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品牌找明星代言,就一定能帶來流量嗎?
胡茵煐 · 2018-09-03 09:22:10 來源:紅餐網
餐飲品牌如何找“高知名度、高轉化率、低代言費”的明星代言? ?
作為快餐巨頭,肯德基進入中國30年來的本土化經營模式一直都很靈活,除了對產品口味做了諸多調整外,近兩年還請了眾多當紅流量明星作代言人。
作為對頭的麥當勞自然也不甘示弱,繼鹿晗代言肯德基后請來了吳亦凡與之對抗,開啟了“代言人”對戰之路,不少粉絲為支持明星前去用餐。
明星效應為餐廳帶來流量
▲圖片來源:百度
巨頭們請明星請得樂此不疲,明星的帶貨能力肉眼可見,諸多餐飲品牌蠢蠢欲動。
那么,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餐飲品牌是否有請明星代言的必要。
1?明星代言需要衡量轉化率
據悉,吳亦凡擔任Buberry代言人之后,集團零售按年上漲13%達到4.78億英鎊,亞太地區增速高達14%-16%。
由鹿晗擔任代言人的歐舒丹在去年6月底中國市場銷售額為2981萬歐元,同比上升26.9%,是報告期內銷售漲幅最明顯的市場。
前段時間,大家以為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了的霸王,居然請了毛不易作代言。這與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的成龍大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許多消費者因毛不易的代言真去買了霸王洗發水。
明星們的帶貨能力毋庸置疑
▲圖片來源:《2017網絡時尚消費趨勢報告》
明星的轉化率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取決于明星的熱度。
當年火的一塌糊涂的柯震東也曾代言不少品牌,但吸毒一事曝光之后,代言的產品幾乎全都下架,迅速更換包裝;
前兩年薛之謙火起來時,也是廣告滿天飛,但后來人設崩塌之后粉絲紛紛粉轉黑,廣告隨之下架。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明星代言有一定風險。
明星代言有流量,但流量是否會轉化成品牌的流量?并不是誰火就要請誰這么簡單。 ?
其實,明星代言真正能為品牌帶來的不是瞬間的轉化率,而是通過明星的知名度打響品牌,降低了潛在的推廣成本,并且能把明星與品牌形成關聯,成為品牌的記憶點。 ?
2?餐飲找明星代言漸成趨勢
餐飲圈內,肯德基麥當勞熱衷明星代言,不僅頻繁換明星,不同的產品還請不同的明星代言,甚至同一時間段同一個品牌會出現多個明星代言的情況。
品牌的比拼成了明星陣容的PK
▲圖片來源:微博
當然,麥肯是國際大佬,有錢請得起這么多明星。在消費者的印象里,他們請明星代言的廣告出現頻率與可口可樂不相上下,在某種意義上會把自己與快消產品媲美。
除此之外,麥肯在全國內的門店數不容忽視,他們店多鋪得廣,能支撐得起明星帶來的流量。而國內餐飲大多屬區域品牌,高昂的明星費用不劃算。
但是,近年來隨著餐飲品牌的崛起,請明星代言的仍舊越來越多。
明星為餐飲代言已不少見
▲圖片來源:百度
周杰倫代言手抓餅;成龍代言芭比饅頭;張根碩代言咖啡陪你;黃渤代言正新雞排……
茶飲品牌更是熱衷于請明星代言:
南臺墾丁Q蛋奶茶邀請明道代言;不二茶鋪邀請昆凌參與宣傳活動并做其代言人,還在臺北的店鋪當一日店長;鹿谷制茶請來吳尊,參加該品牌的百店同開慶典活動;南京茶飲品牌烏所味簽約柳巖作為品牌代言人……
3?餐飲品牌該如何請明星代言?
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請一線流量明星,對大多數的餐飲品牌來說并不現實。明星的選擇有很多,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考慮到底該請誰。
1?不一定是娛樂圈明星
餐飲本是一個接地氣的行業,并沒有必要請當紅的娛樂明星代言,雖說知名度高,但未必能為門店帶來轉化。
讓西貝一夜成名的,是在《舌尖1》火了之后簽約黃老漢大賣黃饃饃,吸金3000萬。嘗到甜頭之后,其又斥資600萬買斷《舌尖2》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面。
借勢“草根明星”成全了西貝
▲圖片來源:百度
如此一來,為西貝品牌賦能的不僅僅黃老漢和張爺爺,還有背后的推手《舌尖》,真可謂一箭雙雕。
黃老漢和張爺爺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在《舌尖》播出之前沒幾個人知道,但不能否認他們已成為餐飲圈的明星,而且被大眾所熟知。
各行各業都有明星,并不是盯著電視上的演員歌手不放,應把選擇的范圍擴大,只要在某個領域有影響力的都可以算上。
2?不一定是一線明星
如果是麥當勞肯德基一樣的一線品牌,當然可以請一線明星,無論是財力還是門店覆蓋率都支撐得起。但這樣的品牌在餐飲圈少之又少,依然地域性品牌偏多。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花那么多錢在明星身上。餐飲可根據自身的需求,結合目標客戶群體,選擇一些在地方知名度高的人。
地方明星帶來的轉化率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上海某火鍋店雖然是川菜口味,但上海的消費者接受度也相當高,排隊的多是本地人。
主要是因為該火鍋店上了地方美食節目,并請主持人作代言。雖然沒有全國那么大的影響力,但針對地方消費者,這樣的地域性明星影響力已足夠。
除此之外,曾經很紅現在沒那么火的明星,知名度并不低,而且代言費相對沒那么高,也是一種選擇。
3?不一定是真明星
現在餐飲界有一種流行趨勢,就是IP的打造,其實IP也算是一種明星。
有的是與現有的知名動漫人物合作,有的是自己造IP,無論哪種方式,都不失為一種可行方案。
與IP跨界合作
▲圖片來源:百度
二次元經濟爆發的時代,IP對現在的年輕消費群體頗具吸引力,完全符合年輕人的性格特點。
麥當勞與小黃人,肯德基與陰陽師,以及吾皇萬睡的跨界合作;當前比較火的熊貓餐廳、蟹的岡田屋、小黃鴨茶樓等都是比較成功的IP打造案例。
結語?
明星代言主要是運用明星的影響力,關鍵是如何把明星的粉絲轉化為品牌自身的粉絲。 ?
明星代言雖是一種趨勢,但具有一定風險性,尤其有些餐飲人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不經允許在店內誤用一些明星照片做海報,結果吃了官司。
王寶強曾是盱眙龍蝦的代言人,某龍蝦店老板擅自用了王寶強照片貼在店內,結果不僅被討伐,還被要求張貼公告公開賠禮道歉。
因此,無論與明星哪種方式的合作,都不能投機取巧,以免觸犯了法律。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