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練都找了,為啥餐廳的營銷效果還是很差?
劉克 · 2017-11-13 09:36:16 來源:紅餐網
萬圣節剛過,雙11來了,接下來雙12、圣誕節、元旦……餐飲行業已經被頻繁的營銷活動弄得疲于應對。最可怕的是,這些活動搞完,錢花出去了效果卻一般。到底營銷該怎么做呢?
營銷到底該怎么做?很多飯店都犯愁這件事,網上給出的方法也有幾百上千種,看都看暈了還沒整出方法,頭就大了。
別人很多成功的經驗,但是,能拿來就用嗎?顯然不能的。下面就怎么做,誰來做等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
現在開餐廳到底怎么做? ?
找專家,找教練,找機構,找成功者,除了上面說的自己組建牛逼團隊以外,無非就是剩下下面這些方法了。
有了問題找專家是最好最簡單最快的方法。找專家,很快就可以為你提出建議和分析指導性建議,專家一般不會給你實操,就是點撥為主。
也就是諸葛亮的作用,是個謀士。方法很好,但問題也很明顯,比如馬謖就是不聽,非要換個地方安營扎寨,結果你們都知道的,被砍了。但是現在專家可以砍頭嗎?
如果不能,遇到打了折扣的執行就沒有效果可言,于是就會想,這個辦法不管用。
因為好的方法需要的是執行,還要加一個條件就是:時效。
方法都是與時俱進的,去年的方法不能都拿來今年用,甚至昨天的都不可以。
找教練
教練,主要作用是指導。
專家只能出主意,但是實際操作上他們幫不了你。但是教練不一樣,每個運動員都要有一個教練,作用就是:教練可以時時給你檢查和糾正,發現你出現的問題,動作有沒有走形,是不是標準,你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輔導,你的營養和身體素質等綜合因素。
說白了,就是一個全面監督和指導的作用,24小時的監控,發現了問題,就會立刻指出并給你解決方法,你要做的就是“聽話照做”立刻改。
教練還會結合比賽場上的數據,給你一些經驗的分享,旁觀者清么,再加上自己努力,這樣就可以使你更快的成為冠軍。
餐飲營銷也是如此,一個好的教練可以讓你成績飛起來。
找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有兩種,專業餐飲類的,和非餐飲類的純盈利培訓機構。
第一種好些,第二種基本就是成功類的,還有通用類的。像什么營銷啦,某某銀行啊,某某模式,還有一些是勵志和拓展訓練類的,培訓要穿上迷彩一群人做體育活動,做游戲,然后回想反思,一群人哭得稀里嘩啦上臺感恩,這樣的課程,還是不上的好,最大的害處就是費錢費時間。
還有的就是一些通用性的營銷,也在餐飲這個行業里面來撈一勺子,會銷,免費,某層設計等一類的課程,完全是大數法則的撈魚。再拼命的撈成功案例,主要的手段就是上臺刷卡,你刷了30萬又不能承認自己傻逼,只能跟著一起喊,老師能量真大真牛逼,其實呢?
自己知道。
專業的培訓機構呢?真好的,抱歉,你真的用不起,費用不是你能承受的,你敢貸款50萬去找他們嗎?
不用問,肯定不敢,如果你有這個魄力,早就不是現在的你了,不用想,不會的。
還有呢,就是一群給錢就干的。正好,大多數的雇主還是停留在買案例的階段,能買個案例就開心得不得了,覺得撿到寶一樣。這樣的追求,能學到什么,也就是遇到騙子的命,沒法救。
找成功者
成功者幫不了你,馬云把他的經歷一五一十的說給天下人了,誰能做一樣的阿里巴巴出來?
時間、地點、機會都不一樣,關鍵是人也不一樣。
即使馬云自己也是失敗了無數,每一次都是不知道下面該干啥,但還是摸索著再來一次。
正是一次一次的失敗造就了成功,但是這個過程沒有可復制性的。
成功者,自己能干成一件事事,開好了一家或者多家店,但是他的成功是不具備復制性的,可以參考一定的成功節點,但是無復制和再生的可能。
假如可以復制,任何一個成功者都不會出來講課的,他們只需要簡單復制就可以了,畢竟是自己復制自己的成功率更高才是,對不?
顯然不是,別人奮斗多年的成功,一節課程就可以分享給你并讓你成功么?
顯然也不是。
方法牛逼,誰來干? ?
找專家,找教練,找機構,找成功者,這些都是去找老師,去學習。如前所述,我們找對了,也出去學到了本領,那學來的本領不是拿來壓箱子底的,是用的,要想發揚光大,一定要運用,那誰來干?
