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聯名又搞時令,新茶飲們江郎才盡了?
駱麗蘭 · 2023-04-11 11:07:04 來源:壹覽商業
導讀:其實什么都可以做,但要做得有點質量。
聯名之外,3月櫻花季,對于新茶飲來說更是出圈季。
從三月起,霸王茶姬、CoCo、滬上阿姨、奈雪的茶等品牌紛紛主打櫻花季活動推出粉色飲品,同時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也引發了相關討論。壹覽商業發現,截止2023年4月,#櫻花季#在微博上引發8.5億次閱讀、近60萬討論次數。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這個春天,16家茶飲品牌中就有11家推出了主打春日主題的粉紅色系飲品。
在所有櫻花味的飲品中,突出表現的有四款:分別是奈雪的霸氣櫻花生酪草莓,在經典產品生酪草莓的基礎上,增添了粉嫩的奶油頂;CoCo的櫻花粉荔,采用椰果+荔枝營造櫻花口味;滬上阿姨的戀桃櫻櫻飲,則以桃子味飲品搭配僅形似櫻花的櫻花凍凍,造型出眾;首次推出櫻花季限定產品的霸王茶姬則相對高調,其包裝、門店整體都替換為亮眼的粉色,推出三款櫻花烏龍茶飲,并搭配了櫻花口罩、胸針、紙袋、主題快閃店等全方位品牌動作,用足了櫻花做噱頭。
雖然各大品牌目前尚未公布相關數據,但從社交平臺的互動情況看,#霸王茶姬粉了#與#奈雪櫻花季#話題在微博共獲得超過8億次曝光,而CoCo則另辟戰場,在抖音營造話題#被這杯櫻花粉嫩牢牢套住了#登上熱榜TOP51,累計售出5萬杯櫻花粉荔限定系列。
顯然,春日的櫻花季已經讓新茶飲界們在流量爭奪上玩的不可開交,然而壹覽商業發現除了櫻花季,幾乎每個時令季節和節日,都成了新茶飲們的營銷季節。
01
時令,新茶飲的新戰場
從2017年開始,喜茶、奈雪的茶先后推出季節限定玩法,并逐漸以四季、時令為節點開始推產品。
奈雪的茶,一般會趕在櫻花開放前數周推出櫻花系列,以此激發人們的興奮感,這已經持續了4年。喜茶也會在清明風至的時候,以青團為主題推出相應系列,在秋天收獲的季節,就會推出柿子相關產品,冬天就會推出新年相關色彩的產品。以去年為例,喜茶1個月就賣出了200萬杯以柿子為主題的“喜柿多多”,就在剛過去的新年,其還售出了超100萬杯的新年紅山楂莓系列。
在壹覽商業看來,對于新茶飲來說,好的季節限定不僅能帶來流量,更是實打實的銷量。正是因為看到了時令性產品的爆發力,越來越多的新茶飲品牌加入到時令茶飲的大軍。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品牌在2022年共計推出90款飲品,其中以時令推出的新品(即命名含春夏秋冬、月、當季、回歸等字樣)數量高達31款,占比達1/3。
更有甚者,有的新茶飲品牌甚至將產品線全部按照季節來安排。以古茗為例,目前古茗的現制果茶都是應季產品,已沒有全年都售賣的常規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時令產品中,有一個重要品類是時令水果茶。在過去兩年,黃皮、芭樂、桑葚、油柑等小眾應季水果也與茶飲結合成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雙贏。
而同為時令,水果茶之外蔬菜茶的玩法也在被開發。從去年開始,苦瓜檸檬茶、芹菜凍檸茶、番茄芭樂茶……蔬果茶開始在廣東流行,茶救星球憑借“蔬菜+水果+茶”的搭配,開出了200多家門店。
一個新的問題來了,無論鮮果茶還是蔬果茶,品牌們在時令產品這件事上為何如此執著?
02
新茶飲為何熱衷時令?
