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搞?靠4個服務員,一碗龍蝦飯竟然賣500萬!
八球 · 2017-11-27 08:45:00 來源:紅餐網
短短2年內,在12個城市開出了60多家門店,包括15家直營門店。
尤其是2017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業額超過500萬,門店凈利率超過12%。
聽過“叫了個雞”、“叫了個鴨”,都不知道還有個“叫了個蝦”呢,“其實它們出來的都沒我們早,沒想到這名字這么受人喜歡!”這是大隱隱于市嗎?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本月初,在由外賣頭條主辦的外賣獨角獸第二屆資本對接會上,叫了個蝦成功獲得靠譜投、康淳投資600萬投資意向。
蝦源是行業的痛點
數據顯示,去年,小龍蝦的市場規模已超1000億元,人均消費達84元;在3萬億元的全國餐飲市場中的單品領域里,占比第1。(數據來源:中投顧問,《2017-2021年中國小龍蝦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圖片來源:2017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
在消費升級、C端需求的持續推動下,小龍蝦的市場還在膨脹。
然而,機遇無限的市場還沒有全國性知名品牌冒尖;不論是線上線下,小龍蝦行業的紅紅火火,有那么輕飄飄?
痛點一:制作工藝復雜,包括加工、物流等在內的產出成本,難以控制。
痛點二:蝦源的養殖要求高,90%以上的蝦源來自散收,安全品控難掌握。
痛點三:C端需求持續加碼,然而蝦源供應卻有淡旺季的區分。
痛點四:無菌蝦養殖難達標,網紅事件影響消費者的產品認知,如鄭文琪龍蝦飯事件。
……
“機會很明顯,痛點也很痛。”王新浩說。
擴張的前提是供應鏈的穩定 ?
“我開到30家店的時候,發現做龍蝦飯跟普通的快餐有本質區別,因為龍蝦采購的季節性太明顯了。”王新浩說,如果沒有成熟、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就沒法應對將來企業門店的迅速擴張、發展。
“究竟是快速擴張占到市場規模呢,還是慢一點,把后端充足電再發力?我們討論了很久,才做出這個決定。”他說,為了解決小龍蝦季節性供應的發展短板,叫了個蝦將心思放在如何建立自有的供應鏈。
(圖片來源:2017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
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四處奔波下,叫了個蝦終于和湖北的一家長期養殖龍蝦的源頭工廠達成合作,鎖定價格,進行蝦仁的集中采購,為將來擴張門店做好蝦仁規模化供應的準備。
同時,建立自有的食品廠生產標準化醬料,統一配送至各個門店。
“一來,我們對供應端的掌控力很強,不太會出現蝦仁斷供的情況;二來食材的加工和醬料都在后端完成,提高門店的出餐效率。”
這對品牌擴張而言,事半功倍;
王新浩平和地說,“回頭想想,這條路走得,不會比同行差。”
50多款SKU驅動,4個人搞得生意飛起 ?
如今,叫了個蝦的單店案例一般面積在60平米上下,無廚師掌勺,無明火、無油煙,僅4名服務生就撐起了門店的運營,包括炒制、小菜、打包和客服等工作。
據王新浩透露,門店每月的營業額在15萬以上,3個月就能實現盈利。
然而,這僅是它沒著力發展夜宵市場的成績。
能輕松搞定200單甚至更高的單量要求, 主要得益于后端的支持,包括蝦仁加工、醬料制作和產品開發。 ?
如今,每個門店在線15款龍蝦產品,包括龍蝦飯、龍蝦面、龍蝦雞米飯等4條產品線,通過測試的待上架SKU在50款以上。
據了解,叫了個蝦的堂食營業額占比僅20%,而線上外賣業務的占比近80%,累計覆蓋人群超過10萬+。
平臺的下單轉化率超過36%,高峰期時,一家50多平方的外賣店能出1000單。
“2款產品/月的更新速度,才是有創造力的外賣黨。”
王新浩告訴頭條君,早期擴張的時候,就已經組建了小龍蝦的美味開發團隊,不愁推不出新鮮好吃的外賣便當,“其實,我們還能更快。”
A+B,衛星城的經營模式搞定市場
成立初期,叫了個蝦除了遇到供應鏈的選擇難題外,對于擴張方式,也糾結了一番。
從事金融行業的王新浩初涉餐飲,對許多餐飲老炮們見怪不怪的“姿勢”,理解不夠深入,經常踩坑,“‘試錯’吧,更好聽些。”
畢竟常年混跡在金融貿易圈子,王新浩雖然不夠深入理解餐飲的玩法,對品牌建設和發展還是自有一套認知體系。
他堅信,外賣必然會蠶食堂吃的市場份額,但堂食具備社交屬性,不會消失。在不斷地分析總結中,叫了個蝦確定了“A+B”的連鎖經營模式,即“1+N” 的方式一片片吃透市場。
以一家堂食和外賣結合經營的大面積門店為中心,必須在核心商圈里,然后周圍2-3公里范圍內布局N個純外賣店,窗明幾凈的堂食展示了出餐流程和品牌形象,而外賣店可借力覆蓋該片區的用戶,催動新客率和復購率。
活動營銷,增加互動 ?
關于活動,王新浩認為,利用平臺的流量之余,一定要用本店不定時的折扣、免單活動,讓顧客不得不時常關注你家動態,經常進店。
比如限時特價、課外體驗、逢九免單(訂單尾號為9則退換實付金額)等促銷活動。
限時特價可刺激顧客的消費欲望,減少客人下單時的猶豫,進而快速達成交易;
逢九免單的中獎概率不高不低,抓住了客人的僥幸心理,大大提高了客人的下單轉化率和復購率;
而小朋友的課外實踐則是針對堂食的互動性,可以增加客人用餐的樂趣。
不必一味參加平臺的優惠活動,然后想要萬事大吉坐等訂單,那就多想點好玩的事情,“好吃之余,經常讓客人體驗到新鮮、有趣”,自然復購率和轉化率會持續上臺階。
“火箭剛起飛時,速度并不快。”王新浩比喻到,叫了個蝦現在正處于起飛的第二階段。
還須進一步打造供應鏈后端,開發覆蓋全時段的產品線,這是動力系統; ?
構建、完善連鎖管理體系,這是制導系統; ?
升級品牌認知、塑造IP,這是助推器; ?
開設千家以上的門店,成就龍蝦飯品類的頭部品牌。 ?
“將來,叫了個蝦應該是一家‘餐飲+零售 ’的上市公司。”王新浩總結道。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外賣頭條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