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用人之痛:能力與忠誠如何取舍?
李睦明 · 2016-04-22 17:48:11 來源:紅餐網
許多餐飲企業的老板大多靠自己的聰明和艱苦奮斗,創立了自己的企業,他們深知自己的成就來之不易,為了保護自己的事業,他們往往不信任外人,由自己的妻子,兒女或其他親戚來擔任企業的要職,殊不知,這樣做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都是要有幾個精英的。面對一個個“資本家”的神話,管理者們更是不遺余力地招來最好的廚師、會計師、總經理。可往往是好景不長,他們不是紛紛跳槽,就是各自為業,獨樹旗幟。
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也都是要有幾個忠實者的,可太多的實踐已證明,忠實的人可以幫助你守住錢袋,卻沒辦法幫你將錢袋迅速裝滿。從酒樓經營角度來看,只有忠誠是不夠的,只有能勝任工作的人,才能為酒樓帶來利潤,才能使酒樓得以發展。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把各種類型的人都很好地組合在一起,并使之發揮最大效力,這也是當管理者的一項重要工作。
管理者的用人之道,最佳的選擇當然是找那些既忠實又富有能力的人。可現實中,這種人少之甚少,難以尋覓。
最可行而又最貼近實際的辦法是,按照人員的不同使用目的而有所側重地加以取舍。某些崗位必須依賴于員工的創造力,能力則當居首位;某些崗位則必須要求忠誠,能力則可退居次位。例如:必須要求忠誠的崗位是會計、出納、倉庫保管員、保安人員,必須看重能力的崗位是營銷人員、采購人員、公關推廣人員、菜式出品人員。
在用人原則上,通常在忠誠與能力二者中擇其一,同時也并不彼此排斥。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出納人員要經手企業的大部分資金往來項目,不忠實于管理者就會出大問題,忠誠當為首選條件。而同時必要的能力也是需要的。在一些中小企業常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重要的職位都由管理者的親戚把持著,而這些所謂忠誠的親戚,常常是沒能力、根本干不了工作的人。這種現象的影響是很大的,它不僅延誤工作,還會打消其他員工的積極。
可問題常常存在于缺乏客觀的衡量標準來判斷人員的忠誠與能力。忠誠與能力本身都是抽象的東西,管理者常常憑借個人的直覺加以判斷,其結果往往與實際相去甚遠。
實踐證明較為理想的辦法是:用相應的條件約束員工,使之形式上是有能力或是忠誠的。換言之,在這種約束條件下,員工在任何人看來都會是忠誠的或有能力的。
換個角度來看,突出能力的崗位,管理者也必須采用一定措施來加以限制;不然,這種能力任其發揮,倒霉的只有管理者。最典型的例子是采購員的回扣。
對于能力與忠誠的取舍,是每一個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不要妄想你既能求得能力者又能求得忠誠,你必須在二者中做出選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