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湖湘飲食文化
秦少油 · 2015-11-21 10:13:49 來源:紅餐網
談論湖湘飲食文化是個大題目,一般都不敢說。但是長沙天心中學的高中同學們居然敢選這樣的題目去做課題研究,實在感嘆后生可畏。雖然勸阻他們縮小選題,但他們執意要做。于是不能不和他們一起無知者無畏一回。
1.在你看來,湖湘飲食文化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答:認真分析的話,存在的都有某種意義。意義是存在于人的挖掘中的。湖湘飲食文化也是人為建構的。起初就是生活在湖南這篇土地上的人們的吃喝,他們的吃喝因為受到地理、氣候等方面影響,逐漸形成有別于其他地方的特點。今天看來,湖湘飲食文化的意義,主要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經濟上,造就和幫助不少餐館酒樓,以及有利于政府打造文化產業。文化上,能夠給湖南人以一定的自豪感,并提供可觀的研究領域。
2.你做過有關文化的調查嗎?大多數人的感受是什么?
答:沒有做過調查。接觸的人,湖南本地的多數比較自豪。當然,全國哪個地方的人對家鄉的飲食文化不自豪呢?
3.你認為湖湘飲食文化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答:特點比較鮮明。重口味,重油,重辣,成為代表。受湘軍文化,近代革命文化以及如今的娛樂文化影響,聲勢不小。
4.最具特色的湖湘飲食是什么?
答:最具特色很難回答,湖南很大。但是大家普遍認為比較好的,有火宮殿的小吃,臭豆腐,糖油粑粑這些,還有口味蝦、辣椒炒肉、紅燒肉等等。
5.湖湘飲食文化的真正內涵是什么?
答:飲食文化內涵很廣泛,真正的內涵,我也不清楚。
6.其中折射出什么精神呢?
答:革命性,娛樂性并存吧。第一種比較銳意進取,湘菜創新不少。第二種,聲勢很大,但是歡樂得多,也就是說,其實底蘊是有限的。
7.湖湘飲食文化起源已久,它的發展進程大概是?
答:至今沒有一本《湖南飲食史》,為什么呢?有大量文獻空白。如今可以說的,是楚漢這一階段,有名的物產,長沙鱉。然后是馬王堆出土的飲食物件。接下來是大量的空白。三國時長沙有好米,唐代懷素寫過湖南的魚,然而是岳陽和長沙的酒頗有名氣。不過宋元明基本沒啥資料記載。湖南古代文化并不發達。近代隨著湘軍崛起,湖南的財富和人文呈現爆炸式增長。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及后來譚延闿、唐生智等人以及毛澤東等人奠定了湖南飲食的高度。湖南經濟的騰飛,造就的都市生活,酒樓餐館林立,大批廚師開始崛起,整個現代湘菜就奠定了。改革開放后,湘菜再度崛起,呈現出今天的面目。
8.請一句話總結你對湖湘文化的看法?
答:有一股無畏的牛氣在里面。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