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雞湯慎點!細數餐飲老板的"七宗罪 "
壽文彬 · 2017-08-07 14:59:29 來源:紅餐網
在我接觸過的餐飲老板中,有在其他行業不好做轉行的;有出于餐飲情懷和理想的;有十年磨一劍從小工和服務員做起的;有垂涎餐飲現金流利潤高,源于自身資源整合的;也有好高騖遠不想打工的……但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和訴求投資餐飲,呼吁大家都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他們有哪些消費習性和共鳴?
第二,消費者的就餐動機有哪些?如何發現或引導并滿足他們內心的訴求?
第三,滿大街都是餐飲,消費者為什么會選擇你?
第四,你的賣點是什么?你怎么定位?你打算用哪張牌去占領消費者的心智?
第五、在同質化的競爭中,你憑什么殺進來分一塊蛋糕?又憑什么突圍逆襲?
第六、如何選人,選址、選品、選物?你需要匹配哪些有效資源?
第七、怎么做,誰來做,做多久,做成什么樣?如何構建自己的競爭壁壘?
第八,如果沒做好,有什么解決預案?如果做好了,如何持續穩定的發展?
商場如戰場,預則立,不預則廢。善用兵者,不慮其勝,先慮其敗。
而餐飲也同樣。實干方可成就,巧干方可成仁,謀干方可成功。
對標以上幾個問題,不難發現,很多時候一家店沒做好,都是在一些問題的本質上認知不夠深入,最終造就花大錢辦小事,不斷試錯不斷推倒重來,甚至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血本無歸。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表面上看起來,一家餐飲虧損可能是各種客觀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而再深挖本質原因,就是企業領導人決策人的原因。 現在逐一列舉本人多年所總結出部分餐飲企業領導人,經常會犯的以下“七宗罪”:
無 知
無知者無畏。無知不完全是貶義詞,即使一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古今,依然也有自己不懂的領域。無知并不可怕,怕只怕你沒有正確的認知,沒有試錯成本,并且對局勢不可控。
很多人會在餐飲認知上犯一個大錯誤,進而在發展擴張的時候,對市場的調查不夠,憑個人潛意識做決策;對競爭對手的剖析不夠,對自身資源的評估不夠,對人的價值重視度不夠,進而造成布局時就落后于市場的平均水平,比競爭對手低了幾個段位。
在商業的領域,一個人思維平庸的顯著特點就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太低。成功的商業決策者和平庸者的區別,就在于能夠透過事物的表象洞察到本質,進而做到料事在先,提前布局,防范于未然,最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在商場實戰中,實戰者所看到的商業世界和分析問題的具體方式,與評論家截然不同。一個餐飲企業的崛起,是沿著時間的發展正序,做了至少500件事最終得出的結果。而看到這個結果的人壓根不可能由一個結果,推斷出這500個原因的,實際上即使領導人自己也說不出,最終結果是由哪件事情具體導致的。
而那些讀過幾本商業案例書籍,聽過幾次成功人士分享的人,就自以為很懂生意,找到了商道秘籍,能馳騁商場的人,最終都要為自己的無知默默的交上一筆學費。
當然,認知這件事。90%靠悟性,10%靠點撥,也不排斥你確實是一個商業天才。
不過要知道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取決于你看過什么,聽過什么,明白了多少道理,它只取決于你眼界,所吸收的知識如何消化并轉換;取決于你能輸出什么,你能調動多少有效資源。因為當你實際做一個生意的時候,你所面臨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具體問題,而解決它的需要具體能落地的輸出。
如果你生意剛起步,早期是很難在每個領域都匯集一些頂尖高手。很多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你當即做出決策和立馬解決,這時候靠的都是你的思維底蘊和綜合能力,以及手段方法。很多時候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時你會發現,科特勒幫不了你,特勞特也沒教過你,毛澤東的戰略也用不上。
對于一個未知領域,在你進入之前,有95%以上的困難是抓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的。那些指望尋找一招致勝秘籍的人,是愚蠢和懶惰的終極體現。
這個社會能培養科學家,藝術家,但培養不了企業家,所有的企業家都是在市場中一刀一槍打出來的。高手都是磨練出來的,人才都是折磨出來的,事業都是掙扎出來的。所以只要在可控范圍內暫時的失敗并不可怕,創業所跳的每一個坑,你能爬出來那都將會是財富,爬不出來就是墳墓。
