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還記得路上曾經的“貴人”嗎?
王冬明 · 2016-09-10 17:27:51 來源:紅餐網
"教師節" ?
?今天我剛給孩子的老師發了紅包,心里啄么著,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啊,禮數還是要講的,緊接著就收到了“教師節快樂”的微信,我腦子一時卡殼,對啊,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我也算半個老師啊。????
——我馬上拿出簡易計算器粗略算了一下,掰著手,摳著腳算了算,如果聽過我講課的都算學生的話,那已經輕輕松松過萬了,瞬間覺得,好吃的麻辣燙已經配不上我的身份了,下次要多加一份魚丸了。??
?
學生的分類?
在餐飲圈大多數講師眼里,學生大致要分為三類:數量級學生、質量級學生、大V級學生,每種學生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財富,都需要因材施教
數量級學生?
我記得這個級別最多的一次那還是10多年前在必勝客的時候了,那時必勝客瘋狂開店,我做流水線式的入職培訓,不管是員工還是管理人員,一天4批,一批40人,一連7天,算算,這就1000來人了,記得當時,走到哪里都有人叫我師父,我也不知道叫我的是悟空、還是八戒,或許是沙僧吧,反正當時也遇到過不少想吃了我的女施主,嚇得我好開心啊,此處略過一千三百二七個字及三十二個標點符號。???
質量級學生
這個級別的學生一般都是登門拜訪、或是電話、微信一對一求教的居多,其實有很多老師都比較煩這樣的學生,因為這樣的學生:
1、問題多,至少一次問上半小時以上,兩三個小時也正常;
2、效率很低,畢竟一對一的問答,很多培訓老師一天就有這樣五六個學生問,基本自己什么正經事都干不成了
3、比較燒腦,講課和回答問題兩碼事,講課是不用動腦的重復知識,但回答問題就要燒腦了,基本回答半小時問題,比講半天課都累 ? ?
4、一般一對一的回答都沒學費拿,成批講課可以收講課費,但回答問題都是私下問題,沒任何費用,所以很多講課老師會把學員分成三六九等,如果你被分在了好學但低價值的行列里,基本上就懶得搭理你了?
5、問題太簡單,老師會覺得一對一的重復毫無意義,效率低到懶得說,問題太復雜,老師會覺得燒腦,付出的毫無價值,感覺被知識搶劫一樣。
——我對于這類的學生還是比較另類的,只要有時間我都會聊上一聊,有需要解答的盡量直言相告,但由于時間與精力問題,我一般都直接說核心問題,畢竟我也是從茫然一路走過來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幫則幫的。
大V學生
這個級別的學生一般都是老板或其它行業的精英,很多講課老師都喜歡這樣的學生,屬于高價值的學生,可以發掘更多的業務,其實我也喜歡這樣的學生,但不是什么業務不業務的。
——這樣的學生在溝通過程中,不是單方面的知識輸出,而是知識交換,通過聊天會發現,當對方提出問題時,你的回答會被對方以一個新的高度進行剖析及論證,有時這個高度超越老師本身,當信息反饋時,對于老師本身是一個二次提升的機會,至于業務那都是隨緣的東西,其次求之而已。
合理看待所有學生
數量級學生:
——廣結善緣,最大傳播知識的途徑,讓更多的朋友遠離餐飲路上的陷阱與坎坷,也算是“桃李滿天下”吧。?
質量級學生:
——還是那句話,雖然沒有學費收,也沒有業務延伸可言,但能幫還是要幫的,自己當年發展路上遇到多少坎坷與悲催,求知路上遇到多少茫然與無助,面對大咖請教時遇到多少冷眼與不屑(求TM陰影面積),但最后也是偶遇貴人指點,才有了今天,那種心情溢于言表。所以,今天盡我所能,幫助當年和我一樣的朋友,雖然有違當今社會的“實用主義”價值觀吧,但我愿意“反社會人格障礙”,我有藥,我愿意,我任性。
大V級學生:
——學習式相互的,餐飲人要想跟上時代,必須吸納更多的知識,而上層知識是共通共榮的,多以跨界學習就成了我學習的常態方式,所以,以老師的身份從學生身上學東西,這便宜占的,想想都能半夜笑醒了。????
總結:
每種學生,在我眼里都是具有高價值的,沒有偏愛與偏見,知識最大的價值就是傳播及應用,所以,我認為老師傳授知識要有幾個原則,才算為人師表吧:
1、對學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
2、允許學生超越自己,并勇于承認;
3、傳授知識以實用為主,不要為了幾個講課費,光扯“高大上”;
4、引導大于教導,不要一味的高高在上,不接地氣; ?
5、能幫則幫,盡量不要讓自己當年的不幸在學生身上從復上演; ?
本文作者王冬明(微信:think_vip),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