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腐乳做餅甜而不膩,經典傳說生動有趣
張樹茂 · 2016-09-28 11:12:54 來源:紅餐網
潮汕茶配好吃細塊,件件都著用心巧做。
腐乳做餅用料奇特,業內做法工藝不一。
餡料傳統略有創新,味道純正搭配認真。
制作流程可要記住,傳統技藝著來保護。
經典傳說生動有趣,師傅講述引人關注。
話說這天,依約來到好友銳光兄處,沏茶閑聊,不經意間聊起潮汕傳統餅食,竟引出一樁美食故事來。
“我從事烘焙工作20余年,著力挖掘潮汕特色茶配,今天有一物,它令我傾注了不少心血,今天請大家嘗嘗看,是否值得推介?”銳光兄邊說邊打開桌上的盒子。卻聞陣陣南乳清香撲鼻而來。眾人聞香品味,腐乳餅果然脆香柔潤,一改以往濃甜沾牙,轉變為清甜柔爽,再也不見大量豬白肉帶來的滿口油膩,只有些許滑潤,唇齒留香。如此品質上乘的腐乳餅,是如何制成的呢?他隨即請出大師分解。
談笑間,餅房里走出一位年紀60上下,身高米6左右的老師傅,他叫柯振烘,從藝40余年,在潮汕烘焙界赫赫有名。
柯振烘介紹,腐乳餅是潮汕傳統餅食之一。它柔潤清香,甜里帶著特殊的香味。用料奇特多樣,以精面粉制成餅皮。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后有序,烤焙更有章法。
“正因為腐乳餅在制作上十分考究,其由來有個傳奇故事。”緊接著,柯師傅娓娓道來。
相傳,從前有間糕點鋪,專做廣式五仁龍鳳餅。一年除夕夜,財主和老婆在房里商量要換頭手師傅。恰巧頭手師傅從財主的窗下走過,無意中聽到,心里又氣又急。他走進工場,一肚子火氣無處泄,抬頭看見地上有一甕紅腐乳,自言目語說:“好吧,你好做初一,我好做十五。”遂抱起腐乳甕,把紅腐乳全部倒到盛綠豆餡的大缸里。這還不解氣,又把桌上的半箕蒜頭、一瓶陳酒,也通通倒了進去,還用搟面棍把它們攪得一塌糊涂,成了一缸大雜燴,然后悄悄離開。
過了年,新師傅上班,照樣做起五仁龍鳳餅來。奇怪,生餅壓印后上了焙爐,有股奇異的香味飄了出來。餅剛上市,那股香味直叫顧客流口水,很快就被搶購一空。財主看了目笑嘴笑,高興自己的決斷,慶幸找準了新師傅。新師傅呢?心里雖說不明白,卻也是美滋滋的。餅一賣完,財主又催促新師傅馬上動手,再做一大批上市。新師傅也賣力氣,便又尊古法再做了一批。
誰料這一次做出來的龍鳳餅,卻聞不到前一批那樣的奇異香味,不用說顧客少得多,賣了很久還是賣不完,財主和新師傅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財主的老婆說:“開春那批餅餡,是原來老師傅下料的。一定是他臨走時有意露一手,好叫我們再請他回來。”財主覺得有理,急忙跑去找老師傅,說盡好話,硬是把他請回來。
老師傅重新回到鋪里,倒也干得起勁,只是做出來的餅照舊是沒那香味,生意日見蕭條。有一天,老師傅吃飯時,夾到一小塊腐乳,突然眼睛一亮,觸了心竅,丟下飯碗就往鋪里跑。一進鋪,忙叫財主趕快買紅腐乳、大蒜頭和陳酒等物。東西買回來后,他馬上動手,按那次賭氣的辦法調餡,做出來的餅,又有異香,一上市又一售而空,生意又旺起來了,腐乳餅也由此得名,成了潮汕民間喜愛的傳統餅食。
講完了故事,柯師傅余興未盡,進一步抖露秘密。他說,腐乳餅的詳細做法是把糯米焗熟后磨成幼粉,這些粉稱之為糕粉;把花生仁炒香,碾幼粒;芝麻炒香;白豬肉先用白糖腌過,然后切成幼丁。把花生仁、芝麻、白肉丁放在大盆里,加入蒜頭茸、整塊的南乳,調入適量大米酒、糖粉、糕粉,再加入適量的豬油,攪拌均勻之后,便成為腐乳餅的餡。
腐乳餅皮的制作是用面粉加入油、糖油,搓揉而成。把制成的皮包上餡料后,印制成形,餅面再刷上蛋漿,入焗爐約焗5分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焗的過程中,要拿出來,往焗盤的盤底淋點花生油,這也和煎東西時,中間要往鍋里加點油一樣。”柯師傅把他的美食秘訣公開無遺。
本文作者張樹茂,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