理論強調,要創建一個空位,通過占據顧客的心智,成為該品類的第一,并重新定位競爭對手。經典定位理論的故事情節是這樣的:


  • 拋棄產品原有的分類,例如涼茶本是一種常規飲料,但這個分類不行,因為常規飲料分類下有很多競爭對手

  • 所以,要為產品創造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新分類,例如,涼茶其實是一種降火飲料啊

  • 接著,將這個新分類的廣告打的到處都是,讓人相信,降火飲料就是王老吉

  • 最后,市場格局就變成了,降火飲料和非降火飲料。競爭對手全部成功滾粗


然而,院長認為,經典的定位理論更適合消費品,運用到餐飲業卻有諸多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

是。。窮

沒錢打廣告,怎么占據顧客心智?

占據顧客心智的推廣成本是巨大的,哪個成功的快消品沒有準備上千萬的市場費用?光這一點絕大多數餐飲老板就只能呵呵了。

首先,餐廳的服務半徑有限,絕大多數的顧客來自周邊3公里,沒有哪種廣告渠道可以精準投放到周邊3公里。如果你的餐廳沒有遍布全國,對沒法到店用餐的顧客打廣告,純粹是浪費錢。

第二,餐飲業的規模優勢沒有那么明顯,也無法短期快速開店(像快消品那樣快速鋪開渠道),就算你成功的成為了品類第一,你也無法立即把店鋪開到千里之外滿足遠處的消費者(對于快消品,不論你身在何處,萬能的快遞都能把商品送到你身邊)。

第三,快消品往往強調精準的細分市場(按年齡、性別、教育背景、職業、收入、生活方式、價值觀等要素進行細分),才能找到空位。但餐廳在服務半徑受限的情況下,則要讓顧客群盡量的大一些、滿足的顧客需求盡量的多一些,這樣才能擁有足夠支撐生意的消費人群,所以,定位就不能太細分和精準。

院長曾經營一家定位于白領精英的品質生活餐廳,定位非常精準,也成功的占據了顧客心智、火遍全城,成為公認的小資情調餐廳。但結果……老板直到現在還在追殺我……

雖然放眼全城,享受品質生活的“白領精英”是很多的;但在地域限制下,這家餐廳實際上只有在情人節、七夕節和圣誕節,全城的白領精英才會遠道而來享受品質生活,其他時候……我只能說我去年買了個表……

院長得到的教訓是,餐廳的定位不可照搬經典定位理論,尤其是創業型餐廳:

1. 要緊密結合本地客群進行餐廳的定位,而不是拋開地域限制空談品牌的定位;

2. 在經營過程中定位要根據生意狀況做不斷的修正,活下來,比什么都重要。

陷阱二:盲目追求高度差異化

做生意,最忌諱的是沒有差異化。

但在市場競爭非常充分的餐飲業,要找到獨特的差異化的點,客觀的講,的確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面對采訪者,說不出我的餐廳和XXX有什么區別,這是讓老板最丟臉的事情,沒有之一。

于是,很多同學在找不到點的時候,干脆強行創造出一些差異化。在院長看來,這種做法比沒有差異化更糟糕。餐飲的“藍海”市場,往往意味著沒有市場。

小肥羊曾經大力推廣過一款高度差異化的新產品:

清涼薄荷鍋底的邏輯是這樣:1 夏季是火鍋淡季,因為吃火鍋太熱了(用戶痛點)。2 那么如果推出一款吃起來不熱反而感覺清涼的產品,那么夏季吃火鍋就不是問題了(找到空位)。

但是,市場反應并不好。

火鍋的特性就是熱烈,“清涼薄荷味的火鍋”違背了火鍋的基本屬性,那還是火鍋的味道嗎?小肥羊本以為選擇了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空白市場,結果卻發現這個空白市場中消費者也幾乎是空白的。

餐飲業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相對穩定,雖然流行趨勢不斷推陳出新,但成功的創新都是建立在現有菜系的基礎上,而非顛覆性創新。

院長認為,好的差異化,一般有三個原則:

同樣是火鍋,海底撈的差異化就很成功。

首先,要貼近品類的消費特征(至少不沖突);

海底撈的火鍋鍋底和涮品非常中規中矩(甚至被批評為平庸)。

其次,做出的改變要能夠增加顧客的利益;

