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菜名師出新招,燒汁竹筍留余香
張樹茂 · 2016-06-16 18:08:53 來源:紅餐網(wǎng)
潮菜名廚紀樹蓬者,身高米六有余,率直厚道,談吐明朗,辦事果斷。說起做菜,講究有加;弄起鼎勺,叫人贊嘆。
紀樹蓬尤善創(chuàng)新,日前又祭新招——竹筍入菜,竟反常態(tài),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天,相約而至。一落席,紀師傅娓娓道來:“每年五月底開始,新鮮竹筍就陸續(xù)上市,此時竹筍,個頭肥大,潔白如玉,而且肉質鮮嫩,美味爽口,現(xiàn)在正是到了吃筍的季節(jié)。很多人喜歡吃筍,卻不知道竹筍應該如何挑選和烹飪?!?/p>
他說,在潮汕地區(qū),不少地方盛產(chǎn)竹筍,比較出名的就有潮州的江東、揭陽的埔田以及汕頭的旦家園等。如何選好竹筍?具體說來有“三看”:看高矮、看胖瘦、看葉子,“彎腰駝背”的竹筍通常是好筍。一般來說,早上挖的筍,中午最好吃,下午次之,到了晚上就差得多了,這是因為竹筍被砍下之后,它的纖維還會繼續(xù)生長。
紀樹蓬介紹道,假如竹筍買回家后不想馬上食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將竹筍取肉斬塊,先煮一遍。煮熟后的竹筍先放入冰箱,等需要時再取出來烹制。當然筍切后,要記得用淡鹽水將筍煮10~15分鐘,以去除筍中的草酸,因為草酸既影響味道,還可能誘發(fā)哮喘、過敏性鼻炎、皮炎和蕁麻疹,所以正式烹飪之前,煮筍過水是一個關鍵。
紀樹蓬選筍分解備烹佳肴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
將到午飯時分,紀樹蓬走進廚房,選筍分解備烹佳肴。只是菜名一報出,眾人不禁噓噓,筍本性清,怎可濃烹?味道若何?不過,卻也更引人期待。
只見片刻功夫,紀師傅刀下的筍肉皆成塊。他入鍋煮水,調(diào)鹽少許,約一刻鐘,撈起漂凈,用以毛巾,吸干水分。之后又起鍋下油,將筍炸制,金色微呈,瀝除油漬;重回鼎中,輔以燒汁,顛鼎收芡,熟白芝麻,點綴翻炒,擺入盤中。
不一會兒,紀師傅新創(chuàng)潮菜“燒汁竹筍”靚麗登桌,一眾吃客聞香起筷,滿口留香,意尤難盡,反復品味,余味無窮。
緊接著,紀樹蓬又見砧面,他把筍肉成絲,鮮蝦除殼,開背留尾,靜臥待用。之后,又筍絲飛水,鍋盛上湯,點火煮沸,鮮蝦先下,再投筍絲,和以味料,起鍋裝盅。片刻,又一道經(jīng)典潮菜上桌,起筷品嘗,清鮮爽口,味在其中。
談起學廚心得,45歲的紀樹蓬感觸良多。他說,其實,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興趣,只要你尋找到合適的機會,就不要輕易放棄,要沉浸于其中,自然就會得到無限的快樂。
另外要保持生性樂觀,勤學苦練,就會深得廚房里的師傅喜歡,不僅師傅會無私傳授做菜的技術,還會教給做人處事的道理。
紀樹蓬如今執(zhí)掌的酒樓,備受大眾食家好評。他有這樣的一番心得:“潮州菜有很多做法,尤以選料考究、做工精細,火候控制微妙而著稱?!?/p>
紀師傅做的菜,多少都會表現(xiàn)潮州菜的風味或做法,他擅融會貫通,喜集各家之長,融入菜式,以求新穎,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尤讓人稱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wǎng)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lián)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