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顧客滿意度調(diào)查的嚴重危害,正確的打開姿勢是這樣的
劉克 · 2018-03-15 14:28:00 來源:紅餐網(wǎng)
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認為的,飯店沒有經(jīng)營好,是營銷出了問題。
菜品沒有問題,好吃,口味不錯,顧客都說很好吃,服務(wù)也很好,也沒有問題,店里的環(huán)境也不錯,也沒有問題,
那問題出在哪里呢?
店主又認真的想了想,我覺得是我們不會營銷的問題,別人做活動做得好,我們不會做,所以沒有顧客,所以生意不好。
這個熟悉的回答,我不止一次從各種口音的老板嘴里聽到這個答案,不是我們哪里不行,而是營銷不行,我們是實在人不擅長搞這個。
營銷就是忽悠顧客,我們不屑做這種事,我們都是本分的人。
真的是菜品做好了嗎?
真的是營銷的問題嗎?
其實剛才老板分析的也比較全面了,菜品口味,環(huán)境,服務(wù),營銷,基本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也都考慮到了,但是,不能把生意不好這個鍋給營銷一個人背,這不太公平。
問下老板,假如你店里面的菜品沒有問題,環(huán)境也沒有問題,服務(wù)也很好,顧客到過你家以后,來100個顧客至少會有10個會再次來,有沒有可能?
會的,我問過顧客了,他們都是這樣說的,味道不錯,其他的也都很滿意的,如果時間來的及,我們每一個顧客都要問的,顧客的反饋就是這樣的。
在不知道是哪里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顧客滿意度調(diào)查是個不錯的方法,能夠得到顧客的反饋,對經(jīng)營非常有幫助,當然,前提是掌握正確的調(diào)查姿勢。
我想起有一次去吃飯,正在聊著天,來了一個服務(wù)員,熱情的打招呼,問我們,先生,對今天的菜品還滿意嗎?
你猜,我們怎么回答的?
1、針對桌上的每一道菜提出建議。
2、正在聊天,不管好不好,都說很好。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說不好,或者說建議,店家一定會問,哪里不好?好了,我們就要開始,啵啵啵,不停的給他們說。
遇到真心想得到建議的商家還好,會聽還會記錄,但是以后改不改就是他們的事了。遇到不好的商家呢,你這里嘚不嘚提意見呢,人家一臉鄙夷的瞅著你,心里想,吃不起就別吃。
從此后,你還有興趣再給商家提意見嗎?
更何況很多商家的所謂菜品服務(wù)滿意度調(diào)查機制就有問題,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首先考慮顧客的感受,而不是我們能得到什么。
顧客為什么會給你提意見,是不是真實的意見,注意以下三條:
1、好處 ? ?
2、成就感 ?
3、不被騷擾 ?
第一個,有沒有好處,提意見了有什么好處?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為了某個好處才會提意見,但是,給提出建議的顧客報以禮物的回饋是對顧客最起碼的尊重。
而且,這個禮物一定是提前給顧客的,表示謝意,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虛心接受,這樣顧客心理就會沒有負擔了,給出的意見的準確率較高。
第二個,成就感,顧客提了意見,改沒改,沒有反饋,就懶得提意見了,反正我說了,你們也不聽,我還說個啥勁,別費口舌了。
是的,這就是很多顧客的心聲,說了白說,不如不說,費口舌。
所以,要想讓顧客愿意提出真實的建議,就要給顧客一個回饋,讓他們知道,店家很尊重顧客的建議,并給出回饋,這樣,顧客提意見的意愿就高了。
第三個,是怕麻煩,擔心受到騷擾,這也是很多顧客不愿意提意見的原因之一,還有的就是上面說的,不合時宜的打擾,也是顧客反感的。
不會察言觀色,顧客正在交流中,你跑過去問對菜品和服務(wù)有沒有意見,用腳趾頭都能想出答案。
你會放下和朋友之間正常的交流去給店家提意見?再說,顧客的這次吃飯可能就是很重要的事要交流,本來就是不希望打擾的,你去提問,能到的什么答案?
