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酒店管理常見的五大困惑
吳餐謀 · 2016-04-20 17:59:07 來源:紅餐網
左右思量覺得還是應該為酒店管理寫點什么,迷茫與困頓、盲目與沖動,始終困擾著眾多想進入這個行業或者進入管理層次的年輕人,閑話不說談談對酒店管理的一些看法:
就業與管理之困
人的初衷總是好的,但是往往這種美好的意愿帶來的總是迷茫和無奈。展望中國的大多數酒店管理院校,每年至少有80%的酒店管理專業的畢生生面臨著轉行或者失業。
Why?看下現在大學院校設置的課程就已經略懂。酒店管理課程不是管理概論就是心理學、旅游規劃、導游業務、旅行社管理、餐廳菜點與酒水,甚至還教你如何做菜,制作糕點,亂七八遭,太讓人崩潰了!就算涉及到酒店部門的管理也往往偏于理論或者宏觀,甚至大部分還是技能操作。
難道大學的教授和校長都是木魚腦袋,不明白餐飲、酒店(客房前廳)、導游、康樂、旅游規劃其實專業屬性都相對獨立?當然不是,“就業!就業!能就業才是硬道理!”學校更希望學生能夠博取百家,就算是淺嘗輒止也無所謂,因為這樣學生才能多方向就業,提高學校的就業率。結果是這些大學生確實是多方向就業了,但沒過多久又多方向失業。
學歷與管理之困
眾所周知,中國大多數酒店并不看重學歷,看中的是人的能力、素質和心態。這下麻煩了,寒窗苦讀十六載,以為總算熬出頭可以大展拳腳了,沒想到一踏入酒店行業就遭遇人生的“滑鐵盧”。從基層干起已經是酒店行業的習慣了,就算你有厚厚的學歷,也照樣把你打回原形(甚至現在很多品牌酒店都不認可你以前其他酒店的工作經驗)。
怎么辦?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將就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何況我們都還是高學歷的管理人才。這種心理的自我安慰,讓很多人學會了淡定,可是現實并非如此。因為他們漸漸發現和自己做同樣工作的人竟然比自己少讀10來年書,而且工作技能比自己還熟練,工作經驗更豐富,甚至成了自己的上司,而且有些酒店老板還看中工齡……這時候很多人都如夢初醒,但是夢醒了卻發現無路可走。他們明白自己其實除了學歷,要技能沒別人好,要經驗沒經驗,要管理能力其實自己不懂(學校沒教明白或者教了不知道怎么用)。于是一部分人選擇了繼續潛伏,但是“性價比”的心理落差一直影響著服務工作,另一部分人選擇了離開,打起包袱甩下一句話“去TM的酒店管理!”
留洋與管理之困
“我兒子在瑞士讀酒店管理!”“我女兒在新加坡學酒店!”“我要去美國康XXX大學讀酒店管理……”每當聽到很多大媽級人物談起自己的子女或自己的求學之路,我總是不語心想行吧先放你們這些金龜出去游游,說不定兩年后就會變成“海龜”,再過兩年就變成了“海帶”。當然,從整個形勢來看至少符合二八定律,有部分人確實成功了,但是難保你就不會成為八的那部分。
現在社會上學酒店管理留學很多,但是真的鍍下金就能身價百倍嗎?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大多數國外留學的院校其實并不正規,就算正規又如何?很多代理國外酒店學歷的機構都會津津樂道:在國外可以邊學習管理,邊安排到國外酒店打工賺錢(或者實習)。問題就在這里,在國外酒店里學習什么呢?端盤子、洗碗、跑腿還是PA……大部分都是打雜,難道在這里鍛煉2年就能學到管理,或者這種實習跟酒店管理課程能相互配套的么?
