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社會餐飲高層管理人員之“不良行為”
賴林萍 · 2015-11-04 10:59:40 來源:紅餐網
本文所述之相關“不良行為”并非是每個社會餐飲酒店都有的,只是本人將其歸納整理。
從事酒店餐飲工作,可謂是再上了一次人生的社會大學,很多事情、行為在其它行業是不能了解的。
今年春節之后,沒有再從事餐飲管理的實體工作,主要是在兩家餐飲連鎖管理公司擔任職業顧問,并在周末為某學校的培訓擔任“實際操作與案例分析”課程講解,也算是忙忙碌碌的了,不過,感覺還是少了點什么,大概是沒有那種工作的沖勁了。
反復考慮了很久,才下決心寫這篇博文,希望能夠給那些還在做著這些“不良行為”的管理者敲一下“警鐘”;畢竟,這個行業的圈子是很小的,不要忘了,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守自己的工作原則、職業道德,否則,你今后的路將會非常難走。
說到“不良行為”概括起來有這些:
1.在公司搞大型促銷活動的時候,與廣告公司或者供應商談判時,趁機為自己拉回扣,否則不予談判。
2.在酒店籌備開業時,與供應商談判就是要進場可以,先給回扣,否則不予考慮。
3.一些公司領導請客吃飯,借機在酒吧處拿點高檔酒水、香煙,然后中飽私囊,把帳全部記在客人的身上。
4.若酒店正在搞贈券活動,一些熟悉的客人根本不送券,直接把贈券放在自己的口袋中,然后請家人或朋友吃飯。
5.告知客人優惠了8.8折,然后到收銀處,讓其打8折,中間的差價自己拿。
6.不管公司的制度,反正自己是老大,口渴了,到吧臺拿聽飲料喝,沒煙了,到吧臺處先拿包香煙抽,等到要盤點時,乘機把帳全部算到一些客人身上,完全不顧職業道德與行為。
7.看到漂亮的女服務員,自己先下手為強,下班約會、晚上開房,反正遲到無所謂,自己是老大,沒人管。
8.有朋友來吃飯,點的都是例份,然后到廚房去說,是領導來了或者說是親戚,出來的全部是大份,那么成本如何控制呢,全部算在其他客人的身上了。
9.為了想辦法拉客人,完成營業指標,因為貴賓卡、會員卡申請是有要求的,所以拿著自己的名片說,“憑我的名片就可以打折了,不用辦卡的,享受金卡折扣”,真是不知羞恥,把我們這一行的人都丟盡了。
10.明明是自己出門辦私事叫出租車,卻告知是公事,說什么考察啊、交流啊,費用全部算在公司的。
真是太多了,本人認真想想,大概還有很多,就是因為有這些“蛀蟲”、這些沒有職業道德的人在從事這個行業,因此,使這個行業的風氣越來越差,也使本人對這些人的“不良行為”產生了較大的憤怒,因為他們玷污了這個讓人尊敬的行業、讓本人自豪的行業!
? ? 其部分高層管理人員的“不良行為”也使得不少餐飲老板感到很頭疼,不知道為何自己找不到讓老板放心的管理人員呢?
造成這些“不良行為”的原因,有哪些呢?本人進行了仔細分析:
原因一:社會餐飲的薪資一直處于比較低的階層,工作而且很辛苦,加班是家常便飯。1996年時,餐廳經理就可以拿到4000元月薪,而過了這么多年,有的餐廳經理還拿不到這個工資;關鍵是外來人員沖擊了這個行業,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專科畢業,而有的連高中文化都沒有,只是做了幾年的服務工作,就可以做經理了,于是老板為了節約成本,把薪資壓的越來越低了。
原因二:社會餐飲有不少是家族式管理,不規范。
原因三:很多企業沒有完善的監管機制,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教育欠缺。
原因四:有些老板太相信一些朋友的介紹,根本沒有去考察、調查,反正是朋友介紹的人來管理,不會錯的。
原因五:只要能賺錢,不用管理也可以,只要生意好就行了;這是一些老板的心里話;難道不知道,管理是企業生存的命脈,沒有管理何來生意?
等等,還有一些,本人就不再多言了,因為這已經觸到了一些老板、管理人員的“神經”了。
是時候,讓他們的頭腦清醒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