所謂的創業成功,就是解決問題的高手做對了選擇題,而所有的高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一個初創餐飲企業,在沒有有效資源,和外援團隊的幫助下,抬頭望天,低頭腳踏實地。多問、多學、多思考、多總結,從小做起,先學經驗,再做生意,才能讓每分一學費都交的價值最大化。
貪 婪
馬云曾經有個悖論,說消費者花29元在淘寶上買一個勞力士手表,不是因為淘寶賣假貨,而是因為你太貪。這個悖論見仁見智。
但在餐飲的領域里見過太多的人,把房子壓在銀行貸出一兩百萬投資,為省兩個錢自己摸索,把身價性命押寶在一個6000塊一個月的廚師身上,指望他給你打造尖刀產品線,從此坐等賓客云集,結果不言而喻。 這真不是因為廚師太水,而是你無知,更多的還是因為你太貪。
這世界一切的本質是交換。各種技能,智慧,商品之間的交換。付出的價值永遠得到等同的價值。能量是守恒的。你想購買成品的全套可行的解決方案,就要付出鈔票;你要買半成品,就是鈔票+時間;你要自己加工,那就是原材料+鈔票+時間+精力+悟性+智慧+經驗+試錯成本。不信你看你自己的飯店賣的產品,也是這個原理。
所有的選址失誤,用人失誤,投資失誤,除了對行業和市場的認知不夠以及對風險的預估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因為你太貪。
作為投資創業,每個人都想花一塊錢辦兩塊錢的事,這無可厚非。但前提取決于在你自己專業的可控范圍內,因為你知道哪些錢能省,哪些刀刃上的錢必須花。如果僅僅因為一味的省錢,最終會發現,便宜不可能有好貨。蘿卜的價格哪里買的到豬肉?
有些錢不花,最終花的更多。想賺一百萬,就要向在這個領域賺過一百萬的人尋求咨詢幫助。萬物都是人創造,人對了什么都對。
盲 目
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慣例,一個人只要在一個領域成功了,那么他講什么都是對的,放的屁應該也是香的。于是部分餐飲品牌滿世界刷臉吹牛,引導大家一擁而上,排隊加盟,搶著去送錢,害怕去晚了就夠不著了。
說白了還是因為受眾的普遍思維邏輯太差,無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能通過發言者的身份,來判斷一些信息和道理的真偽。而洞悉這一點的發言者,則可充分利用這一點,發表一些最大程度地獲取更多自身有益的言論,以致于成功學大行其道。
部分餐飲掌門人各種吹噓,最終大家發現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沒能成為那個先賺一個億的主角,倒是成了別人的墊腳石。
善戰者永往無前,善謀者瞻前顧后。一個優秀的領導人,當所有人說好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可能沒有別人傳的這么好。你要能看到,有可能存在哪幾項危險的隱患和災難,要做好如何躲開的準備,而當所有人都感到悲哀的時候,你必須找到希望在哪里。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要知道當個個都以為這是一塊金子的時候,它就有可能是一坨狗屎;當個個都認為這是一坨狗屎的時候,它很可能就是一塊金子。
春江水暖鴨先知。當災難來臨時,往往看起來像餡餅,當所有人沒有驚醒過來的時候,你要提前做好防范備案;當機遇來臨時,它往往看起來像個麻煩,這時候你下手要快,要準,要狠。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一定要逆向思考這些問題,而不是盲目的認同。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是認知度高于常人,對于事、人、物的洞察力高于常人,才更能從本質上分辨出機遇和災難;一定是考慮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不一樣,才能稱的上一個優秀的領導人。
虛 榮
我經常說一句話,當你在打工的時候要把自己當老板看,因為當你切換成老板思維,那么你看待任何事情的角度廣度深度都會不同遲早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老板;
而當你真正當老板的時候要把自己當員工看,把員工當親密戰友,身先士卒,勇于擔當。你要時刻問自己除了資本以外,還能靠什么在這個崗位發號施令,還能靠什么讓大家唯你馬首是瞻。
權利不僅需要匹配能力和品德,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你能為多少人創造價值,你才能擁有多大的權利,你的事業才能做多大。
很多餐飲老板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太把自己當老板了,最終造就身邊圍繞一群溜須拍馬之輩。君是昏君,臣是媚臣,員工的心思天天用來溜須拍馬和歌功頌德,老板的心思天天用來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焉有不敗之理。
而這一切,都是來自該死的虛榮心。
虛榮和驕傲的差別在于,驕傲是堅信自己在某一方面擁有至高無上的價值,而虛榮是渴望別人相信自己具有某方面的價值;驕傲是源于內在的自信,是對自我的一種直接欣賞,而虛榮則源于內心的自卑,是渴望能從外界間接獲得這種自我欣賞。