張勇說:“火鍋吃到后來,味覺是麻木的,只有服務才能讓顧客感知。”另外,火鍋的消費場景一般是聚會,而熱情甚至夸張的服務,有利于烘托聚會氣氛。

最后,有一定的噱頭,便于宣傳和吸引顧客嘗新。

免費美甲、免費擦鞋、拉面表演,都是容易被傳頌的熱點。

陷阱三:定位品類和人群,忽略場景

定位品類(吃什么)和人群(給誰吃)是典型的快消定位思維,這點前文已經說過了。

餐廳定位不要定人群,人群定窄了自斷后路(例如兒童主題餐廳),定寬泛了又失去了細分的意義(例如每家餐廳都想把客群定在“25-45歲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年輕人”)。相反,定位場景,既具備一定的廣度,不同場景之間又有顯著的區分,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院長的消費場景細分

相對于品類(這家店是吃什么的),消費場景是一種隱形的定位——我在什么場合下去這家店吃飯。場景的選擇很少被顧客表達出來,但它深深的印在顧客的潛意識中,并主導著顧客的消費決策行為。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假如你要約女朋友吃飯,很可能會發生以下對話:

女友表面上在挑選食物,實際上在挑選適合約會場景的餐廳

消費場景,按照人均消費的高低和消費目的性的強弱,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每種類型下面還可以繼續細分。這5種消費類型,顧客的平均就餐時間也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消費場景分析的意義在于,同樣的顧客,在不同的消費場景中,核心需求是不一樣的。

例如快餐場景下,顧客最看重的是快速而實惠,三分鐘上菜,吃飽不貴;但在朋友聚會場景下,顧客看重的則是特色和氣氛,臥草牛逼,好多拍照點,今天很嗨!

對消費場景進行定位,有利于指導餐廳選擇競爭優勢。

院長的消費場景分析模型

餐飲品牌的定位案例中,最常被提及的是西貝的三次定位,但院長狂妄的認為,市面上現有的對西貝案例的分析都是隔靴搔癢,頂多算是新聞報道,并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觸及西貝定位的實質(不服來辯)。

院長認為,西貝三次更名,表面上是在選擇產品定位,但實質上是在對消費場景進行探索和轉型。

從西貝莜面村到西貝西北菜,西貝在嘗試從一家家常菜館向綜合性酒樓轉型。“莜面村”鄉土氣息過于濃厚,不適合高大上的宴請,而酒樓的主力消費是宴請。為了滿足宴請需求,西貝選擇以西北菜系(而不是莜面)為根基,兼容高檔菜品,拋棄家常特色的定位。

西貝OS:

你才愛吃面呢!你全家都愛吃面!

老子是西北菜懂么,只知道吃面的屌絲滾粗!

從西貝西北菜到烹羊專家,則是西貝對“國八條”的應對。國八條后,商務宴請市場受到巨大的沖擊,西貝坐擁大面積的酒樓,只有向家庭聚餐和朋友聚餐的消費場景轉型。不同于宴請時期對檔次的極致追求,鮮明的特色菜是聚會的消費訴求。小眾的“西北菜”并不能讓顧客清晰的感知菜品特色,“莜面”又不符合潮流特性,所以西貝選擇了“烹羊專家”這一定位。

西貝OS:

誰說我是高檔餐廳啊?西北菜你四不四聽不懂?

好吧,其實我就是一個賣羊肉的啦

從烹羊專家回歸莜面村,是西貝向購物中心店轉型的結果。隨著商業地產的發展,西貝意識到要快速擴張必須抓住購物中心餐飲這一機會,而購物中心最旺盛的餐飲消費,不是多人聚會,而是品質便餐,尤其是家庭品質便餐。相比過于昂貴的羊肉產品,強調主食和健康的“莜面”正好切合了品質便餐的訴求:高性價比、口味、營養健康。于是,“莜面村”再次獲得了西貝的青睞。

西貝OS:

對呀老子就是莜面!好吃,不貴

但我是走進聯合國的莜面哦

為什么說西貝實際上不是在選擇品類定位?證據不能再充足了——因為西貝的產品線只是增增減減,但基本一直沒變過啊!

西貝OS:

沒錯呀,我就是心機婊,怎么樣?

