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怎樣幫助“單品類餐廳”跳過生命周期的興衰?
吳憨子 · 2017-09-15 20:08:56 來源:紅餐網
近兩年,資本追捧單品爆款餐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紅餐網專欄作者吳憨子認為“在餐飲生命周期不同階段,需要資本不同賦能。”而“單品類餐廳”生命周期內,資本如何賦能?賦能之后如何運營?......他將一一為我們解答。
餐銀行餐飲投資分析師雷成突然問我,餐飲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兩三年,你怎么會考慮餐飲資本?
他的言外之意,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易出獨角獸。這樣的行業有門檻,有先發優勢,后浪沒法讓前浪死在沙灘上,相反,餐飲行業卻非常分散,說明門檻不高,既有的領先者沒有足夠深的護城河來阻止追趕者搶奪其市場份額,這種行業一般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兩三年。
現象:資本追捧單品類餐廳 ?
2015-2017年,資本追捧單品爆款餐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2017年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的餐飲行業市場,餐企每年以兩位數的百分比在增長,同時以70%的比例在洗牌,贏敗對比率驚人。餐飲門店在商業中心的占比也從去年31.6%降到24.8%。
“單品類餐廳”生命周期內,資本如何賦能? ?
資本為什么認同單品爆款餐廳呢?主要有戰略、產品與財務 三個層面原因。
但是,單品類餐廳,“生命周期短”是死穴,有的長點,5年以上,有的很短,3年左右。
因此,單品類餐廳,在生命周期內,及時贏利是立命之本。世界觀不多說,說方法論。怎么運營?
看上去,雕爺牛腩、黃太吉、叫個鴨子、西少爺的融資秘訣是“單品爆款、極致”等公有知識,實際上,是“圍點求援,以小博大” 私有經驗。
圍點,即以有限創業幾年,全力以赴做好第一個示范樣板店,打爆。求援,即快速項目包裝,吸引后續資金。
前幾月,中餐爆品標準化專家“信良記”完成1.2億元的A+輪融資。他們是資本為“餐飲標準化、餐飲零售化”賦能的案例。
投資者認為,一家單品爆款餐廳*一個城市開店數量*全國城市數量= 餐飲品牌未來預期。 何況,未來三五年即將迎來餐飲上市熱潮。
渠道下沉,就是拓店嘛。拓店最耗資金。餐飲品牌融資訴求力,無一例外“把資金用在拓店及人才階梯培養上。 ” 向哪里進行融資,顯得格外重要。
這些都是餐飲產業資本。餐飲融資路徑蠻多吧。有的融資為面子,有的融資為里子,各有利弊,餐飲往往依據定位,選擇匹配的資本為之賦能。
有沒有類似這樣操盤的案例?有。西少爺、遇見小面、云味館……
就拿云味館說。云味館,通過“組織力、品牌力、產品力” 獨樹一幟,業內都在學。他一直秘而不說的卻是創始人曾經的家電渠道經驗。做家電、酒水,渠道與產品一樣重要。其中,有一個適合弱品牌及新品牌的著名渠道模式,叫“盤中盤”,即選擇區域市場ALL In。所以,云味館,70%直營店密集深圳,并向東莞珠海周邊擴展。 這是云味館成功閥門之一。?
2017年,云味館首次開放加盟,這說明他們過了開機、滑行期,開始起飛了。必然通過直營+加盟解決“渠道下沉”。
渠道下沉,是餐飲品牌語境。用戶得到什么價值?用戶得到了除產品、品牌價值之外的第三大價值:便利價值(我其他文章有闡述)。東西好吃實現了產品價值。場景與服務,特別是推廣,實現了品牌價值。如果還做到方便消費者讓利消費者,叫實現便利價值。
老餐飲人擅長產品,新餐飲人更熟悉互聯網品牌,但是,便利價值還沒來得及重視,業內普遍缺乏運營經驗。但是,云味館團隊參悟了,吃個面,吃碗飯等快餐,不是酒樓,不易慕名而去,方便尤其重要。
“單品類餐廳”生命周期后,資本如何賦能? ?
單品類餐廳生命周期過去后,趕緊剎車調整是關鍵。 ?早在2004-2007年,憨子參與非餐飲項目時,就掉進這個大坑。2011年,憨子負責臺灣漾漾好貢茶(正宗貢茶)招商,北上廣深直營,其他城市加盟,也提過此意。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餐飲有生命周期,此事古難全。
資本對餐廳可以少點優先退出條款,放寬對賭協議。為餐飲品牌戒驕戒躁創造環境。餐飲品牌創始團隊閉上嘴邁開腿。別總是開口估值、閉口IPO。“以前,賺錢的都說沒賺錢,現在,虧錢的卻說賺錢。”
學習潮汕商幫,悶聲發財,悄悄分紅。心態從浮躁到安寧,角色從狂熱投機升級為冷靜經營。
滴滴,從打車升級為“出行”。美團外賣,從美食外賣升級為“送撒都快”。單點爆款占住腳跟后,必須盡快升級。
什么是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
8大菜系就是8個生活方式,各地方小吃也是各個地方的單品類生活方式。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一般偏于“自然生成的餐飲生活方式”文化。他是大品類符號。
什么是單品類餐廳?
近幾年,餐飲人從中國8大菜系、各區域小吃及海外餐飲品類里面,精挑細選幾款單品做爆款,以適應及引導用戶需求。單品類餐廳,一般偏于“人造的餐飲生活方式”文化。他是小品類符號。
投資人責無旁貸,必須馬不停蹄幫助餐飲品牌重新定位,招募團隊,牽線搭橋,進行新品研發、店面升級,乃至品牌升級。
憨子推薦幾個具備長壽基因的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供其參考。反正,憨子只投資以下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
有些人會拷問憨子,按你這說法,那么烤魚、冒菜,是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還是單品類餐廳呢?憨子的回答是:烤魚、冒菜在發源地四川,當地人有高頻消費習慣,就是當地的生活方式餐廳。烤魚、冒菜被推廣到全國后,外地人雖品嘗但缺乏高頻消費習慣,就是全國的單品類餐廳。
小龍蝦、麻辣燙、披薩...也與烤魚、冒菜一樣是不斷辯證的。你會發現,單品類餐廳與單品類生活方式餐廳,在不同區域與時期奇妙變化,這種變化沒有固定模式,這就是商業的探索價值,否則,如果是數理化那樣公式化,生意就太好做了。
“流水的餐飲品牌,鐵打的餐飲公司。”話粗理不粗,很無奈的舉措。你可以單品爆款突破市場,但是,公司持續盈利呢?
投資人,選擇投資網紅餐飲人多,認為更懂年輕用戶群體”。年輕人更懂年輕人不假,那是他們偏重理解年輕人的戲耍玩樂。理解怎樣賺到年輕人銀子的往往卻是老江湖。有幾個餐飲品牌運營經驗。譬如,廣州亦悅團隊,是酒窩甜品原班人馬籌建,最近兩年搭建面包和茶、面包好了等中高端烘培品牌。但是,只有餐銀行,這家沉浸于餐飲得持牌人資本公司,才能挖掘投資價值。
前些日子,陳洪波高端訪談五斗米董事長王順海,他也說了類似話,“一個店,一個品牌要做成百年,很難。但一個企業要做到百年,難度就要小很多。”這是很接餐飲地氣的大實話。
結語
資本,有金融資本,有實體資本,有渠道資本,還有證券資本。每一個資本在餐飲的運作模式,取決于資本特點及資LP的初心。無論哪種資本,能否為餐飲賦能,是判斷資本優劣的唯一標準。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吳憨子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