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塊9的咖啡時代,是巨頭們的狂歡還是行業的悲歌?
李楊 · 2024-07-30 09:25:20 來源:新餐考
神仙打架,小兵遭殃。當瑞幸、庫迪進入新一輪廝殺,那些也曾被寄予厚望的咖啡品牌卻正在消失。
咖啡戰役,強者恒強,市場AB面愈加凸顯。
2024年7月,前有瑞幸率先宣布門店數突破2萬家,后有庫迪放話3年布局5萬家便捷店,宣告行業進入新周期。
在頭部品牌“狂飆”的聚光燈之外,是全國數萬家咖啡店在生死線上垂死掙扎。
窄門餐眼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全國咖啡門店總數達到199294家,近一年新開店83891家,凈增長44637家,意味著近一年有近4萬家咖啡門店倒閉。
9塊9價格戰未停,咖啡行業“大逃殺”仍在繼續,還有人愿意開咖啡店嗎?
01
正在消失的咖啡店
一年,4萬家咖啡店倒閉,意味著每天都有100多家咖啡店正在消失。
驚人的數字背后是不少中小品牌創業者具象化的“血淚史”。
“五年時間,憑一己之力,虧掉8位數是什么體驗?”近期,曾獲書亦燒仙草千萬級別投資的長沙連鎖咖啡品牌“DOC當刻咖啡”創始人胡喜歡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兩年時間虧光所有投資款,無奈之下大規模關店。
當刻咖啡,成立于2019年,定位精品咖啡,曾以一杯“別看我拿鐵”在長沙躥紅,如今在各大社交平臺還能搜索到這個被當地消費者稱作“小恐龍咖啡”的高光時刻。
單價30元左右的爆款拿鐵單品,點單率突破40%,最火的時候,12平的小店,一天的營業額能突破2萬元。
憑借著爆款特調+高坪效小店模式,當刻咖啡在飲品競爭激烈的長沙,開出了30家門店,成為長沙本土小有名氣的連鎖咖啡品牌,并曾定下開店100家的年度目標。
如今,隨著品牌第一批經營5年的門店倒閉,胡喜歡宣布了自己創業的階段性失敗。她在自述中提到,2023年秋天,藍嘴獸咖啡的白掌柜抵押房子開了最后一家測試門店,不到三個月就聽他遣散了員工,停止了品牌經營。
還有同為網紅連鎖咖啡品牌的“本來不該有”。該品牌從2023年的800家門店,減少到至今的209家,在不少城市難覓蹤跡。
還有曾獲3輪融資,總額達數億元的精品咖啡代表Seesaw,也被曝正大面積關店。在社交平臺上可以看到Seesaw自去年11月開始多家門店相繼宣布暫停營業,涉及蘇州、上海、北京、重慶、杭州等多個地區。
其中,關店最激進的地區之一是武漢。2024年1月1日,Seesaw武漢萬象城店宣布停止營業,自此武漢4家門店全部關閉,品牌徹底退出華中市場。
巔峰時期Seesaw在9個城市開設了135家門店,直至今年1月初門店還有130多家,截至7月29日,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品牌僅剩77家門店,顯示開業中的僅有67家。
今年以來,門店數在不斷收縮的還有前周黑鴨CEO創立的NO WORRY不焦慮咖啡,揚州首店從紅紅火火到原地閉店僅半年,而在大眾點評搜索門店信息,顯示其位于武漢大本營的40余家門店中有近20家顯示“休息中”“暫停營業”狀態。
上述咖啡品牌,只是這場長達一年多時間咖啡品牌“倒閉潮”的縮影,“‘太卷了’‘太難了’,同行見面這幾句話掛在嘴邊。討論咖啡行業何去何從,最后的結論是:現在神仙也救不回來。”胡喜歡無奈地感嘆。
02
價格戰是主要原因?
