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蒙牛新帥高飛坦誠行業三大挑戰,為何他對數智化工廠寄予厚望

柳大方 · 2024-07-31 09:18:27 來源:消研所

一個人就是一座工廠。

2024年,國內乳業整體盈利增速放緩,各乳企半年報的業績正經歷“冰火兩重天”。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已有5家乳企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部分地方乳企上半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整個市場周期變動及奶源供應過剩,成為乳企在業績預告中普遍提及的問題。企業們需要紛紛探尋新的增長點,來應對更新的市場競爭。‌‌

八年前,蒙牛凈利潤虧損7.5億元,在其歷史上首次出現凈利潤虧損。臨危受命的盧敏放力挽狂瀾,帶領蒙牛經歷了一系列改革,走過了后牛根生時代的艱難時期。

最近一年,蒙牛開啟新一輪調整。今年3月,蒙牛高層人事迎來劇變,執掌蒙牛近8年的盧敏放卸任總裁一職,高飛上任。不到兩個月,蒙牛再度調整人事。5月,慶立軍接替陳朗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戰略及發展委員會主席。

高飛很清楚當下中國乳業的行業趨勢以及蒙牛所面臨的挑戰。“當前中國奶業面臨著2008年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從全局的角度分析,造成當下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客觀環境,而是三個長期困擾行業的主觀因素,一是,品類多元化不足,二是,供需均衡性矛盾,三是產業鏈韌性不足。”蒙牛集團新帥高飛上任后不久,在最近7月的2024中國奶業大會中,指出了當前中國奶業面臨嚴峻挑戰和背后存在的三大頑疾。

與此同時,高飛提到,蒙牛認為,當前應從解決“困擾行業的三個因素”入手,聚焦做好三大方面工作:一是科研主導,開創新品類。二是數智賦能,塑造新產業。三是模式創新,培養新業態。

其中,高飛指出,面對“需供均衡性矛盾”的第二大頑疾,必須抓住數智轉型的機遇,不只要建造更多燈塔工廠、智慧牧場,更要對“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塊奶酪”的產業鏈進行系統化、一體化重塑。消除“信息孤島”“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無縫流通、實時共享。最終的目標,是推動產業鏈決策機制,從“靜態規劃和人為調度”向“AI輔助下的動態最優決策”轉型,全面激發奶業產業鏈的效能和潛力。

01

靠數智化重拾增長動力

高飛上任后,來到6月,蒙牛宣布重整奶酪業務。與此同時,在蒙牛推進數智化轉型過程中,蒙牛在愈加強調寧夏全數智化超級工廠作為乳業行業的數字化標桿作用。

伴隨著乳業行業整體增長失速,對乳企們來說,當下自身面臨的核心戰役,也是在行業階段性瓶頸期下,如何保持增長。在增長壓力之下,探尋新的增長點,需要企業降本增效破局,也需要其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創新品類與業態,打造更新的生命力,來應對更新的市場競爭。

對于蒙牛來說,位于寧夏靈武市的首座全數智化工廠或許會帶來新的希望。去年5月28日,蒙牛首座全數智化工廠在寧夏靈武市正式落成投產。一年以后,人們可以看到如下場景:

高速紙包灌裝系統平均每秒灌裝12包牛奶,一盒牛奶從牧場到包裝下線全程不超13小時,100名員工每年可以創造100億元年產值,從投產開始,“一個人就是一座工廠“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據鈦媒體APP了解,經過一年運行,與傳統工廠相比,蒙牛寧夏工廠空間利用率提升37%,包裝效率提升67%,坪效提升2.06倍;人效勞動生產率提高近20倍;能源消耗整體降低43%;品效轉型效率提升15%。未來,蒙牛寧夏工廠的經驗可能會復制到蒙牛其他工廠。而數字化內部提效,在成為蒙牛探索持續增長的路子,也是乳企在趨于飽和的乳品市場中,獲取更多競爭優勢的關鍵途徑之一。

高級乳業獨立分析師宋亮告訴鈦媒體APP,數字化工廠是未來整個乳業在智能化當中的重要環節。數字化工廠的意義,第一在于,確保無人化管理化極致條件下的食品安全。第二,數字化工廠不僅是工廠,也是數字化的展示平臺,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晰、準確的看到每一個產品的生產和全部信息。第三,數字化工廠作為全產業鏈數字化的關鍵環節,能夠極大程度實現上下游產能的調整,產品的精準生產,從而降低產業鏈成本,提高產業鏈效率,有效地調節供求,根據市場信息智能、精準的生產相應產品。

據了解,數智化一直是蒙牛戰略的核心支柱之一,可以說是乳企降本增效的一個研究標桿。2020年,蒙牛正式啟動數字化轉型。在此之前,蒙牛已有較好的IT技術基礎,在上游用數字化的手段“找牛”,在終端借數字化精確“聯系自己的消費者”。

2020年開始數字化轉型時,蒙牛對于數字化有兩句話指導方針,“一切業務數據化”和“一切數據業務化”。2023年8月,蒙牛又發布了以AI驅動的數智化雙飛輪戰略——當蒙牛這家企業進化為一個企業智慧大腦時,AI在蒙牛就像人腦思考問題的邏輯一樣,分為智慧左腦和智慧右腦,分別對應著供應側飛輪和消費側飛輪。

其中,供應側飛輪,是蒙牛智慧左腦的具象化。奶業橫跨了農牧養殖、食品制造、倉儲物流、快消零售等眾多領域,上下游包括智能研發、智慧牧場、智慧工廠、全渠道智慧管理等。在消費側,蒙牛智慧右腦則運作著消費側飛輪,覆蓋消費者互動、智能營銷終端等環節。