西貝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是定位是隨企業發展不斷變化的,不可一蹴而就;第二個啟示,則是餐飲定位的兩大要素除了品類,還有場景。

品類是公開的定位,場景則是隱藏的定位。這兩者要相互適應、匹配和一致。

陷阱四:定位只是營銷工作

定位是餐廳經營的開始,卻不是全部。

好的定位,需要對行業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和體悟、需要對預設進行千百次的推倒和驗證。

但是,好的定位,還需要系統的落實到餐廳運營的每個環節,才能被顧客感知;好的定位,還需要根據市場和發展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院長的餐飲定位體系模型

以北京知名餐飲品牌串亭為例,兩年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定位體系:

品類:燒烤;場景:聚會。燒烤與聚會場景是高度匹配的,而且,聚會是年輕人最活躍的社交型消費需求,顧客愿意為此付出一定的溢價,這就反過來為燒烤提供了更高的毛利空間——只要你的餐廳能夠充分的滿足顧客在聚會場景下的利益和價值需求。

接下來,串亭以燒烤和聚會為核心,進行了品牌、產品、價格、環境、選址和服務策略的一系列設計。由于篇幅有限,院長在這里僅以“品牌slogan”和“服務體驗點”的設計為例做個說明。

品牌Slogan的設計

在不花錢打廣告的情況下,餐飲品牌的slogan只能觸及極少的顧客,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雖然90%以上的顧客都不會在意,但VI體系中的slogan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免費向顧客宣貫的機會,為什么放過呢?

我們為什么不使用“中式燒烤領導品牌”、“健康燒烤”這樣的slogan?

首先,考慮到品牌名稱的副標題已經有了“燒烤”,就不用重復啰嗦了;其次,因為燒烤這兩個字天生會給人一種不環保、不健康的負面暗示,強化我的燒烤產品牛逼的同時也在強化這個負面暗示,長期來看不利于品牌形象;最后,我們并不想領導誰,而“領導品牌”也缺乏獨立評價體系的支撐,沒有哪個指標可以反映“領導品牌”的排名,“領導品牌”概念是模糊的,對顧客并沒有什么卵用。

于是我們放棄了強調品類,轉而選擇強化聚會場景:聚會,就是串亭。

首先,極少餐廳這樣去做,強化場景,實際上找到了一個相對的“空位”,并且可以“重新定位競爭對手”(當然,在花幾個億做廣告之前,這只是我們的意淫);其次,我們在購物中心和街鋪都有分店,強化聚會場景可以使我們的適應性更強(街邊店是朋友同事聚會,購物中心是小家庭聚會),并通過更多的菜品組合,配置差異化的產品線。

服務體驗點的設計

服務策略的設計,同樣要圍繞核心定位點進行。在聚餐的場景下,顧客最看重的是特色鮮明、口味不錯、氣氛歡樂,服務也要為之助力。

但是,做過餐飲的都知道,“熱情”“體貼”“細致”對服務管理的要求是極高的,初創企業很難達到(此處再次向海底撈致敬)。于是我們要從聚會顧客的服務敏感點入手,梳理適合我們的服務流程。

我們研究發現,聚會顧客都忙于觥籌交錯,注意力很少集中在服務細節上,他們對熱情的體驗都集中在比較表層的要素——例如,服務員的說話態度。所以我們集中精力去加強對服務語言的管理,做到當顧客呼叫服務員時,員工的回應是:“您好!收到!請稍等!我馬上就過來!”一下給你4句話,顧客就會馬上覺得,臥草,真熱情!

此外,我們將優惠活動的引導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每一桌客人入座后,店員的第一件事,就是介紹我們有哪些優惠。此時,顧客也會覺得,店員很有誠意:臥草,真熱情!

通過精巧的設計,將有限的管理精力投入到與定位相匹配的環節中,便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戶體驗。這也是院長的定位體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結語:餐飲定位是科學的系統工程

很多時候我們在定位上產生了糾結、痛苦甚至嫉妒:為什么我不能找到好的定位呢?

餐飲創業者需要凝視自己的內心,認清現實:餐飲創業沒有立竿見影的法寶,好的定位,也并不是奪取最終勝利的預言。我們面前暫時的困難,究竟是定位的問題,還是源于我們自身的恐懼、貪婪和懶惰?

和任何行業一樣,企業家精神、勤奮的思考和勤奮的執行,才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本文作者丁一,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丁一

53

文章

166948

閱讀量

知名餐飲連鎖品牌『串亭燒烤居酒屋』創始人,從業十年的非典型餐飲人,畢業于清華大學MBA,曾供職于奔馳,現任清華大學校友導師、中烹協特聘講師。個人及品牌管理故事入選清華大學工商管理案例庫、全國百優工商管理案例。微信公眾號:餐飲MBA院長(cymba001)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