其實時令的可循環,已經是新茶飲品牌推出新品的一張重要“底牌”。
首先,以商家的視角看,給美食一個“保質期”,能夠讓茶飲變得好賣。梁實秋先生說過:“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在有限的果蔬玩法下,當茶飲賽道里都擠進了滿滿當當的對手時,玩家們只能不斷“創造”,在自己的領域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節日,把本來感知不明顯的季節更替,變成一種客觀的稀缺性的感受。
其次,在消費者端,也存在對茶飲追求健康、氛圍感的客觀需求,促使品牌搶先打響心智掠奪戰。迎春、避暑、賞秋、踏雪,不同季節氣候環境的變化往往會誕生新的場景需求。以櫻花季為例,在渡過冬天淡季以后,消費者會在春天高頻次地回歸茶飲消費,這也是茶飲品牌們扎堆上新櫻花季產品原因之一。哪怕櫻花季茶飲司空見慣了,“但3月上新,主打春日氛圍,櫻花仍然是大眾最喜愛的春日元素之一。”霸王茶姬相關負責人告訴壹覽商業。
天貓數據顯示,2023年天貓上櫻花相關產品成交規模已接近80億,近期櫻花系列產品成交量同比2021年上漲超320%。營銷界也有著名的“7秒定律”理論,即7秒內用戶其實就明確了購買意愿,而7秒內色彩影響決策占比67%。可見,櫻花粉的消費力不可小覷。櫻花季于茶飲界而言,它就是“春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很好給消費者留下印象。對此,品牌可以不大搞,但不參與也就意味著全年消費者心智第一戰中不戰而敗了。
最后,以行業視角看,茶飲行業競爭激烈,時令新品的穩定高效推新,是除了門店規模競爭之外的重要翻盤籌碼。如今,茶飲行業以門店規模牽引為表現的競爭愈演愈烈。奈雪的茶發展近10年才千家門店,但2023年計劃開店600家;甜啦啦、古茗、滬上阿姨三大品牌則即將進入“萬店之爭”。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2月底,除蜜雪冰城以萬店規模斷層領先外,5000+門店規模品牌有5家、3000+門店規模品牌3家、千家左右門店規模有7家。顯然,若要規模之外突破行業內卷,新品推出速度及能力成了一大重點。
據各大茶飲品牌在公眾號發布的新品看,2022年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分別推出新品22款、30款、26款,3家千店規模左右的品牌,在新品研發效率上不輸6000+門店規模的古茗與茶百道。這也是前3者在規模落后之下,但仍被定位“中高端”的底氣之一。
一位新茶飲從業多年的行業人士告訴壹覽商業,“未來保持新鮮感的流動,聚焦效率的競爭,將成為中高端品牌的獨特發力姿勢。”一方面,可以開發新的蔬果創新茶飲自然好;另一方面,如若不能,運用時令讓當季水果反復回歸何樂而不為?事實上,大量新品即時穩定回歸本就是實力的一種。而無論是今天霸王茶姬復刻“櫻花季”限定套路,還是不少品牌繼續將油柑、桑葚添加在茶飲中“二創”,“好喝”仍然是檢驗套路是否可行的唯一真理,口感仍是爆品關鍵。行業內卷之下,時令產品口感的可超越性,這也是茶飲品牌孜孜不倦與其融合的原因之一。
03
我們需要怎樣的時令茶飲?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大量的時令新品“為了推而推”。2021年,奈雪的茶30多款新飲品中有11款都是回歸產品,回歸產品占比高達1/3。截至2022年,霸氣水蜜桃、霸氣楊梅、霸氣荔枝已經分別是第7年、第7年、第5年回歸,雖為時令新品之名,但已接近常駐“嘉賓”。
另外,大量的時令新品也呈現出一種典型的跟風狀態,質量參差不齊。以今春櫻花季為例,壹覽商業統計的16家茶飲品牌11家推出了粉色系飲品,但僅4家明確為櫻花季活動,那么,其余7家可謂跟風蹭熱度了。然而大量的粗放時令產品被推出,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是對人、財、物都是巨大的浪費,甚至傷害到了品牌自身,消費者也頗感無奈,甚至厭倦。實際上,丁香醫生曾在《千萬不要買櫻花味食物!千萬不要!》中科普過,櫻花幾乎是無味的,而且今年3月之前,我國都不允許在食物中添加真櫻花,可以說你吃到的所有櫻花味都是想象出來的假櫻花味——食用香精。
每個品牌想象出來的假櫻花味也各不相同,奈雪的霸氣櫻花生酪草莓存在“餿、咸、酸味重”等評價、coco的櫻花粉荔則不加糖也“齁甜”;在種種吐槽下,滬上阿姨取巧的方式反而顯得成功,算得上一杯好的桃子風味飲料。
出錯容易出彩難,這也是時令產品的一大痛點。不過,時令茶飲并非沒有好評產品,此次霸王茶姬的櫻花烏龍系列,因為整體延續了國風茶飲風格,口味上從評論發酵來看也是“不踩雷”的中性評價居多,品牌得到了正向曝光。
其實季節限定無論是與櫻花結合,還是各種稀奇古怪的創新,泛濫的營銷手段只能帶來一時的熱度,唯有認真做好每一個時令產品、才能走出穩扎穩打的企業發展路徑。否則,一窩蜂來一窩蜂去,沒有沉淀,那不過是一場圈地自萌的游戲,沒有意義。
本文轉載自壹覽商業,作者:駱麗蘭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