我接觸到很多酒店管理的“海龜”,有些比較上進的可以進到基層管理如領班、主管,但是有大部分人還是要從基層做起,就算是能當上主管的也都是些不太知名的酒店,工資也就2K~3K,俗話說的好:別太相信哥,哥只是傳說!留學學到的可能還不是管理,特別是那些不需什么學歷條件,名不見經轉的,大多還是陷阱。
技能與管理之困
很多人都喜歡問我什么叫管理?或許你會說,計劃、組織、授權、領導、監督、完成目標……,這樣回答太過于抽象很多人都聽不懂,我個人認為其實可以概括成兩個方面:做事和做人。
做事,酒店管理崗位的職責要求做到位,管理過程中做好授權,安排計劃好你下屬的工作,定期做下屬員工的培訓工作,重視與下屬日常溝通,預防和控制崗位工作可能會出現的管理問題,掌握處理客戶投訴的處理原則和技巧,培養正確的客戶服務觀念指導員工的客戶服務,掌握職業經理人的能力要求……
做人,處理同事或下屬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重視領導力、親和力、責任感的培養,學會換位思考,樹立正確的管理心態,提升管理藝術,掌握職業經理人的素質要求……
以上每點說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因為里面包含了很多管理上的東西,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悟性。做事,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至于做人其實由于人的性格及個人的生存環境的影響是最難塑造的,除非某天受到什么刺激或別人的指點突然醒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頓悟。所以管理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有人給你指點讓你有所領悟,否則很難達到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層次。
至于技能我就不想多說了,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總想把技能操作和管理培訓混為一談,上酒店管理培訓課大談技能訓練、服務流程、基本操作甚至很多人會提到“有沒有實操”,難免貽笑大方。
觀念與管理之困
郎咸平曾說過:現代社會的人都太過于浮躁。我覺得很有道理,無論是酒店還是餐飲浮躁心理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我曾經跟很多開餐廳的老板說過:其實你們的經理不具備真正的管理能力,很多職業經理人都是跳出來的,雖然也叫經理但是并不代表他們懂管理。
由于酒店、餐飲行業受過的教育普遍不高,很多人還具有厭學心理,所以大部分更相信工作經驗,就算是老板招人的時候也是這樣。有很多人告訴我,“其實當管理者并不難,我們都是基層做1年半載,如果酒店不提升,我們就跳到其他酒店應聘領班,領班做個1年還是發展不起來,我就再跳另外1家酒店做主管,這樣不用5、6年時間就可以混到經理了”,這種投機式的職業發展屢見不鮮,也屢試不爽。當然這并沒有錯與對,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發展的權利,而且這部分人在工作中可能還會伴隨著偶然性的成功,但是這樣的職業經理人未來的發展必然會面臨兩種選擇:
第一,繼續混下去,沒有更高的目標或者說“維穩”,他們可能會安于現狀找家酒店或者餐廳默默做下去,直至這家酒店關門或者被老板炒掉,這家混不下去就混下一下,如此反復;
第二,開始尋找充電,為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尋求更快的發展,他們會急于彌補自己的不足,提升管理能力,自發學習,亡羊補牢;
從職業發展角度來講,活到老學到老是不變的定律,無論選擇哪種發展方式,其實只要你想發展就離不開繼續提升。我常常問:這么多服務員可以選擇為什么別人非要提拔你呢?為什么你做了服務員五年了還只是領班,而別人三個月就能當上主管?(當然排除人際關系或其他利益因素)從職業發展速度來講,基層人員只有不斷加強學習,迅速提升,具備有管理者的思維和能力,才能夠盡快脫離基層崗位,在最短時間內走向管理階層,這是出于時間成本考慮,當然你還是有選擇慢慢悠悠的發展權利。
酒店管理應該側重于管理能力及管理者素質的提升,無論你是參加學歷教育還是社會職業培訓,還是出國留學,都必須清楚你現在要的是什么,是技能?是管理?是學歷?還是證書?
對于有過基層工作經驗的人,酒店管理能夠讓他迅速地走向管理崗位,就算是當前已處于管理崗位也能夠相互補足加快其職業發展,而且行業調查發現職位越高的人越是有繼續提升的意愿;對于打算入行的人,學習酒店管理雖然可能避免不了基層工作的經驗,但是能迅速讓你在工作崗位上脫穎而出。
如果有人問我:“學習了酒店管理,我就能當上主管或經理了嗎?”我會告訴他別人可以但你不能,因為提這個問題已經表明你連當一個管理者最基本的邏輯思維都還不具備?!?/p>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