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趕上了餐飲紅利時代,速凍食品行業加速崛起要認清哪些方面?

陳嘯 · 2024-01-25 13:45:34 來源:筷玩思維

1990年第一顆速凍湯圓在三全公司誕生,自此,速凍食品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也迅速引發了一個行業的誕生與繁榮。隨著中國的城鎮化率不斷提升,速凍食品行業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黃金發展期。

有賴于中國極具地域特征的飲食文化,速凍食品的種類多姿多彩,水餃、湯圓、油條、粉面、包子、魚丸等應有盡有,這些不斷滿足著一代又一代家庭主婦對輕松烹飪的需求。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速凍食品每年產量以20%的速度增長、成為食品細分行業中一顆耀眼的新星。

不過,由于速凍行業內企業的日漸僵化,加上健康飲食理念的風靡,2014年開始全行業開始出現產能下跌。但與此同時,隨著連鎖餐飲、時尚快餐等對于減少用工成本、縮減后廚面積及降低食材成本的要求,速凍食品產業又開始重回增長、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自2012年至2023年,我國餐飲收入從23283億元逐步增長至突破5萬億元,這不僅是餐飲業的大好機會,也是速凍食品行業的紅利時代。

大客戶為王:滿足連鎖餐企對于速凍食品的需求

從產品角度來說,速凍食品分為兩類:1)、以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為代表的速凍米面制品,這些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水餃、湯圓、面點等;2)、以安井食品、海霸王、海欣食品等為代表的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魚糜及速凍肉類制品),主要生產經營魚丸、貢丸、蟹棒、獅子頭等。

從速凍食品行業的整個產業鏈來說,上游是畜牧業、水產業、種植業、屠宰及肉類加工業,代表性企業有雙匯、圣農等;中游是包含速凍魚糜、速凍肉制品(兩者統稱為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米面制品等速凍食品制造類,比如安井食品、三全食品;下游則是商超渠道、代理經銷商以及各大連鎖餐飲學校食堂等等。

速凍食品的市場空間之大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隨著餐飲市場的快速發展,速凍、冷鮮的標準化產品是未來餐飲行業供應鏈發展的趨勢。餐飲尤其是外賣品牌在經營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打造標準化、品牌化、可追溯的供應鏈體系。

但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市場空間大和速凍食品企業就能因此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兩碼事兒,有市場需求就有競爭,而且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才是速凍食品企業所應關注的重點。

毫不夸張地說,現在就連最小的蒼蠅館子的食材采購清單里都少不了“凍貨”(速凍食品的簡稱),數量龐大的火鍋店、快餐店、麻辣燙、校企食堂等就更不用多說了。既然是滿足商戶對于食材的需求,我們不妨從商戶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喜歡什么樣的“凍貨”呢?

1)、品牌

有品牌的凍貨,至少在商戶的認知里品質有保障,即便是貴一點,商戶也會更傾向于采購有品牌的凍貨。

2)、性價比

商戶首先考慮的是:我用這種凍貨食材的成本會不會過高?能不能賣出去?賣出去能掙多少錢?

3)、速凍食品(成品/半成品)受消費者的歡迎程度

速凍的(成品/半成品)食品是不是受歡迎呢?商戶說了不算,消費者說了算。商戶只有一個非常樸素的好壞評判標準:能賣出去、能掙錢的凍貨就是好的。

客觀準確地分析B端也就是餐飲商戶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滿足這種需求。對于速凍食品企業來說,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傳遞品質保證的信息同時,還可以盡可能地享受品牌溢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具有性價比的產品,不斷地研發生產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此占有盡可能多的市場份額。

對B端的營銷和對C端的營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B端營銷一般以食品博覽會、展銷會以及匯聚了數百萬餐飲商戶的餐飲產業媒體“筷玩思維”為媒介,建立健全各地經銷代理網絡以及和知名連鎖餐企合作,為的是進入到這些企業的供應鏈采購清單。

前段時間爭議不斷的“料理包”,其實也是屬于速凍食品的一個細分品類。坦白地說,現在很多快餐店都在用料理包做套餐。

料理包其實就是采用了速凍技術(合規的料理包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的半成品菜肴,比較知名的品牌有蒸燴煮、伍氏、嘉樂、新美香、創食記等等。用料理包沒什么不好,關鍵在于套餐的合理搭配及選用有品質保障的料理包。普通消費者對于“料理包”存在某種誤解,如何消除這種誤解產生的消費障礙,是料理包生產企業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

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但有些事兒再難也要去做。當消費者的冰箱里,料理包和速凍水餃湯圓一樣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預見,生產料理包的速凍食品企業將會獲得極大的發展機遇。

快消品:不低估個人消費者對于速凍食品的需求

滿足C端消費者的需求是速凍食品行業多年的目標,并在品牌定位、推廣、營銷、渠道終端等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在餐企都在探索和實踐“新零售”的當下,速凍食品企業不能把這部分積累丟掉,這里面的關鍵在于:如何創造和激發新的消費動機、引領新的消費風尚。