有涵養(yǎng)的客氣的說很好,沒有意見。心里有氣的,就差讓你滾蛋了,這么沒眼力價。
對于顧客建議的收集和采集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也要知道自己的精準顧客群體是誰,不然每個顧客都去搞市調(diào),不但沒有好的結(jié)果,還會弄巧成拙。
我有一個讀者就是這樣的實例,他的店是做的中餐,給顧客做調(diào)查,也給顧客贈小禮品,得到很多的顧客對菜品的建議,開始的時候是給了建議就去修改,結(jié)果,廚師很不爽,因為顧客群體不對,提出的意見也是千奇百怪,根本改不過來。
結(jié)果,廚師不高興,天天聽顧客的建議瞎改,這次改了,顧客滿意了,下一批的顧客又不滿意了,再改,最后廚師急的要辭職,干不了,我不干了還不行嗎,這時候老板才認識到問題。
這樣試圖滿足所有顧客意見的改進,最終的結(jié)果是所有顧客都不滿意,不但顧客不滿意,廚師也不滿意,最后老板更不滿意,這就是一個失敗的調(diào)查。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顧客是誰,舉例,我們顧客群體,80%以上是年齡在30-45歲的白領(lǐng)女性,這樣,我們收集顧客建議的時候,就要在這個群體范圍里面去搜集,而不是給所有人都去提問。
有的顧客會主動提出建議,我們一定要記錄,但是在記錄的時候,就要記錄顧客的屬性,假如是上面的那一家飯店顧客群體是30-45歲的白領(lǐng)女性,而提出建議的是一個20歲左右的男性顧客提出的建議,我們采取的方法就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
為什么?
我有一個讀者做了一道菜,在他們店是主打菜,基本屬于必點菜,每天都會賣光,對于這道菜,他是改良了很多,從原料到制作工藝,和傳統(tǒng)的都有一些出入,因為他是廚師出身,對于這道菜,他還是不滿意,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吃著都不好吃。
最早的時候,他就這件事問過我改不改,我給出的建議是不改,原因是顧客買單,天天賣光,而且觀察剩菜發(fā)現(xiàn),這道菜基本都會吃光,基本沒有剩菜,說明顧客對這個口味還是認可的。
他的理由是,制作的方法不是正宗有過改動,而且,很多來他們店的廚師,在品嘗以后,也提出很多的改進建議,他覺得這些廚師師兄師弟還有師傅說的都有道理,所以很矛盾。
我說,這個很簡單,顧客喜歡就是對的,菜品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就是顧客,誰掏錢誰說了算,廚師品嘗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的,真實的顧客感受才是店家生存之本。
廚師試菜是最不科學的方法,正確的應該是將試菜的環(huán)節(jié)交給顧客,因為將來花錢的就是他們。另外還可以將試菜也變成營銷。我之前的課程就講過一個新菜封測打爆朋友圈的案例,就是將兩個過程打通,新菜得到真實顧客的滿意,還順便做了一個引爆全城的營銷活動,有借鑒的意義。
其實,還有很多的關(guān)于得到顧客真實建議的技巧,像剛才說的我的這個讀者采用的觀察剩菜的方法就是真實有效的一個手段,每一桌的客人走后,將桌上的狀態(tài)拍一張照片,每天通過照片來復盤當日顧客的剩菜情況,就可以了解顧客對菜品的真實感受。
因為現(xiàn)在好多的顧客,即使吃到不好的,不吃就是了,很少愿意提出意見,就像我們有一次吃某一個著名品牌的烤魚,他們當天上的魚就是死魚,也可能是看我們是外地人的緣故么?
當天在座的除了我都是餐飲老板,有的還是廚師出身,是不是活魚還能吃出來,不好,不吃就是了,這條魚沒動幾筷子,基本完好。
我們怕麻煩,你說了,還要聽商家的解釋,因為,一個能把死魚上桌的商家,你提出來,他們會道歉并給您換一條魚嗎?
他們會留意這桌的顧客為什么這道菜基本沒吃嗎?他們的老板一定也在想,顧客沒怎么提建議啊,菜品也挺好的,怎么生意不好呢,我想一定是營銷出了問題!!!
他們能把死魚上桌,就會準備了1000個理由解釋,對于這樣的商家,還是留給市場去懲罰他吧。
營銷和菜品是飯店的左膀右臂,營銷不是全部,對于很多人動不動就拿營銷來說事,我想告訴大家,營銷不是萬金油,最好的營銷就是沒有營銷,就是事事皆營銷。
學會并做好市場調(diào)查,知道精準顧客的真實意愿,找到問題并解決,這就是營銷! ?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