一般來說會有有幾種情況:自己干、請人干、外包出去。
自己干
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尤其店還是小店的時候,最好就是自己來干,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工太貴了。
出去學習是自己學,回來執行也是自己干,無論大小,再好的方法也是靠執行。不但是要做,還要有時效,不是一個方法一輩子有效,也不是一個法子可以用千年。
只有在最快的時間里面,最快的執行,才會是有效的方法。晚了,一切都沒有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本來就有點盲目,不知道該學點什么,逮住什么就學什么,很盲目。結果學了一大堆東西,不知道哪一種有用,就像出去學切菜,結果買回來一堆各種樣式的菜刀,怎么辦,挨個試試唄。
試試才能知道哪一把刀最適合自己。
老板自己來操作,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他自己根本沒有精力,小老板一天忙得很,清晨去采買,要招呼顧客,要處理各種關系,還要……
大一點的老板呢,他們也不輕松,每天的工作是決策,是制定方向,可是現實中,大多的老板,卻變成了萬能的,可以營銷、可以下廚房、可以做服務員、可以收銀、可以……
那感覺,一個店只要一個老板就好了,有這樣一個怪現象:老板越厲害,老板會的越多的時候,店里的生意越差。
自己去做也是如此,所有的人都在看老板干什么,甚至瓶子倒了沒有人愿意去扶扶。因為,不扶自己沒錯,一旦出錯了就是自己的責任。于是,瓶子倒了就等老板回來……
很多店的老板還有一個問題是自己不愿去做,最大擔心是自己做不好被笑話,沒面子,自己沒有把握,自己不相信的時候,這樣的事尤其多,假如自己都不相信,員工能干好才怪呢。
總之,自己去做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
請人干
人不好找,這是共識,普通的人都不好找,那優秀的,更難了。可是,不能因為沒有人就不干了,自己干,已經累得連吃飯端碗的力氣都沒有了。
找個人已經提上了日程,我們找不到,看看別人,好多店里面服務員站一排全都是俊男靚女,他們怎么會找到人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問問去唄。
招聘電話打一個過去,問問,什么條件啊,我看你們招聘服務員,對方聽到是應聘的趕緊,吧啦吧啦給你一一說起來他的條件。
聽完后,你想,這不是差不多嗎?沒有我想的高薪啊。
是的,很多時候,你想的僅僅是你想的,根本不是事實。
不是嗎?
很難找到合適的人,好的看你單位小不來,不好的便宜的,來了還不夠費勁的。
更可怕的是,很多來的時候不會的,教啊教,手把手,好不容易等到干好了的,就開始單飛了,他們會想:我自己做的這么好,為什么要給你干。
這也是常態,不要太當真,沒有辦法的事,最好的心態就是不管他能做多久,先教,學會了就可以創造價值,如果前怕后擔心,啥也干不成,總不能自己一個人干了所有工作。
請人來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的員工存留時間太短,有時候還沒有訓練完,就離職了,培訓的人都整個瘋掉了,只能,再找人,再培訓,繼續……
即使做的時間久了,學會一些,也不代表可以做長久,各種變數讓你無從去猜,經常是早上還好好的,下午就提出不干了,搞得你措手不及。
很多老板和我說,非常懷念原來壓身份證和壓一個月的工資的時候。那是2000年以前,以后,就再也沒有了。
自己的員工去做,也不是個好主意,關鍵是解決人員的培訓和留存,如果做好這兩點。自己的員工是最好的營銷執行人,就是操盤手。
外包出去
便宜的干不好,干的好的不便宜。真正水平高的團隊,沒有做執行的人,他們也沒有執行團隊,一般都是臨時去找人,好在手里有資源,臨時給你找個廚師店長來,就成了操盤手。
這樣的事很多,很多餐飲策劃公司都是這樣做的。手里一把資源,有了顧客就開始四處電話找人,很快,一個隊伍就拉了起來。
要說,自己做,自己的員工去做,都有利有弊,關鍵還是看決策人的格局和胸懷,除了上面兩個以外,還有一個簡單的就是外包出去。
但是,有個尷尬的事,現在的餐飲里面還真的沒有這樣一個位置,可以給商家做一些執行層面的內容,比如,學習了營銷也好,策劃也好,還有一個營銷策劃活動的方案也好,自己干不行,員工做不好,最后的一個方法就是外包了。
找一個團隊在短時間里面講策劃案無條件的執行落地,尤其是一些純技術差鞥面的,這就需要一個職業的操盤手團隊。
有了他們,你的想法和策略還有計劃好的方法都可以一一的去落地,操盤手這個概念,有點貼切,算是一個最能解釋的職位了。
企業做好了方案有了具體的方法以后就要找一個這樣的團隊交給他們來做了,一個團隊來做這件事最合適不過了,但是現在專業的團隊真的太少,幾乎沒有。
其實這個職位還是可以再做一次拆分的。前幾天一個餐飲前輩一起溝通的時候,就說到這個問題,將來一定會對這個再次做一個細分。比如,有營銷策劃層面的,有專門只管操作的,純技術的,這樣,就沒一個人都做自己的事,尤其精準。
不過現在費用已經就讓個很多的老板撓頭,再增加這樣一個小組,人工的費用,不是所有的老板所能承擔的。
這也是,外包最大的問題,費錢! ?
忠告:什么時候做什么事 ?
該學走路的時候學走路,該跑的時候跑,該學說話就說話。
什么時候學什么,什么時候做什么?
不斷的嘗試,最后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該上學就上學,該結婚就結婚,自然規律不能違反。
很多事不是你想的好不好,而是有沒有需要,很多現在的職位都是原來從來沒有的,現在不也照樣做得火火的嗎?有需求就有市場,就這么簡單。
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自己的無知和懶惰。以上的經驗適合餐飲營銷,同樣適用于餐飲創業。 ?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劉克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