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權威解讀】外賣平臺:我到底惹了誰?
頭條君 · 2017-08-28 14:36:07 來源:紅餐網
8月24日,餓了么官方正式宣布合并百度外賣,合并完成以后,百度外賣成為餓了么的全資子公司。阿里則為此次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提供融資支持。
餓了么正式收購百度外賣塵埃落定,折騰了那么久,這兩個兄弟的事,終于有了名分!
本來是正常的一個收購事件,看著挺熱鬧的事,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等平臺無一例外,都超出預期地躺槍,其中商家和消費者也在吐槽。
外賣平臺:我惹誰了
首先是積極的網友們,給合并后的餓了么和百度外賣起的名字,真是五花八門,驚天地泣鬼神。
比如說“度子餓了么”、“度子餓了”、“度度餓了”、“餓度子”等。
當然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都無辜躺槍,無一幸免,有很多夸張的主題,被當做消費熱點。
比如“掃黃行動”、“美團,怕了,還是慘了?”、“餓了么、百度外賣合并,紅藍合體”、“餓了么、百度外賣合體能否打過美團?”等。
就連三個主流外賣平臺那些“掃黃行動”沒影子的東西,都被腦洞大開的碼字員給規劃出來了。連營銷之王杜蕾斯也來湊熱鬧,非要扯點關系,一起來消費這個熱點。
最后發酵到,就連阿里馬云、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都無法獨善其身。不知道他們看到后會不會大喊無辜。
商家:你們打架,管我毛事
平臺內的商家:“你們合并、打架,管我毛事!”
之前就有很多餐飲朋友問,打起來,會不會殃及到我們呢?三家平臺什么時候會合并呢?會不會拉我們站隊呢?成本會不會降呢?未來會不會要求簽獨家呢?
對于商家來說,在外賣平臺整個體系里,自己做的就是個小生意,只想正正常常做菜,安安分分掙錢,希望提供更優質的產品給到顧客,結果一個配送不給力,全給搞砸了,一肚子苦水無處倒。
“各種熱點一出,除了一味地吐槽,只有祈禱各個外賣平臺老大把配送速度提一下,運力緩解一下,扣點再低一下,重心放在優化我們的成本和運力上。”一名商家說。
消費者:別耽誤我吃飯
而對于消費者呢,更是跟著吐槽。
“打歸打、罵歸罵,請不要耽誤我吃飯!”
最近記者自己點外賣,發現紅包額度怎么變小了呢?另外,配送速度是整體都慢了,還是偶然的因素呢?
“平臺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到提供更優質的顧客服務體驗上。”經常點外賣的孫女士說道。
外賣老炮人士解讀
在外賣領域深耕多年的外賣老炮洪七公給出一些評論和預測。
1?商家不必擔心費率上漲的事情
擔心合并導致平臺費率增加的純屬杞人憂天。
百度外賣在行業里的真實影響力就六個字:名氣大、分量輕。
外賣平臺間的競爭目前暫時處于納什均衡,沒有出現足以改變雙方競爭格局的突發事件,百度外賣不夠格,因此不可能會有劇烈的費用調整。
即使費率上調,費率高了有人掙錢,費率為零,照樣有人不掙錢。掙錢不掙錢在于經營方法,而不是外部收費因素。
高費率下不掙錢的商家,放在零費率里面照樣不掙錢。
2 平臺格局不會有劇烈變化
因為百度外賣的六字影響力,所以對競爭格局沒有什么實質影響。
美團外賣在過去的六個月里,享受到了合并大眾點評之后最猛烈的“整合紅利”,份額一路上漲,但是餓了么直接來了一個資本運作斷后路,也是6666的不要不要的!
由于百度外賣體量太小,所以餓了么整合掉百度外賣的團隊應當會比美團整合大眾點評要容易的多。只是餓了么的后臺能否順利與百度外賣接駁,雙方數據是否能夠打通,何時才能實現1+1>2的化學反應,還需要拭目以待。
若能順利整合,則餓了么也會享受一波小小的“整合紅利”。
總之此事對目前的兩大平臺劃江而治的格局,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更不會促進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的合并。
合并不是好出路,外賣這個市場的利基足夠大,養活兩家平臺沒有任何問題,反而合并才是取死之道,這事相信馬云早就看明白了。
3 百度外賣的人員將會有短暫的三個月穩定期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縱觀互聯網短暫的歷史上,被合并的團隊一般會有一波短暫的穩定期,然后迎接他們的就是人員調整。
不必抱怨,也不必哀求,提前各自找出路才是正事。
不信你看看剛剛被整合完畢的大眾點評。
不管怎么樣,外賣的發展還需要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共同推動,希望把更多精力致力于推動行業發展,讓商戶獲益,讓消費者受益。
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的歷程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外賣頭條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