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發展良莠不齊 小心米線和火鍋扯上關系上位
徐松 千千 · 2016-12-22 17:11:48 來源:紅餐網
2016,良莠不齊的重慶小面出現了退潮現象,這似乎給了米線可乘之機。重慶的米線,早就和火鍋扯上關系,美其名曰“火鍋米線”、“毛肚米線”,竟也火得一塌糊涂。在江北區南橋寺永輝廣場2樓的美食層,名為米線煮藝的店鋪,成為這里一顆耀眼的明星。不久前的一天,小編到達這里的時間是中午,已經人滿為患,只得排隊。
超市航母重慶永輝總部大廈就在南橋寺茶葉市場旁邊。能夠跟隨永輝、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大牌捆綁開店的餐飲品牌,都非常了不起。
環顧四周,發現即使是永輝這樣的大牌,其總部商場還是有不少空余門面沒有租出去,更有一些開死了的餐飲店被落落寂寂地涼在一邊,剩下空無一人的架子。附近的好事者說,就在永輝廣場的周邊,蒼蠅小館林立,即使是茶葉市場和中醫院的人氣,也沒有形成車水馬龍的氛圍,因此,難免有人充當“墊腳石”。
綁定永輝超市,米線煮藝得到商場出入口或人氣相對集中的好門面。有了地利,成功一半。負責人況余說,我們做餐飲近10年,從食堂承包到快餐飯,都做過,最終都被高昂的人工成本壓得喘不過氣來。
比如同樣100來平米的店鋪,做快餐飯生意好的時候前廳后廚要10多20個人,且要不斷炒菜添菜,大廚就要好多個,而請一個炒菜師傅的工資越來越高;后來,我們發現做米線,同樣100來平米只需要10個人就夠了,人工幾乎少了一半;且都是標準化的操作,由總部配送有半成品,不再需要技術有多高超的大廚,成本降了很多。
火鍋米線、三鮮米線、番茄米線、泡椒米線、酸菜米線……這些或熱辣或勁道的砂鍋米線,成為米線煮藝的熱銷產品,共有20-30個米線品種和10個左右的砂鍋套飯品種,米線占七成,套飯占3成。套飯不多,為的就是減少廚房烹制的壓力。南橋寺店保持70%以上的回頭客,人均消費8-25元,瞇起眼睛就吃,完全沒有壓力。
況余說,做米線最怕的就是久煮不爛,因為如果是用純正大米做出來的米線,最大的特點是經不起煮;因此,用砂鍋煮米線,運作要快,水一開就成,否則就易斷夾不起。
在重慶,米線也有鴛鴦鍋,學火鍋真是學到家了
別看一碗米線多么簡單,經營起來卻不容易。況余說,米線作為快消產品,顧客容易吃著吃著就膩了,沒新鮮感了,所以總部要不斷因時因地更新產品,從裝盤樣式到品種增加再到美味升級,每一步都很關鍵,不斷給顧客驚喜,才能吸引新顧客,留住老顧客。
“由于米線的特性,要求出品速度比一般的快餐還要快捷,所以一忙起來,整個店10名員工不分職務高低,在就餐高峰,個個都是服務員,給顧客提供及時、優質的服務,是贏得市場的關鍵。”
天天熬高湯
經營米線,一切都要快。從南橋寺店開始,米線煮藝的食材原料采購就已經開始在恒客來—餐飲食材一站式采購電商平臺輕松下單,享受方便快捷的送貨上門服務,節約采購成本。隨著電商平臺的產品日益豐富和輻射范圍越來越廣,況余期待更多的分店統一實現手機下單和線下配送上門。
近幾年,重慶米線火了,慢慢誕生出行業的主導品牌。行家指出,在產品上,重慶米線需要向云南米線學習,米線要正宗,要經得起消費者的考驗,同時要融入重慶味道,比如米線和火鍋就結合得很好;同時,重慶米線需要學習重慶小面怎樣造勢。
“同行不再是冤家,期待重慶米線同業者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擁抱互聯網,開展聲勢浩大的網絡營銷,勢必會產生重量級的蝴蝶效應、品牌效應,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社會影響力。”
創立于2014下半年的米線煮藝,第一家店落戶南坪百盛負一樓美食層,如今已經在渝北、北碚、合川等大重慶開有10多家分店;還開到了成都,有4-5家店。南橋寺店2016年1月28日開業,120平米,逆市崛起,表現突出,實在是意料之外。
食都文化 徐松 千千 采寫
本文作者徐松(微信:sdwhxs2),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