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只開50家店,這家咖啡店稱要以慢制快
蒙嘉怡 · 2024-10-25 08:53:52 來源:壹覽商業
導讀:這是一個不隨波逐流的品牌。
猿輔導旗下精品咖啡品牌Grid Coffee來杭州了。
10月25日,Grid Coffee杭州首店正式開業,這也是其浙江首店。從現場情況看,該店位于杭州大廈B座,距離武林廣場地鐵站不到500米,門店設置了堂食座位,大約可供15人同時用餐。門店將丹東綠作為主色調,既貫徹了Grid Coffee品牌色,又以“西湖雨季”和“青山湖”的意象作為點綴,彰顯出獨特的杭州韻味。
茶咖觀察從菜單上看到,Grid Coffee共上線了包括咖啡、飲品、烘焙、簡餐、甜品在內的46款產品,價格在16-48元不等。除此以外,門店還推出“產地穿梭系列”冰箱貼,以往,消費者需要前往不同城市的門店才能集齊這一系列,但杭州首店開業期間,消費者購指定明星款咖啡套組2杯,即可隨機獲贈產地穿梭系列冰箱貼一枚,不需到其他城市便可集齊。
茶咖觀察到訪當日,Grid Coffee尚未對外營業,但依舊有不少消費者駐足,想要購買咖啡,大眾點評和小紅書等平臺也有不小聲量,足以見得消費者還是比較期待Grid Coffee的入駐的。
據了解,Grid Coffee是猿輔導旗下的精品咖啡品牌。2022年9月,Grid Coffee全國首店在北京王府井銀泰in88商城落地,三個月售出超三萬杯,一躍成為“三里屯熱門咖啡店”第一名。2年過去,Grid Coffee已經入駐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8個城市,共開出51家門店,預計2025年將突破百店。
Grid Coffee受到大眾喜愛,但其本質卻是一個有些“非主流”的品牌。
從開店速度看,Grid Coffee沒有走大規模擴張路線,注重以相對高質且日常的點位捕捉目標客群。兩年下來,開出的門店還沒頭部品牌的零頭多,但他們未受行業擴張潮的干擾,即便在馬太效應顯著、規模效益日益凸顯的市場環境中,依舊保持初心。
從產品研發看,在咖啡奶茶化的趨勢下,Grid Coffee堅持咖啡本味,不玩花樣。Grid Coffee品牌主理人陳子宇曾對茶咖觀察表示:“我們認為咖啡應該是有一套獨立專業的東西,至少有一部分人喜歡的咖啡和奶茶或者別的飲品之間會有清晰的邊界。”
目前,Grid Coffee只專注于經典咖啡品類、遵循咖啡豆的本真風味,不額外添加糖與糖漿,用最簡單的方法沖煮咖啡,只選擇高品質的牛奶與之搭配。
那么,為什么Grid Coffee可以有如此定力?
從定位角度,Grid Coffee是一家全系專注于單一產地咖啡的品牌。所謂單一產地咖啡,即采用由特定地區或國家產生的咖啡豆,這些咖啡豆有著獨特的風味特點,反映出該地區或國家的土壤、氣候和栽培方式。
比如大家常聽到的“耶加雪菲”,其實它不代表具體某一支咖啡豆,而是一個地名,在咖啡產業里面泛指這個地區出產的咖啡豆,和紅酒產區的定義比較類似。
由于這類單一產地咖啡豆通常只種植于特定的地理區域,因此產量有限,對于市場來說相對較為稀缺,這也意味著成本要比普通咖啡豆要更高,這決定了Grid Coffee的定價不會太低,其店內咖啡的價格在24-36元區間。
反觀當前擴店較猛的咖啡品牌,如瑞幸咖啡、庫迪咖啡,這類品牌主要走平價路線,定價在10元左右,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對咖啡的功能性需求,更加基礎。
從產品看,Grid Coffee僅將單一產地咖啡豆與牛奶、水相搭配,不再添加其他調味,包括糖,只通過對搭配比例、口感質地、牛奶基底的微調,在經典框架下開發新品。而最近幾年的咖啡產品越來越有“奶茶化”的趨勢,加奶、加糖、加小料,這也是想更加符合大眾口味,讓一些本不喝咖啡的消費者嘗試喝咖啡。
兩相對比下,一些不了解咖啡的消費者來到Grid Coffee,可能會認為該品牌和其他品牌差不多,甚至某些產品適口性還沒那么好,但價格貴了一大截。
由此可見,Grid Coffee對消費者的品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他們的目標客戶喝咖啡不只是為了提神,還追求不同咖啡豆帶來的不同風味,對于咖啡的產地和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愿意為這種體驗和認同感而支付更高的價格。
這也意味著,Grid Coffee的受眾要比瑞幸、庫迪這類品牌要少,這也限制了他們的擴張步伐。
一方面,大眾對于所謂的“單一產地咖啡”的感知并不強,他們首先看到的是價格,在這方面,Grid Coffee顯然無法與瑞幸、庫迪這類品牌相抗衡。
另一方面,當快速擴張成為品牌的首要目標時,品控管理的難度將大幅增加,品質難免受損,而這正是精品咖啡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此外,規模擴張可能導致品牌為迎合更廣泛消費者需求而喪失對產品的堅持與特色。
所以,Grid Coffee必須在某一個城市中扎根后再擴城,雖然走得不快,但很穩當,其單店效益也比較可觀。Grid Coffee相關負責人告訴茶咖觀察,目前單店的日出杯量在300杯以上,而一般日銷量達到200杯時能夠實現盈利,因此多數門店都已實現盈利。
當下的咖啡市場,洗牌速度加快,頭部品牌的擴張步伐也開始放緩。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但今年的二、三季度開店數量明顯不及去年,且整體呈現下滑趨勢,第三季度開店數量已經腰斬,同比下滑51.60%,環比下降6.71%。
這之中也孕育著機遇,經歷了這些年的市場教育,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和品味在進階。會喝咖啡的人多了,精品咖啡的需求逐漸攀升,這也為Grid Coffee提供了發展機會。或許正是看到這一點,Grid Coffee才得以保持從容不迫的態度,繼續堅持其“非主流”的發展道路,并向更多區域伸出觸角。
本文轉載自壹覽商業,作者:蒙嘉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