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進軍外賣,為什么大廠們都盯上了這門生意?
西泠雪 · 2025-02-13 11:31:52 來源:聯商網
外賣戰場越來越熱鬧了,京東入局外賣行業成為新的攪局者。
2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信息,并稱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據悉,京東外賣是目前唯一官宣免傭金的外賣平臺。
京東表示,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品質外賣”的追求,招募只限“品質堂食餐廳”。京東外賣將為入駐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獲益,共同推動外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01 京東外賣全年免傭金
去年5月,京東宣布即時零售業務全面升級,整合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品牌,推出京東秒送。隨即在首頁上線秒送專區,更便于消費者對京東即時零售服務的使用。
而目前,京東并未推出獨立的外賣APP,京東外賣的入口即位于京東APP的“秒送”欄目下。
以北京地區為例,從使用上來看,消費者需要打開京東APP,進入“秒送”專區,點進外賣入口,尋找店家并進入店鋪,再挑選產品,最后完成下單后等待配送。
相比而言,美團、餓了么均有獨立的外賣APP,消費者打開APP即可直接尋找店家下單,更方便快捷。
在配送方面,京東外賣提供“商家自送”和“達達秒送”兩種配送方式,配送價格區間在5元至15元不等,其中基礎運費為5元,遠距離配送加收一定的配送費用。
關于運費收取、商戶傭金調整、平臺審核等問題,有接近京東的人士表示,配送服務費由配送距離、訂單價格、時段、天氣等因素綜合決定。
從傭金方面來看,京東外賣的傭金比例為5%,低于美團6%-8%的傭金比例。而宣布正式啟動外賣服務的同時,京東承諾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東外賣的商戶資源相對較少,且全部為連鎖商家,由于尚未啟動大規模市場推廣,京東外賣的消費者心智滲透率相對處于低位。
京東相關人士稱,餐飲商家申請入駐時,需要提交營業執照、門店照片,經平臺線上審核后,京東外賣業務的銷售人員會通過線下拜訪、核驗等方式,對餐飲商家進行甄別式審核,避免出現用網圖造假、冒充堂食門店的“幽靈”外賣商家,進一步確保商家的品質。
02 布局外賣早有準備
2022年6月17日,時任京東零售CEO的辛利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至于什么時候開始做,就看我們的能力,什么時候可以組建人才隊伍了。”
此外,京東很早就已開始試水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整合達達也被看作是對外賣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2015年,京東推出“京東到家”,把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醫藥健康等作為核心服務內容;2016年,達達與京東集團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合并;2019年12月,合并后的達達-京東到家正式更名為達達集團;2020年6月,達達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赴美上市“即時零售第一股”;2021年-2022年,京東集團通過認購增持達達集團股份,對其持股比例提升至52%,雙方進一步深化全渠道合作。
2024年5月,達達集團宣布業務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全面整合升級為“京東秒送”,最快可以實現9分鐘送達。由此,雙方生態系統進一步融合,京東秒送在京東用戶中的滲透率持續環比提升。
在中國經營連鎖協會客座顧問、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看來,京東推出外賣業務有多重原因。從業務屬性看,外賣是用戶最高頻下單的服務之一,在用戶存量時代,獲取新用戶的難度較大,推出外賣這類高頻服務有利于提高復購率,也有利于留住用戶。
同時,他也指出,目前京東外賣還處于發展初期,在價格、整體運營上沒有明顯優勢。從餐飲業態的屬性看,餐飲上,配送集中度很高,因此對算法、技術、運力密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對于平臺是不小的考驗。目前入駐京東外賣的商家不多,京東明顯在控制業務規模,進行用戶體驗的升級以及算法技術的迭代后再擴大規模。
從出發點看,京東推出餐飲外賣服務更多是為了帶動即時零售和秒送頻道的消費,目的是推動即時零售業務的增長。
03 巨頭為何“鏖戰”外賣?
如今,外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僅美團和餓了么,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戰局。
事實上,外賣也是抖音近幾年不斷試水的業務。2022年,抖音聯手餓了么在南京率先試水外賣;2023年初,抖音正式推出“團購配送”服務,依賴順豐同城、閃送和達達等第三方配送平臺提供履約服務。
去年10月,抖音生活服務發布公告,宣布將原有的團購配送業務全面升級為“隨心團”業務。通過“隨心團”,抖音外賣統一了到家和到店的入口,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到店享用美食或在家享受配送服務。據了解,原來的團購配送業務已逐步向“隨心團”業務遷移。
2024年6月,快手被曝入局外賣。從模式上來看,快手與抖音類似,沒有孵化自己的配送團隊,而是為商家提供外賣服務的平臺支持,可以外送的服務,大多是以團購產品名稱加說明的方式呈現,但配送服務需要由商家獨立聯系相關團隊完成。
此外,微信也曾悄悄內測“外賣”服務。2023年2月,微信試水“門店快送”小程序,消費者通過微信“發現”頁面的“小程序”進入“門店快送”,再跳轉到商家小程序就可進行外賣點單。配送方式靈活,可由門店自主配送,也可由第三方平臺提供。同年7月,微信的“門店快送”業務拓展至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12座城市,覆蓋范圍逐漸擴大。
微信方面稱,“門店快送”服務旨在幫助消費者發現附近提供快送服務的優質小程序,具體服務和配送履約均由商家小程序來承接完成,微信沒有配送體系,這與擁有數百萬騎手的美團外賣、餓了么有本質區別。
騰訊相關人士也表示,微信不是要下場做外賣,只是內測一種接口能力,讓已經具備了外送服務能力的商家接進來,并非自己做。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外賣行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據顯示,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并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市場潛力巨大,商業模式正在不斷創新,并正在向多元化發展。
不過,盡管外賣行業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諸多問題,企業間價格戰激烈,利潤空間有限。新的參與者進入外賣市場,讓競爭進一步加劇,也給傳統外賣巨頭美團和餓了么帶來一些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外賣”是一個涉及速度、質量、成本、價格、安全等多個方面的復雜系統,解決其面臨的問題需要外賣平臺、商家、騎手以及監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創新。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西泠雪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