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羊頭賣狗肉的品類定位:滿是韓國元素卻主賣西餐?
田廣利 · 2016-11-21 11:55:13 來源:紅餐網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品類定位的實戰案例。 ?
一位年輕的老板在某一線城市的某個商場里開了一個餐廳,原來主做韓式炸雞,開業時生意還不錯,但很快就越來越差,顧客反映產品太單一,都是雞肉類產品。老板就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很多西餐類產品,并且對門頭進行了重新裝修。然而,生意卻越來越差,還不如以前。 ?
這位老板通過《餐飲邦》平臺找到了我。于是,我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抽空給出了以下建議: ?
你們原來做韓國炸雞,品類定位于韓式餐飲。后來又增加了好多披薩、牛排、意面等西餐產品。這些產品并不屬于韓式,而且品種數量過多遠遠超過韓式產品,會讓人以為走錯了地方。
另外菜單上到處都是韓文,很明確的告訴大家,這是一個韓式餐廳。我沒有看到店鋪的招牌和門頭,估計也應該是韓式風格的。顧客從招牌、門頭和菜單文字上得到的是韓餐的信息,產生的是韓餐的心理預期和相關的聯想,但是翻開菜單點餐的時候發現大部分是西餐產品,韓餐產品卻沒有多少,這會讓他們產生很大的落差,會降低他們嘗試的欲望。顯然,品類定位和支撐品類定位的產品之間出現了錯位,說的直接一點:餐廳表面上看是一家韓式餐廳,可是賣的大部分是西餐產品,相當于掛羊頭賣狗肉,有點不倫不類了。韓餐和西餐混搭,在中小城市還有機會,在一線大城市里就顯得不夠專業了。
另外一方面,新增加的西餐產品,都過于普通,沒有特色,在其他的西餐、咖啡店里基本上都有賣的,在成熟的一線大城市里,西餐已經廣泛的人們所熟悉,如果你拿不出一些獨到的東西,很難吸引到人。
你原來的炸雞產品曾經賣得不錯,后來營業額下降,那時候應該好好總結下原因。其實新餐廳開業兩三個月之后,營業額有所下降是比較正常的。對于商場店來說,客源的流動性比較大,消費頻率比較低,產品單一的問題并不是非常致命的。除此之外可能影響客流下降的原因通常出現在餐廳的內部,比如說菜品的品質不好,服務不到位,以及價格偏貴、性價比不高等等。另外,缺乏足夠強度的宣傳,也會導致新增加的顧客少于流失的顧客,導致營業額下降。
你當時應該比較全面深入的分析顧客為什么不愿意再來,然后再對癥下藥,進行調整。就算是品種單一,可以優先選擇增加一些韓餐品類的產品,而不是西餐產品。同時也不需要增加很多品種,在原有的品種數量上增加20-50%就已經足夠了。你現在增加的品種數量估計是原來的兩倍以上了吧,數量多了并不解決問題,反而使餐廳的特色變得模糊,出現品類定位與產品屬性之間的錯位。
其實品類定位的背后支撐是文化定位,既然定位于韓餐,其支撐點就是韓國文化。后來增加了數量很多的西餐產品,已經導入了濃厚西方文化元素,導致出現韓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這種文化上的不統一,會把顧客給搞暈的。
事已至此,現在的調整思路,品類定位有以下幾種調整方案可供選擇:
第一種方案:保持現狀,加強宣傳推廣,畢竟剛改過來一周的時間,很多顧客并不知道你們里面到底增加了什么?你可以想辦法吸引顧客前來嘗試和體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利用價格手段,通過降價、打折或者試吃等方式把顧客吸引過來。如果你的菜品、服務做的非常好,價格也合適,可能會出現較多的重復消費和口碑傳播,未來的生意應該會越做越好,至少肯定會比現在會好一些。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進行硬件調整,甚至連菜單都不用換,雖然掛羊頭賣狗肉,但是萬一成功了呢。從顧客的角度來看,打著韓餐的招牌,到處是韓文,主賣的卻是西餐產品,這個問題挺致命的,很難讓人接受的。
第二種方案:把品類定位改為西餐,其基礎是現在已有眾多的西餐產品,這樣廚房和后廚人員不需要做太大調整,只需要換個菜單即可。當然,餐廳其他帶韓文的元素也需要去掉,由于沒有見過你的餐廳,不了解了需要做多大的改動。這種調整方案的問題在于:你的西餐產品過于普通,缺乏特色,缺乏亮點,在一線大城市想做成功實在是太難了。
第三種方案:回歸到最初的品類定位,仍然做韓餐品類,從韓餐的里面去挖掘一些品種,來彌補原有產品單一的問題。作為旁觀者,我覺得這也許是你可以優先考慮的方案。
品類定位對外解決的是吸引顧客的問題,可以基于所選品類的招牌產品來提煉餐廳的特色和品牌的個性,以此吸引顧客。品類定位對內解決的是品類組合、招牌產品的選擇與組合、價格等方面問題,還關系到餐廳內部運營問題,尤其是廚房結構和廚房人員配置。
品類定位會對餐廳來說至關重要。對于你來說,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需要做好:
第一件事是抓好菜品品質和服務的品質,這是餐廳的生命線,如果品質做不好,品類定位做得再好都沒有用。
第二件事是根據品類定位和文化定位來塑造你的品牌,然后利用互聯網工具傳播品牌并且搞好顧客關系。你的餐廳是典型的休閑餐廳,顧客消費時候很認品牌的。當你的品牌影響力變得強大了,就具備了更強的自我造血能力,即使商場客流不大,餐廳生意也能做得很好。
我是餐飲定位者田廣利,以上內容是根據我對這位老板的建議整理而成的。后來得到的反饋是他選擇了第一個定位調整方案,未來要逐步向西餐發展,也就是把品類定位調整為西餐。
關于定位,我有這樣兩句原創的話,可以反映我的理念:
1、定位遠處不在,有重大決策的地方就有定位。
2、一個最重大的定位加上幾個關鍵的大定位,就形成了頂層設計。如果加再上幾個關鍵的小定位,就形成了解決方案。
我寫這個案例,是想告訴大家:定位是為決策服務的,餐飲定位是環環相扣的一個體系。在我自創的“廣利餐飲定位體系”中,品類定位雖然不是最重大定位 ,但卻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大定位。其中有很多奧妙,我會慢慢解讀給大家,請注意關注!
本文作者田廣利(微信:longtgl),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