瑞幸與庫迪兩家持續一年多的“9塊9價格戰”,被不少咖啡品牌視作懸在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胡喜歡在自述開店歷程中提到,2022年獲書亦燒仙草數千萬融資后,剛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就遭遇了瑞幸和庫迪兩家咖啡品牌的價格戰。
她稱“五年前我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杯均可以做到30左右,咖啡豆、奶源、配料可以頂著最好的用,依然能賺不少。現在大街小巷的9塊9元、8塊8元,我們降價到杯均15元,價格上也毫無優勢。”
無獨有偶,本來不該有創始人飛飛,在大規模閉店后消失半年,今年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首條視頻中,將“全國頭部咖啡品牌不按常理的大規模開店,通過資本運作把價格打到8塊8、9塊9元”總結為本來不該有咖啡品牌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年2月,庫迪就開啟了近2個月的“百城千店狂歡節”,全系列產品9塊9。新門店開業時,會拉出橫幅“瑞幸創始人請你9塊9喝咖啡”,兩周之內銷量就已超過153萬。
對此,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曾公開表示“對我們來說,9塊9是一個開拓市場的必要手段。”
2023年5月,庫迪咖啡開啟“夏日冰飲季、天天9塊9”的營銷活動,還在抖音推出了“8.8元任意購”活動。
壓價戰役的矛頭直接指向瑞幸,從產品類型到門店選址,庫迪都對瑞幸采取了“貼身肉搏”的戰術,在社交媒體上,也毫不避諱蹭瑞幸的流量,甚至拿瑞幸前創始人的身份來做宣傳標語。
面對庫迪的快速崛起,瑞幸緊接著跟進9塊9,推出每周9塊9喝咖啡的促銷活動,在APP和小程序上發放大量9塊9一杯的咖啡券,喊出“讓高品質咖啡進入9塊9時代”的口號。
以陸正耀為核心,庫迪、瑞幸兩家品牌之間的“愛恨情仇”,早已在業界流傳出多個版本,我們無需贅述。
一年多時間,隨著兩家的價格戰從“狙擊戰”變為“持久戰”,市場被快速瓜分的同時,星巴克、Tims等更多咖啡品牌被迫卷入其中。
今年6月,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品牌幸運咖更加激進,直接宣布開啟咖啡“6塊6時代”,為這場價格戰“再添一把火”。
所謂“神仙打架,小兵遭殃”。
最先受到“重創”的是客單價在15-30元的精品咖啡連鎖。如當刻咖啡、本來不該有、Seesaw等面臨大規模閉店的品牌中,大部分在創立之初將“品質”作為其賣點之一。
某精品咖啡店老板表示,“國內精品咖啡市場本就不成熟,價格戰之下,消費者對品質的在意度就沒那么高了。愿意為品質咖啡買單的人變少,很多精品咖啡店就在價格戰中無聲無息消失了。”
隨著瑞幸、庫迪進軍全國各個城市,且把咖啡價格越打越低,精品咖啡館們所面臨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大。
03
只有9塊9的咖啡時代
9塊9還要“打三年”。
今年,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對外表示,現行門店補貼政策將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該政策覆蓋現有門店和未來新開門店,不同門店根據房租和競爭等不同因素,可以獲得不同金額的補貼,最高單杯可補貼至14元。
李穎波還提到,在現有的財務模型下,9塊9的定價能夠覆蓋門店運營成本,且聯營商有利可圖。“從創業開始(即2022年)我們就已經準備好了5年的資金池,并且已經根據門店模型、供應鏈規模、人效成本等方面做出整體測算,3年的補貼大概需要花多少錢。”
此外,庫迪正打造咖啡全產業鏈項目,希望在全鏈條上實現其最高成本效率。
同樣“底氣十足”的還有幸運咖,依托蜜雪冰城多年的行業經驗,及其背后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在原料采購、加工生產以及物流配送等環節實現成本有效控制,在價格上占據優勢。
顯然,中小品牌沒有這樣的底氣,從今年連鎖咖啡品牌開店情況來看,閉店高,開店難成為常態。
據公開數據,今年以來太平洋咖啡、本來不該有、Seesaw Coffee、T97、LAVAZZA拉瓦薩咖啡、不眠海、當刻咖啡等門店規模在百余家左右的連鎖咖啡品牌,門店存量呈現下降趨勢。
據極海監測數據,截至7月26日,挪瓦咖啡90天內,新增96家,閉店61家,曾在年初宣布門店規模接近2000家,當前可查到的數據是1128家;拉瓦薩咖啡90天開店16家,關店18家 ;Seesaw Coffee、不眠海更是在今年4月之后再未開出新店......
當9塊9已成為咖啡市場的正常價格代名詞。中小連鎖品牌面臨巨大壓力,要在競爭中勝出,只能不斷降價,最終被巨大的成本壓力拖垮。
腰部品牌數量下滑,尾部品牌直接“淘汰”情況的B面,是頭部品牌加速“收割”市占率。
據新京報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現磨咖啡門店約17萬家,連鎖品牌超百家。相較于現制茶飲,現磨咖啡行業集中度較高,瑞幸、星巴克、庫迪市占率遙遙領先,分別為9.5%、4.5%、4.1%。其中,Top5品牌市占率約21%,Top10品牌市占率約23%。
這也意味著,頭部品牌將有望率先實現規模化效應,獲得更低的成本和議價權。
“以前還有4-9元的幸運咖、15-20元的Manner,20-29元的Tims、代數學家,再往上30+的Seesaw、M stand”,某精品咖啡創始人提到,如今其他價位段市場被無限擠壓,“現在,只有9塊9”。
本文轉載自新餐考,作者:李楊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