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誰會是2018年中國最流行的餐飲品類?

胡茵煐 · 2017-10-11 08:30:38 來源:紅餐網

2016年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開店潮,2016年也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關店潮。

有人在這一波流行里賺足了票子,也有人在這一趟風口里賠光了底子。

不管怎樣,潮汕牛肉火鍋這股風潮在主流城市到頭了,至于未來的行情如何,不到未來誰也不敢下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勢必得有一個品類來接過潮汕牛肉火鍋的旗幟。

潮汕牛肉火鍋菜單標配

你可以管它叫爆款,也可以叫他網紅。基本上每隔幾年都會有這么一個現象級的品類出現。比如:重慶小面、小龍蝦、榴蓮披薩、牛油果等等......

其實,這也是餐飲行業的變化規律。

1、再好吃的菜,天天吃都會膩。

2、餐飲行業盡管品牌意識在崛起,但仍然有相當大體量的餐飲經營者還處于跟風狀態。哪個火我就翻牌子做誰。客觀上促進了新興市場的崛起。

3、渠道壟斷,餐飲不同與工業產品渠道廣泛,有的時候想吃什么由不得消費者選擇。

4、餐飲和資本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資本對于風口一向非常在意。

狗頭我根據市面上近期的餐飲情況,以及各方面信息采集,認為以下幾個有成為下一個風口的潛質。潮汕鹵鵝、牛蛙火鍋、地方小吃。

但在此之前,我們先分析一下為什么?

成為餐飲風口幾大條件 ?

想成為下一個爆款餐飲品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滿足能夠流行起來的條件,同時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

狗頭我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潮汕牛肉火鍋的興起和衰落。大致羅列了一些條件,并不全面,但是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一些明顯不靠譜的品類就可以被排除掉。

1、有標準,能快速復制。

站在風口上的餐飲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是開店快、而且急。因為扎堆風口的人都想盡快開店變現。但是,這得有一個客觀標準才行。

以前開火鍋店,你最起碼有口鍋子,底料才能算是個火鍋店。后來潮汕牛肉火鍋起來了,你得有明檔,鮮牛肉,師傅在里面切肉。標準高一點的還要有潮汕小吃、潮汕特產。

潮汕牛肉自帶標準

雪花、吊龍、胸口朥、腳趾肉各異

而牛肉好不好吃,一要看用什么牛,二要得肉新鮮,三要切肉工手藝好。有些潮汕牛肉火鍋甚至用的是礦泉水鍋底,可想而知一頓潮汕牛肉火鍋好不好吃靠的是什么。而恰恰這些都是有標準做到的:

選用2-3年小母牛

肉從宰殺到門店不超過2小時

一片肉涮8秒即可食用

絕不用隔夜的牛肉

當然,標準是人制定的也是人遵守的。有些人并不完全按照標準來,也能經營下去。但是,這起碼給外行人想開一家潮汕牛肉火鍋店有了參考依據,提高了參與度。

甚至連開業都有標準

甚至連潮汕牛肉火鍋店開業儀式也有標準:邀請舞獅(舞獅采青是潮汕地區文化,隨著潮汕牛肉火鍋開業也跟到其他地區)、廚師坐門口現場打牛肉丸等。

2、有供應鏈,原料hold住

小龍蝦的收成波動大

如果這個風口的供應鏈不夠完善,或者原料穩定度不夠。就會出現今年小龍蝦天價斷貨的窘境。老板們眼睜睜看著客人從自家店走出去。

牛肉穩定性稍微好點

由于小龍蝦的養殖本身就帶一點靠天收的性質,碰上大旱大澇收成少,原料自然貴。再加上幾個供應商的壟斷,再大的風口也經不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比之下,養牛就沒有那么多不穩定性了。有多少,多久出欄,都能算得到。

3、符合趨勢:年輕、安全、微創新、親民。

風口的本意是趨勢、潮流。符合當下人們消費需求,才能當風口。

風口起于年輕人

比如,現在大家都在談消費升級,主流的餐飲消費者以90、80后為主。根據我服務其他餐飲品牌過程中調研發現的數據,一線城市餐飲消費主力軍80、90后為主,70、60后為輔。而在二三線城市,9080后為主。到了四五線城市,基本上是90為主。