不過,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乳業的業務模式還是在遇到挑戰。

蒙牛集團CDO李琤潔曾對鈦媒體APP表示,在零售環節依靠數據還是有很大的難點的,找到各種場景里的各種行為數據拉通起來是比較難的。

乳業行業已經成熟,以線下深度分銷為主,龍頭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深度分銷的模式可以保證品牌和產品對大部分市場的覆蓋能力。但龐大的銷售規模對應著一個超級復雜的分銷體系,這也意味著針對某個具體需求作出正確的選擇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在數據和信息角度,數據斷點、行業差異導致的數據口徑不一致、數據管理水平導致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時效性不同步等問題發生時,需要企業具備更高的問題解決能力。

總的來看,在數字化方向形成清晰的戰略架構,有利于乳企降本增效與增強信心。但整體來看,2023年,乳制品市場增速放緩,原奶價格下行、線上線下渠道重塑,乳制品行業迎來一定挑戰。乳企的增長壓力仍不容小覷。

02

如何破局同質化

提到對當前國內乳業格局的判斷,高級乳業獨立分析師宋亮對鈦媒體APP表示,當前國內乳企全行業格局和挑戰,第一點是生乳原料供應過大,造成養殖業的損失。第二,當前,乳業消費進入到一個階段性的瓶頸期。第三,行業同質化嚴重,如何打造新品類、新賽道,為中國乳業提供新血液,煥發新的生命。

也就是說,發展到今天,中國乳業頭部公司往往都有比較完整的產品、渠道、營銷能力。所以從表面上看,規模效應是有的, 各方面能力也比較全面。但是在當下的行業格局里,反而會顯得市場特點不夠突出。

以蒙牛為例,從產品與品類層面來看,當前,蒙牛旗下擁有蒙牛、特侖蘇、每日鮮語、妙可藍多、邁勝等眾多子品牌。從營收占比來看,液態奶業務一直是蒙牛的八成以上營收來源,常溫液奶市場份額持續攀升,特侖蘇是頭部大單品。財報顯示,2023年,蒙牛液態奶業務營收占比為84.5%。而奶粉業務收入連年下滑。

不過,大盤中也有亮點。蒙牛的奶酪業務這兩年增長很快,占蒙牛總收入的比例從2022年的1.4%提高至2023年的4.4%。在蒙牛新帥上任3個月,蒙牛也開始重整奶酪業務。今年6月12日,蒙牛發布公告顯示,妙可藍多將以4.48億元現金收購內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妙可藍多和蒙牛奶酪都是蒙牛旗下的公司。妙可藍多方面稱,此次調整將各自現有奶酪業務進行融合,提質增效、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2024年一季度,妙可藍多的盈利業績釋放了走出調整期的積極信號。有業內人士此前表示,蒙牛2023年至今針對成人零食推出6種奶酪新品,其中今年推出的馬斯卡彭奶酪等新品切入到烘焙賽道,受到B端和C端用戶的青睞,是拉動其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

當然,由于市場基數等原因。 當前,蒙牛的奶酪和奶粉業務還沒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奶酪業務,也被其他乳企看作被寄托增長希望的品類之一。

伊利此前表示,隨著餐飲、烘焙業逐步恢復,其奶酪業務在企業渠道實現增長,未來會繼續探索奶酪業務的盈利模式。2023年,熊貓乳品將減虧列為奶酪板塊首要任務,企業端渠道奶酪價格有所提升,主做休閑零食的“優鮮工坊”營收超過4000萬元。奶酪博士今年4月提出將專注兒童奶酪領域,將“奶酪+”創新應用到各種食品里。

針對奶酪業務的發展,有行業人士指出,目前能夠發掘創新產品且被消費者接受的奶酪企業,都能取得一定增長,但能夠帶動行業整體增長的第二大單品還沒出現。

此外,乳企另一對策之一是“搶”餐飲生意——走向B端市場,尤其是餐飲B端市場尋找更新增長線。專業餐飲市場的快速增長,讓越來越多的乳企重視這條隱形賽道,也讓這條賽道的火藥味日益濃厚。

伊利、蒙牛、光明、恒天然、菲仕蘭、雀巢等國內外乳業巨頭早已將觸角伸向B端市場。鈦媒體APP也觀察到,蒙牛集團旗下的專業餐飲品牌即蒙牛專業乳品,今年攜其明星產品也先后亮相咖門新咖啡大會、國際烘焙展及FBIF2024,聚焦B端市場。此外,乳企衛崗乳業針對新餐飲以及咖啡渠道的快速發展,也有建立服務型研發創新體系。

其次,面對國內存量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少乳企正加快海外拓展尋求增量。蒙牛此前也稱,管理層調整是蒙牛集團董事會基于中長期戰略考量的重要決定,釋放出做大做強蒙牛的信號和信心,有業內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高飛的上任,一定程度上也在進一步推進蒙牛國際化發展,加快蒙牛開拓國際市場,打造國際供應鏈體系。

而冰淇淋,在乳企中則是一個很好的出海品類。

2023年,伊利冰淇淋已進入非洲市場試水,全年海外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了10.1%。蒙牛2018年在印尼布局中國乳業在東南亞的首個工廠。2023年,蒙牛收購的冰淇淋品牌艾雪,此前曾從0到1年入超20億元,當前成為東南亞頭部冰淇淋品牌,業績位居印尼份額第一、菲律賓份額第三。

整體來看,伴隨著乳業消費進入到一個階段性的瓶頸期。蒙牛們,還要在持續創新中徐徐度過增長困境。

 

本文轉載自消研所,作者:柳大方

消研所

51

文章

124482

閱讀量

聚焦新消費,關注中國品牌升級成長。消研所是鈦媒體集團旗下消費內容品牌,誕生于數字經濟頭部媒體平臺,發展于新消費時代,持續探索中國品牌的未來。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