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個隱患,毀了一家店,餐飲安全的急救措施,你知道多少?
外賣頭條 · 2019-10-15 10:41:06 來源:紅餐網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針對各類違法違規問題,共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89230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8.5萬家,取締無證經營9375家,立案查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違法行為583件,立案查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14153件,累計罰沒金額7929余萬元。
2019下半年,餐飲行業的安全規范,排查力度只增不減!
1 餐飲店,用氣安全成最大隱患 ?
昨日上午,正走在無錫新楊路的市民突然聽到一聲爆炸,一股濃煙撲面而來,四周也因為震蕩掉落各種雜物。搜救工作歷經6個小時,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傷,目前傷員傷勢穩定。
據微博無錫發布,事發地屬于聯排商鋪,上下共有3層。周邊店鋪受到爆炸波及,墻體、玻璃、窗框以及空調外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并且,本次事故動用了應急、公安、消防、衛生等多部門,此外還有4臺挖掘機,21輛消防車、救護車,8個消防中隊105人,32位救援人員,30多位醫護人員,80多位志愿者。
無錫小吃店燃氣爆炸,引起了極大的社會關注,至今已引起全網7.5億閱讀量。
無疑,這是給餐飲行業敲了一個大大的警鐘!
而造成事件的原因很清楚——燃氣爆炸。
2 餐飲用氣加強管理規范 ?
在本次事故發生后,不少地區反映迅速,加大對餐飲店排查管理:
一方面,各地市加強了對餐廳經營場所的檢查管理,另一方面,商家也開始自檢,排查問題,及時糾正。
據蘇州日報消息,太倉市璜涇鎮為每個小餐飲店發放了一塊詳細介紹安全自救知識的牌子,并放在餐桌上。
在當地,相關部門逐門上戶,排查使用燃氣安全隱患,對不規范及擅自拆、改、裝燃氣設施等行為進行排查和糾正,要求餐飲場所負責人定期開展自查。
一位商家也這樣表示:以前沒覺得安全的重要性,缺少消防意識。滅火器也只是丟在角落,從來沒想過,遇到突發狀況時怎么做?,F在,已經把這個事件當成案例,在店里開集體會議討論,嚴肅重視!
3 自檢用氣安全規范 ?
在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上,一則本溪市氣瓶安全管理辦法中介紹,餐飲、娛樂等公眾聚集場所,對供氣單位和個人提供的瓶裝液化石油氣,未按相關辦法驗收的,擅自使用本辦法規定的禁止充裝的氣瓶,有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微博上就此事件發起討論,遇到煤氣罐著火,先滅火還是先關閥門?外賣君就此梳理,商家可自行借鑒:
①第一種,在液化氣鋼瓶閥門完好的情況下,首選是關閥,閥門關了火就滅了。網上流傳“先滅火、后關閥,否則會火導致爆炸”的情況,在液化氣鋼瓶著火時是不會發生的。只有在燃氣管道著火時,如果快速關閥,會導致管道里壓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壓力比里面的壓力大,才會把火壓到管道里去造成回火。消防員在處置燃氣管道著火時,首先會慢慢把管道閥門關到最小狀態,把火焰降到最小后,再關閥滅火。這樣是為了防止回火。液化氣鋼瓶瓶體和瓶口較小,相對來說壓力較小,不會產生壓力差,而且液化氣鋼瓶里面的壓力比外界大。
②第二種,如果著火的液化氣鋼瓶的閥門損壞,可以不滅火,先把液化氣鋼瓶拎到空曠地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卻瓶身,等待液化氣燃燒完畢即可;燒著的液化氣鋼瓶如果在居民家中無法轉移,可以先滅火,再用濕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并送至專業的液化氣站進行處置。
③第三種,如果液化氣鋼瓶橫向倒地燃燒,地面被噴出的火焰加熱,容易產生熱傳導至瓶身,瓶身達到一定溫度后,瓶內的液化氣由于加熱導致膨脹,會發生物理爆炸。再次提醒,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
結語: ?
餐飲行業安全規范,一直被看做重點排查對象。就今年以來,各地市監管排查行動也較為嚴密。
因此,商家在日常經營規范中,更應注意自檢,保障餐廳各項用具安全。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