所以下一輪餐飲風口的誕生可能是在90、95這波年輕人當中。

安全 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些年不少知名餐飲企業倒在了這個上面。隨著潮汕牛肉火鍋風靡全國,明檔廚房慢慢演化成了現代餐廳標配。

新餐廳越來越多明檔

越來越多新開的餐廳即便不是從事潮汕牛肉火鍋這一品類,也建立起自己的明檔廚房或者明檔小吃,例如一些湘菜館、新疆餐廳等等。

海底撈被爆衛生問題后欲開放廚房

最近餐廳屢屢被爆出衛生及食品安全問題,明檔廚房以一種“干凈、衛生”健康的形象示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微創新 比較容易理解,你需要提供市面上沒有或者很少見的東西,但同時又不陌生。iPhone誕生的時候用塞班系統的人數很多,雖然是不同的智能系統,但是大多數人已經或多或少知道給手機下軟件,這個意識很重要。

微創新:有點不一樣

在此之上進行一個創新,大家能夠接受。例如潮汕牛肉火鍋,其實扒開了看就是個普通火鍋,涮著牛肉而已。相比于通常的涮羊肉而言,這波風口表面上的創新就是這個新鮮的牛肉,往深里就帶到了產業鏈的整合。但是,如果沒有涮羊肉和麻辣火鍋這么多年教育市場,突然之間弄個涮牛肉,有些人就會陌生,更談不上購買。

親民 ,狗頭我認為主要還是在價格層面上。正如上文提到,新的風口還是在年輕人身上發起,雖然現在年輕人同比過去年輕人消費能力高一點,但是現在物價也比過去高很多。

價格要讓年輕人接受得了

而且,風口需要大量需求依托 。而需求又建立在:購買意向和購買力之上。換句話說,價格便宜點買的人多,參與的人就多,這個風口自然而然就起來了,價格高了,參與的人就少了。

這個價格不僅僅是針對消費者,也針對餐飲老板們。如果操作工序太麻煩,勢必抬高運營成本,參與度也就沒那么高了。

哪些品類有成為下一個風口潛力? ?

作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作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作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1、潮汕鹵水——鹵鵝

鹵鵝是作者最為看好的下一個風口。它符合上述3大條件,同時還外加了一部分小幸運和現成的條件。

首先,鹵鵝系潮汕鹵水中經典名菜(有些是當做涼菜,也有些鹵鵝是熱的),在潮汕地區娶妻、游神廟會、拜神祭奠、紅白喜事等都少不了鹵鵝,因此它本身有大量的群眾基礎。鵝,也是家庭常見的一種食材,鹵菜更不用提了。兩者一結合,即便是放到內地來,也不會很陌生。而且,鹵鵝在前期開發需要廚師,后期跟進制作的時候就沒有那么高要求。

獅頭鵝養殖相對穩定

其次,鹵鵝經過很多時間的開發,制作工藝已經有一套標準,鹵水不難做。另外,市面上有一家做得好的鹵鵝用的是潮汕特產——獅頭鵝,這種鵝的特點是生長快,肉多還好吃,供應鏈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鵝吃法跟潮汕牛肉火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將一整只劈開,分部位吃。由于鵝相對來說比較小,除了肉之外,頭、脖子、腳、內臟都在售賣范圍之內。所以常見的是論個分3拼、5拼、8胗之類的來組合自己的SKU。

鹵鵝在潮汕有群眾基礎

接著,由于鹵鵝具備涼菜的屬性。因此,鹵鵝的銷售場景會比較多:堂吃、外賣、打包 ?都可以。開一家這樣的店,成本不需要很高。關鍵的是鹵鵝的價格不會很高,一份正常鵝拼的價格普羅大眾能夠消費得起。考慮到外賣軟件的興起和普及,鹵鵝借助外賣走俏不是不可能。 ?(事實上已經有一只鹵鵝品牌獲得投資。)

然后,重點來了。上海餐廳鵝夫人獲得米其林一星。而且它也是米其林一星餐廳里價格較為便宜的,人氣和品牌擺在桌面上,雖然人家做的是燒鵝。另外,深圳地區日日香也是異常火爆,天天排隊幾乎成了現象級餐廳。一個上海一個深圳,2個一線城市都有以鵝為主打且勢頭不錯的餐飲品牌,品類錢景較為明朗。

上海鵝夫人燒鵝料理店

深圳日日香鵝店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而且,喜茶的成功已證實上海確實對得起品牌高地的稱號。一旦鹵鵝模式驗證成熟之后,未來真不好說。