圍繞快消品有幾個核心標簽:品牌知名度、方便購買、方便攜帶、方便食用。

事實上,筷玩思維研究發現,除了傳統的速凍水餃、湯圓、面點之外,速凍食品企業正在跨界進入常溫即食休閑食品。

在此基礎上,生發出更加豐富的商業創新就有想象空間了。

雙匯為了突破瓶頸,對火腿腸產品進行升級推出了“馬可波羅”新品牌,更打算推出常溫即食中式鹵制品。

北方速凍火鍋料制品巨頭“惠發”推出“一起玩耍吧”休閑食品新品牌,產品包括魚豆腐、孜然肉根、深海魚極等等,主打一元區銷售。

山東范府食品有限公司應該是速凍食品行業中最早推出休閑魚豆腐的企業,旗下“范小哥”休閑食品品牌不斷創新推出甜不辣、蟹柳、爆魚燒等新品。海欣食品則推出“老撕父”系列產品,一款常溫、即食、手撕的休閑食品“蟹泡泡海洋蟹柳”可讓顧客體驗沒有火鍋時的火鍋美食。

盤點上述這幾大品牌的產品,筷玩思維發現一些共同特征:有顏值、包裝亮麗、廣告文案時尚有個性。

比如惠發股份的“一起玩耍吧”品牌,其產品包裝上印有“對于那些上來就約的人,我只能說太不專業了,約嗎?”、“為了祖國下一代,再丑也要談戀愛,談到祖國充滿愛”等等個性化文案。

“范小哥”的宣傳語是“跟著小哥走,食尚天天有”、海欣食品的“老撕父”文案是“沒有魚吃,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OnlyYou!”。

速凍食品人的文案其實不輸“江小白”之流,大神其實處處有。

對于快消品來說,除了有顏值、好吃、廣告文案時尚個性之外,還要解決一個“方便購買”的問題,除了傳統的銷售終端如商超、便利店、網吧、影院等等,互聯網這個渠道也是不可或缺的。

山東范府成立了專門的電商團隊,海欣食品則打造了海欣云商,蟹泡泡海洋蟹柳是海欣食品為微商渠道打造的專用產品。線上線下一個不落兒,為的就是解決“方便購買”的問題。

速凍食品企業跨界進入常溫即食休閑食品的市場前景被看好,跟風的自然就多了。跟風的一多,魚龍混雜的問題就出來了。

問題主要集中在:品質參差不齊、以次充好、低價無序競爭。說是“魚豆腐”,里面根本就沒有魚糜,然后利用成本的優勢,以超低價搶占市場份額,這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消費者也不傻,吃了以后感覺味道不怎么樣,以后也許就很難有再次消費的欲望。我們不能苛求消費者具有判斷真偽的能力,當假的劣質的食品盛行時,一個原本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的食品品類很有可能就此衰敗,而這種場景也絕不僅僅只發生在速凍食品跨界常溫即食休閑食品身上。

民以食為天,食品無小事。讓食品造假者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這是對合法合規生產企業的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保護。

互聯網+跨界即食休閑食品,是速凍食品業的迭代發展趨勢嗎?

速凍食品企業跨界即食休閑食品,首先考量的問題就是:休閑食品這個市場空間大不大呢?我們用“休閑食品的分類”來間接回答這個問題,從休閑食品的分類來看,現在主要有膨化食品、干(堅)果、炒貨、烘焙等等。

每一個細分的品類都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休閑魚糜食品恰好還是個空白。問題不在于即食休閑魚糜食品是否有市場需求,問題只在于:是否能解決相應的技術及生產工藝問題,進而生產出營養健康好吃的休閑魚糜食品。只要有營養且健康好吃就會有市場需求,人類對于好吃的東西,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的。

互聯網的作用在于幫助產品擴散傳播、線上和線下的全通路打通,以此增加產品的售賣空間和時間。

根據糖煙酒周刊的數據,“一起玩耍吧”自上市以來,很短時間內就在全國各地開發了150余家代理商,終端數合計6000余個,在太原、哈爾濱等城市打造樣板市場,單日單點銷售可達3000到5000元。

事實上,筷玩思維經過仔細調研后發現:現在的食品批發市場里,常溫即食小包裝的干吃湯圓、魚豆腐、石鍋豆腐、撒尿牛肉丸等產品還不常見,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新的戰場呢?

這個新的戰場就是:互聯網+速凍食品企業跨界進入常溫即食休閑食品市場。什么是速凍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呢?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能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就是最大的趨勢。

結語

速凍食品行業是堅持單品海量還是采用多品少量?是持續為餐企提供方便的標準化的產品,還是跨界常溫即食休閑食品?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及規劃。在合理規劃推進路線下的積極創新才是接地氣的終極方案。

可以看到,近年發生在速凍食品行業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創新不再集中于大品牌,很多新品都是從二三線品牌蔓延到大品牌的,它們生機勃勃、對市場積極探索,進而一點一滴積累能量、影響市場。如當今超市冷柜出現的手抓餅、紅糖鍋盔、蛋黃流沙包等產品都是中小企業推廣后,大企業才跟進生產的。

速凍食品行業在A股至少有八家上市公司,比如上海梅林、三全食品、雙匯發展、圣農發展、安井食品、廣州酒家、海欣食品、惠發股份。大公司也必須強化創新基因,如三全推出的蒸蛋糕、千味央廚的蛋撻等,這些是速凍企業跨界借鑒烘焙業的成果。

速凍不“凍”、變著法兒引領市場和滿足需求,這將會是行業“蒸蒸”日上、持續發熱的根本。

 

本文轉載自筷玩思維;記者:陳嘯

筷玩思維

772

文章

2511183

閱讀量

筷玩思維致力于成為餐飲上中下游產業鏈從業者啟迪思維的入口級媒體,運營僅3個月便獲得多家產業資本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整體估值近億。交流請加微信:15650737218。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