多少人窮其一生只為活給別人看,只為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認同;多少人被別人幾頂高帽子一戴便飄飄然,自信爆棚,無所不能,貪功冒進,好大喜功,在這個花花世界迷失自己,繼而沉不下心來干事業。
史玉柱,牟其中等無數前輩血淋淋的經驗告訴我們,驕兵必敗。捧的越高,摔的越重。
多 疑
中國有句古話,貪小利者不可與之共財,多疑者不可與之共事。
很多餐飲企業的失敗不是來自外敵,而是來自內訌。多少餐飲企業,兄弟式的合伙,仇人似的散伙,表面上看起來是沒定好規則,利益分配不公,但更多的都是敗于猜忌和多疑:老板懷疑員工吃回扣;員工猜忌老板不講信用,畫大餅;投資人懷疑管理者做假賬;供應商懷疑老板沒有實力支付貨款;股東懷疑股東有二心。
一個企業,心不能凝聚在一起,力量就不會往一塊使,怎么可能能打勝仗?一個好的企業文化一定是透明的,只要是認為對的,沒有私心的,為了企業的利益著想,沒有什么不能拿到桌面上來說。一個企業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企業也要建立好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的企業文化,以及現代化管理監督機制,杜絕防范漏洞。很多時候領導人要先小人后君子,把一些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或者災難,提前扼殺在搖籃里,提前定好規則,率先做出表率。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正能量,沒有樹立一個好的價值觀,不能凝聚人心,集眾人之力,引導大家一起去征服市場,征服消費者,反而都在處心積慮賺取企業內部的錢,遲早要出大問題。
好的制度會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會讓好人變壞。權利如果得不到約束和監管,人性哪里經得起考驗?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企業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還是人才。
一個企業出現內訌,最大的損失還是企業自身。見過太多的企業因為體制不健全,缺少信任,相互猜忌,大家不求有功都求無過;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會錯,所有的心思不是放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而是放在如何自保,如何提防背后的人放冷箭。
歸根結底最終都是敗在一個“疑”字。
虛 偽
11年的時候,看過一家新開店的老板在炎炎夏日,員工午休時悄悄的把三臺電風扇關了。事后笑瞇瞇的對員工說,主要是怕大家感冒。事后聽起員工議論起這事,我當下心里便斷言,這家店遲早出大問題。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月,60%的員工離職,不到半年便草草關門。
省電就省電,光明正大的說省電就是了。你可以摳的一臺風扇都不舍得開,但不要如此虛偽美其名曰,怕大家炎炎夏日感冒。員工不傻,誰都不傻,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把尺。
聰明人和愚蠢人的本質區別是,真正聰明的人都是把自己當傻瓜,向別人學習請教,把別人的經驗為自己所用;而愚蠢的人都以為自己聰明,把別人當傻瓜,非要自己撞的頭破血流的經驗才算經驗。
中國的文字都是相對沒有絕對,在這個所有人都戴著面具生存的世界,也沒有好壞之分。自古也都是大偽似真,大奸似忠,但如果你自認為不能像劉備一樣用一生去踐行虛偽這倆個字,那不如坦然真誠的面對你的合作伙伴,你的員工,你的投資人,你戰壕里的朋友。
付出真誠也許不一定能收獲真誠。但有時候真誠它就像一把錐子,扎哪哪出血。真正籠絡人心靠的都是一份真誠。
懶 惰
業精于勤荒于嬉,對于餐飲這么追求細節的一個行業,賺的是慢錢,靠的是一桌一桌,一個菜一個菜的賣,錢一塊一塊的賺。
很多人只管創業不管守業,只管開店不管運營。不管是出于情懷,還是出于精力不夠用,我更愿意理解是出于對事業的態度不夠認真,否則就一定會重視人才組織的搭建。
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因為韌性不夠,因為懶。每天面對餐飲的油鹽柴米而煩悶,想著賺快錢的渠道。創業的道路光有激情和小聰明是遠遠不夠,需要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激情和韌性。
所有行業的聰明人,下的都是笨功夫,都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技藝,壯大自己的組織,在每一個環節力求極致,反復修改,反復打磨。
可能大多數時候,這種付出的東西不會馬上收到即時回饋,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贏。但無論做哪一行,保持這種信仰做事的人,對于同行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壽文彬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