最后,鹵鵝跟牛肉火鍋同屬于潮汕菜旗下的菜品,某些方面資源是共同的。那些翻牌子做牛肉火鍋的餐廳,眼下正是調整時機,借鹵鵝盤活門店。

2、麻辣火鍋——美蛙魚頭

在上海,提起美蛙魚頭,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哥老官。作為常年霸占前排的網紅店,天天排隊天天爆滿,據第三方統計。哥老官大約一天能翻5-6次臺,單天銷售2000只蛙,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其單店日均流水約20萬以上。

牛蛙火鍋過于相似麻辣火鍋

當潮汕牛肉火鍋風潮退去之后,很多人在想會不會由牛蛙接替這個大旗。時隔一兩年了,哥老官拓店忙的不亦說乎,但市場總體反饋情況來看頗為平淡。除了辣三瘋、蛙來噠之外,并沒有多少叫得響亮的以蛙為主打的品牌面世。

主要原因在于: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美蛙魚頭火鍋太接近麻辣火鍋。復購理由比較單一。

麻辣火鍋對牛蛙火鍋截流比較大。

牛蛙的供應鏈和龍蝦頗為相似,對水的依賴比較高。

部分人群不吃牛蛙,客群有一定地域限制,市場存在教育成本。

3、地方小吃/經典名菜

正所謂“體輕能為掌上舞”,越是小而輕的業態越具備風口的潛力。特別是近兩年,餐飲和資本接軌的頻繁,而地方小吃/經典名菜天生自帶單品屬性,管理起來比較簡單,能夠很快實現占領品類,打響品牌。非常適合餐飲新手、跨界者以及資金并不是非常雄厚的老餐飲人操盤。在資本的推動下,突然之間冒出來一兩個地方小吃/經典名菜不是不可能。

例如之前的“土家族掉渣燒餅”、“黃燜雞米飯”、“酸菜魚”、“煎餅”、“肉夾饃”等等。

許爺吉尼斯剁椒魚頭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上海的“許爺剁椒魚頭”以吉尼斯紀錄為背書,硬生生拔高了剁椒魚頭單品的行業價格,并且仍然受到大多數人的追捧。緊接著就有照搬硬套的“X記剁椒魚頭”。

太二酸菜魚就是一道菜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深圳的“太二酸菜魚”,一改火鍋酸菜魚的做法,將酸菜魚改成一道主菜配合小食在當地頗為走俏。

驢肉火燒

椰子雞

豬腳飯

像這種地方小吃或經典名菜還有很多,比如“椰子雞”、“驢肉火燒”、“豬腳飯”、“米粉”、“冷面”等等。

誠然,地方小吃/經典名菜有一定的地域性,前期教育成本會比較高。但是,放眼望去當下的餐飲市場,哪些菜又不是從地方走向全國的呢?

我們常吃的肉包子,最早溯源到四川,據說是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途中發明的。家常主食蛋炒飯,最早可以溯源到隋朝國君隋煬帝,據說是隋煬帝下江南的時候帶到揚州。就連過年吃餃子這個習俗,原本只是陜西農村的風俗,經早期革命家帶回北京,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借助春節聯歡晚會大面積盛行開來。

肉包子是地方小吃

蛋炒飯也是地方小吃

所以,地方小吃/經典名菜的潛力真的不容小覷。

我認為對于地方小吃/經典名菜而言,打品牌的首站不一定要去一線城市,它可以借助當地的省會城市,先打槍第一槍再謀劃下一步。

狗頭說?

最好的風口叫:等風來

與其追著風口跑,不如修煉好自己內功等風來。關于下一個餐飲風口的猜想,僅僅是猜想。

我希望屏幕前的諸位餐飲同行們,能夠留言跟我一起討論關于風口形成還需要哪些條件,而不是哪些單品會流行。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相關推薦

胡茵煐

353

文章

1150791

閱讀量

胡茵煐 漆點品牌咨詢 Black Dots 聯合創始人,15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創業經歷,專注餐飲食品全案營銷,多年線上線下營銷實戰經驗,曾服務耶里夏麗、家府潮汕菜、兜約下飯菜、仟福粥點、湖南食在不一樣、蘇小柳點心專門店、陳記順和、潮牛海記、九龍珠餐飲、伊佳林開心夢工場等品牌。(微信號:yuelaoban)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