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小而美的餐飲要死了么——反談品牌文化的意義
靳子陽 · 2016-06-16 10:22:31 來源:紅餐網
一個時尚逼格的工業風裝修;幾款炫目而便宜的爆款產品;高喊一句帶著情懷的slogn;最后再用一個軟文推廣說自己是互聯網+,最好還再弄個九零后的合作伙伴,外加一個喜歡秀自拍照的女合伙人。
此時,一個完美的快時尚餐飲公司就誕生了!
小而美、極簡的產品線、互聯網營銷、有逼格的裝修。以上是這些快時尚餐飲的典型特征。曾有一段兒,我真的被這些打法迷惑,因為的確有很多企業靠這個賺到了錢,而且勢頭火爆。
然而越看這個業態,也就越明白這個模式的風險。這個模式沒有持續的生命力。他們的勢頭是很旺,但是卻是虛火中燒,沒有底蘊支撐呀!
小而美?你是在說杭幫菜?就靠那個看似便宜,但實際分量不足廣式菜量三分之一的獅子頭?
極簡的產品線?你是在說吃了兩三次就把所有產品吃完,口味單一得嚇人的 伏牛堂?
時尚炫耀的裝修?你是在說花幾萬元就能請來的空間設計師?那個誰沒這點錢?
曾看到過一篇文章吹噓小而美的餐飲模式,看完后我寫過一段評論“標準化是東莞肉雞,單品突破是一夜情野雞,小店是未成型的雛雞,還是娶老婆好一點。”
有太多的外行人抱著一夜情的態度開始做餐飲了。餐飲是創業的風口,但態度需端正。抱著趕流行的態度去做餐飲,也很容易就被流行拋棄。
小型化是餐飲的趨勢?扯淡!
小型化會持續存在,但會成為主流餐飲形式么?這個我基本不認同,地產的虛火早晚會冷,人口總體數量下降,總體住房已經大大高于需求,加上電商對提袋經濟的沖擊,很多mall已經開始出現死城。說明未來一定是地多人少,換句話說,人們早晚會重新要回久違的空間感。
單一的產品線一定會造成厭膩!
單品可以突破,這沒有錯,單品絕對不是持久戰的方法,除非你滿足于深耕精磨一個單店。否則你一旦擴張,口味就會在標準化和效率的雙重擠壓下失真,一旦單品品質失真,就幾乎是必死的。一年前就在批伏牛堂的米粉產品線單一,產品創新能力缺乏,果不其然,現在他依然沒有解決。
時尚炫酷的裝修一定不是核心競爭力!
在過去剛剛吃飽飯的年代,第一批覺醒的商業審美者可以拿裝修和包裝來吸引客流,做核心競爭力,可現在已經行不通了。現在整個國民的審美都被養起來了,裝修漂亮只是標配,而不是你比別人強的地方,更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你隨意去一家shoppingmall里看看,沒有經過設計精裝的店幾乎是不存在的,這種情況下,想要靠裝修突圍,根本不現實。
新潮的設計和好玩有趣的營銷賣點,是很時尚,也很受年輕人喜歡。然而,最容易過時的東西卻也正是最時尚的東西。所有人在追捧的東西也幾乎必然是一夜之間就被拋棄的東西——去看看女性衣柜里的衣服,去看看微博的頭條八卦榜就知道潮流的更替有多頻繁。
衣服多彩很流行,黑色白色最簡單卻永遠不會過時。奶茶、雪頂雖然好喝,但一定沒有檸檬水的生命力久。
最時尚的東西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知道自己做的是短周期生意。要么有持續引領時尚的能力,要么,就是要回歸到最本質的需求。
快時尚餐飲如何才能不死!
一個店裝修得很漂亮,這一點也不稀罕,但這個設計和裝修里有沒有靈魂,有沒有蘊含意義,有沒有文化符號,這就絕對不是裝修本身能夠解決的問題。這考驗的是品牌創始人對文化的理解力。
一個玩具公仔很漂亮,但它也就僅僅是漂亮了,沒有人認識它,人們對它沒有記憶,沒有共同的理解和情感投射。而如果把一些著名動漫作品里的角色做成公仔,它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東西。看到他,你就會享受其背后的整個故事和人物的個性。一個漂亮的公仔,你消費的僅僅是它的美學價值。而一個有所指的,承載著人們共同記憶和共同情感的知名公仔,它就成一個符號,它里面濃縮著信息,你消費的就不再是美學本身,而是美學表象背后承載的信息——符號所濃縮的文化含義。
所以,裝修一定不是核心競爭力,甚至美學本身也不是核心競爭力,而通過美學表達出的文化本身,才是真的核心競爭力。
這不僅僅是互聯網+,這是美學+!
龍應臺曾經說過,什么是文化?日子怎么過,就是文化!那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氛圍!
美背后沒有價值觀,沒有態度,沒有共同的生活方式,沒有同類的群體氛圍,哪里有什么意義?
裝修可以外包,自己對顧客群體文化的理解,卻是無可替代的。
持續而長久的競爭力,便在此。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