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開個“過期食品超市”怎樣?
蔡運磊 · 2016-11-08 17:21:27 來源:紅餐網
近日,看到一則漫畫,講的是烏鴉喝水的另一個版本:當烏鴉用石子將瓶子里的水面上升到可以喝到的高度時,忽然發現,自己剛才是從一條河邊數次將石子銜回來的。
當你只顧盯著眼前路徑開山搭橋時,卻忘了審視一下周圍,更好的路徑早已放在眼前,你卻視而不見。
據說麥當勞的每樣產品均有嚴格而精準的保存時間,以充分保證食物在最佳口感時被消費掉,如薯條7分鐘、漢堡10分鐘、咖啡/奶茶30分鐘、派90分鐘……過了這個時間段沒有售出,據說(注意,只是“據說”)就要當垃圾丟棄。國內很多超市每天都會將壞損、過期的蔬果和速食型商品處理掉,經營者還將其視為質量保證、為消費者負責的表現,感覺妥妥的。
妥嗎?垃圾就是沒有放對地方的資源——上述食品除了被放棄、被拋棄,難道沒有更好的利用途徑嗎?
相聲演員曹云金在《這事不賴我》中道:“魚剛死,它是既便宜又新鮮”,言外之意,剛剛過期(魚剛死)的食品,是完全可以被再消費、利用的——“它是既便宜又新鮮”嘛!
那么現實中,我們是怎么對待這些本可以“變廢為寶”的東西呢?
且看一組數據——
今年初,中國農業大學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脂肪,全國一年就高達1100萬噸,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
那么,10月16日的“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剛剛過去,面對“舌尖上的浪費”,筆者有話說。有“舌尖上的美味”,必有“舌尖上的浪費”!
有多少“舌尖上的美味”,必有多少“舌尖上的浪費”!!
那么,為了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咱開個“過期食品超市/餐館”怎樣?
食品超市/餐館當然可以開,但執法部門、消費者一看你標榜“過期”,他們……
怕啥?車到山前必有路——路從何來?“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如果這塊在國內還是“無人區”,那咱不妨像當年的革命者一樣:國內行不通,國外看一看。
據報道,今年9月,英國第一家過期食品超市在利茲附近的帕德西(Pudsey)開張。這家超市很特別——里面的所有食品都沒有價格標簽。當然,這些食品還能吃。顧客要買,咋付賬啊?SO EASY!你認為這些食品值啥價兒就給啥價兒。
該超市開張后,附近的一些貧困家庭因此而受益匪淺。顧客克里斯蒂?羅德(Kirsty Rhodes)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甚至說:“這個超市絕對是我們過去一個月的生命線!”
原來,克里斯蒂最近被診斷患有慢性疼痛病癥,其丈夫別無選擇,只能辭去工作,在家照顧3個孩子。但這樣一來,這個五口之家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收入來源。
“幸運的是,我們有了這個過期食品超市后,不僅買到了意面和醬汁、果汁、甜點、水果、蔬菜及很多沙拉,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甚至為家里7個月大的孩子買到了嬰兒奶粉,實在是太棒啦!”克里斯蒂如是說。
那么,這個項目只是為了讓那些有需要的弱勢群體能吃飽肚子而上馬的嗎?“不!我們想喂飽所有的人!”項目創始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很有信心地說。
史密斯是一名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職業大廚。正因如此,他在看到了大量的食品源源不斷地被浪費這個問題后,決心要實現一個宏偉目標:在全世界范圍內,解決食品浪費問題。
“過期食物超市”只不過是他創立的名為“真實垃圾食物計劃”(The Real Junk Food Project)的一部分。早在2013年,“真實垃圾食物計劃”就運作了一個名為“隨意付咖啡館”的項目。這個咖啡館中的所有食物,都是用過期食品做的。同樣,消費者只需按自己的意愿付錢就可以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如果實在沒錢,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在店內志愿服務的方式換取自己想要的食物。
“一‘史’激起千層浪”。如今,亞當?史密斯的計劃吸引了很多人。某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鄧肯? 密爾沃恩就是其一,他不但加盟了一家“隨意付咖啡館”,而且把咖啡館開在了一個相當“金貴”的地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地的薩爾泰爾(Saltaire)。
“有些人認為我們只應該為窮人提供這樣的食物,而不應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做這件事情。但現實是殘酷的,城市競爭加劇,生活成本相當高昂,‘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城市同樣存在很多失業者、流浪漢及因其他變故導致餓肚子的人……況且我們關注的問題是食物浪費,而不是貧窮。”鄧肯如此看待“隨意付咖啡館”的存在意義。
目前,全球已有125家加盟的“隨意付咖啡館”。2014年,亞當?史密斯被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男性門戶網站AskMen票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40人之一。
那么,在食品安全執法相當規范嚴密的國外,亞當?史密斯及其項目是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呢?對此,史密斯坦承:“我們正在挑戰食品法律法規中的灰色地帶。”亞當透露,其項目并非把過期食品賣給顧客,而是要在消費者及公眾群體中形成這樣一種認知:他們在“變廢為寶”,把還可以吃掉喝掉的東西,通過一種合理的途徑,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價格贈送給顧客,“這確實比直接丟進垃圾箱的行為要有意義得多。”通過打這樣的“擦邊球”,亞當的項目得以規避了法律風險。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1年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13億噸食物被損失或被浪費,食物浪費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400億美元。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因災年均損失糧食在1000億斤左右,相當于每年產量的1/10。百度百科則介紹,“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
有人這樣計算過,把全國13億人口的嘴連接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巴!而“二胎政策”放開后,光每年新增加的1500萬人就要吃掉50億千克的糧食!
前不久,鄭州開了一家免費素食餐館,但很快就因人員過多而不得不提前歇業。原因很簡單:負擔太大,入不敷出,難以為繼。但如果開設一家類似于亞當?史密斯的“過期食品超市”或可以加盟的“隨意付咖啡館”呢?當然,為了可持續發展,項目創始人可采取眾籌的方式,適當地收取商超等過期食品提供企業的一部分“垃圾處理費”作滾動資金,項目的回報方式則是為其做免費的廣告推廣;或由慈善機構主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可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
要想“精準扶貧”,就必須精打細算!
本文即將結束時,筆者又看到外媒一個消息:法國最近頒布了一項禁止超市銷毀未售食品的法律,規定這些食品必須被用于慈善,否則商家將面臨罰款。
當年的革命者不辭辛勞,甘愿流血流汗,從國外引進了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理論;那么,類似于英國亞當?史密斯的“過期食品超市”、“隨意付咖啡館”項目和法國的這部法規,將何時引入中國呢?難道,這些會比當年革命者引進革命理論還要困難嗎?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垃圾桶里不再有如下圖的東西出現!——
希望有一天,在中國版的“過期食品超市”、“隨意付咖啡館”里,人們習以為常,就像下圖一樣,不再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彼此——
減少資源浪費,請從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做起! ?
本文作者蔡運磊(微信:cyld603),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