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綠茶和外婆家而言,比翻臺率還重要的竟然是...
因人而藝 · 2017-04-27 08:58:04 來源:紅餐網
綠茶和外婆家徹底帶火了翻臺率這個概念,但怎么提高餐廳的翻臺次數呢?這就要看餐廳空間的利用率了。長期的餐廳排隊等位可能會損失66%的客戶,但餐廳過于擁擠會影響食客的就餐體驗。
那么,如何做到提高餐廳的空間利用率,又不會讓用戶覺得擁擠?
1.黃金商圈餐廳:提高空間利用率
以翻臺率著稱的綠茶,事實上在翻臺上也有下限和上限:一天翻臺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低于4次則會影響利潤,高于7次則會導致服務和顧客體驗的下降,因此更大限度的提高空間的利用率,也是餐廳的盈利秘訣之一。
綠茶餐廳的就餐原則是,一組客人一張桌子拒絕拼桌,餐桌也使用方形或矩形桌子來節省面積。在就餐區域的設置上,綠茶餐廳打破常規的進門就是大堂的設置,通過隔斷分隔出許多中小型就餐區,來放置2-4人就餐的桌椅,每個就餐區所容納的客人數量有限,因此也保證了就餐區的環境不那么嘈雜。
走廊、通道等光線較暗、人流嘈雜的地方,在其他餐廳中容易被忽視,在綠茶餐廳里反而使用率最高,這里多設置成卡座,每一組卡座用隔斷、簾子的設計區隔,為用戶提供了更加私密的就餐空間。
綠茶在空間使用上是1.6平米布一個餐位,而普通餐廳的一個餐位是1.8平米左右。之所以空間使用率更大,不僅是因為所有的餐桌和椅子是批量化定制,更是因為在餐廳進行裝修設計時,便對桌椅的擺放位置和距離做了設計,每一張桌椅的距離誤差不會超過10公分。
同時綠茶餐廳也會根據用戶的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對座位的排布進行調整,確保滿足所有到店用餐顧客的需求。這對黃金商圈的餐廳來說,堪稱空間利用率的樣本。
2.獨棟建筑餐廳:注重視覺體驗
使用玻璃幕墻,打造通透視野
對于許多開在獨棟建筑里小餐廳而言,提高餐廳的空間利用率,又不會讓用戶感到壓抑,則需從改善視覺體驗入手。
甜品店TIENSTIENS,場地面積只有59.5 ㎡,店內還有一顆樹,小店在重新裝修時采用了通體的玻璃幕墻,通透的視野環境改善了狹小位置為用戶帶來的壓抑感。
大量使用白色,模糊距離感
同時店內還大面積使用了延展性較好白色,由于白色可以模糊人們對距離的評判,雖然店內的桌椅也比通常的尺寸要小一號,但到店的顧客并未感覺到不適。
提高天臺、院子的利用率
獨棟建筑的天臺和院子也是許多餐廳在進行裝修時容易忽略的地方,事實上隨著許多消費者就餐習慣的西化,室外就餐也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因為要盡量利用天臺、院子的空間優勢。
比如TIENSTIENS不僅開發了自己餐廳的天臺,還租借了隔壁香港餐廳的屋頂平臺,不僅能作為室外堂食空間使用,還可以在節假日舉辦party,甚至會吧場地租借給許多機構舉辦市集等商業活動,從而延展了使用空間,將空間使用率提升至最大化。
3.小而美餐廳:設置“吧臺式”就餐區
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許多小餐廳的外賣和堂食開始平分秋色,甚至有些互聯網餐廳著力發展外賣業務。但諸如湯面、餛飩這樣堂食體驗更好的餐廳,依舊致力提高餐廳容納客人的數量。
長餐桌容納更多堂食顧客滿足白領午餐需求 ?
重慶小面店QUEEN’s ?受限于場地,在就餐大廳舍棄了常見2人桌、4人桌,改用了幾乎占滿空間的長條形的餐桌增加了就餐的人數,同時也滿足白領同部門多人就餐的需求。而如今許多主打小而美的餐廳,都喜歡采用這種方式來容納更多的堂食客人,如主打一人食的鈴木食堂以及隱藏在北京胡同里的小餐廳。
長吧臺滿足一人食需求,增加翻臺率 ?
許多主打一人食的餐廳,為了增加餐廳的就餐座位,會在操作區的旁邊,或走廊等位置狹窄的區域設置吧臺就餐區。這非常適合作為白領午餐時的就餐區,滿足食客的即吃即走的需求,同時也加快了翻臺率。
總 結
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餐廳的形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堂食區域也根據業務調整變得越來越緊湊。但對于餐廳來說,如果不能提高餐廳的空間利用率,至少還可以引導顧客錯峰就餐,在翻臺率上做文章,畢竟對餐廳升級改造的終極目的,就是為用戶提供良好的就餐體驗。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