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6元餐位費”火鍋店被查處!這4種“塊塊錢”千萬別碰!
大龍 · 2024-01-16 09:18:42 來源:火鍋餐見
本期看點
1、餐位費、茶水費、桌子費遭網友吐槽
2、顧客維權意識提升,還是門店大意?
3、哪些動作容易踩顧客心理紅線?建議收藏
01
因收茶位費、桌子費······
多家火鍋餐飲店遭投訴
最近,部分火鍋餐飲店的“收費項目”引發熱議。
近日,不少媒體關注了廈門一家火鍋店,涉及收取每位顧客6元餐位調料費,且小程序下單該項為必選,顧客投訴后,遭相關部門立案查處。
無獨有偶,1月初在廣東惠州,一家串串香店因收取竹簽使用費被顧客投訴,顧客稱,本以為價格中包含食材和竹簽的費用,沒想到商家卻說收取的是食材費,竹簽需要另外收費。
自己一坐下來什就被收了四種費用(竹簽使用費、紙巾費、茶位費、調味費)。
這名顧客投訴后,商家做出整改,不再收取竹簽費用。
封面新聞還報道了一件事,2023年10月,成都市民王女士反映,她與家人在成都某火鍋店用餐,結算賬單上除了應付菜品費用外,還顯示需支付70元茶位費。
在抖音,有博主記錄了一家餐飲店,收費項目里還有桌子費。對此,店家解釋稱,“(顧客)進店會用到電用到水,就等于收取茶位費了,(顧客)用不用開臺就是5塊錢,開了7年了都是這樣。”
此前,有顧客吐槽,大吉利潮汕牛肉火鍋筷子需要另收費。最近,火鍋餐見在大吉利探店時發現,店員開始詢問用哪種筷子,把槽點快速消除,很容易贏得顧客好感。
火鍋餐見大體搜集了一下,被顧客、網友投訴的費用中涉及餐位費、茶位費、餐位調料費、紙巾等,其中有的費用也合乎情理,但而大多數門店因為沒有事先告知顧客或設置必點項,在結賬時,顧客認為有的費用實為不妥。
02
為什么部分餐飲店
會“盯上”顧客的“塊塊錢”?
前不久,有餐飲老板自己算了一筆賬。按日均顧客300人計算,茶位費、小料費、紙巾費收費標準均為3元/位,合計全年,上述三項費用就有98萬多元。但店家也明確表示,不會收取相關費用。
而按照網上一些餐飲老板的說法,設置這類費用確實是從成本考量,并未收到消費者對此進行反饋,加之餐飲是小本生意,控制成本也在所難免。
還有網友發起了“餐具收費是否合理”的大討論,并稱有的餐飲店會巧立名目,將餐具費換個名字,以掩蓋其不正當性。
其實早在2007年,中消協就曾明確表態,餐飲企業有義務為消費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并承擔相應的消毒費用,而不得將此轉嫁給消費者。但因為《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收取“餐具費”,所以在某些地區此類收費一直存在。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和第九條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因此餐飲企業在提供需要收費的餐具時,應明碼標價并事先告知消費者。
不止是上述收費項目,其實餐飲店容易被顧客投訴、踩雷的地方有很多。
03
顧客感覺不合理
商家叫苦連連
1、“強制掃碼”點單、加會員,顧客恐信息泄露
2023年末,有消費者在一家餐飲店點餐時,店員未曾告知可以人工點餐,該消費通過手機掃碼點餐并結賬,隨后,便成為這家餐飲店的會員。此后顧客嘗試取關公眾號但仍是其會員,也就是說,個人信息已經存儲在了這家餐飲店的后臺。事后,店家賠償了顧客相關損失。
首先,該餐飲公司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其二,只有掃碼才能線上點餐,侵犯了消費者選擇權;其三,未經消費者同意非法收集、存儲個人信息,侵犯了個人信息權益。
其實,某些情況下, 一些餐飲企業想通過與顧客的觸點上,搜集一些用戶信息,用以清晰用戶畫像,或者利用搜集數據為經營做決策。對于顧客而言,一些信息輸入不僅繁瑣,而且增大了數據泄露的風險,反而對商家的做法產生不良印象。
2、火鍋店收取包廂費引發顧客爆料
2023年初,有網友曝出了某知名火鍋店包廂加收15%使用費。品牌回復媒體稱,巴奴毛肚火鍋自2019年11月1日起開始收取15%的包廂使用費,包廂會提供特殊的裝扮服務,且加收包廂使用費合規合法。
品牌旗下上海一門店也表示,加收包廂使用費由公司法務確認過,且不能折算為餐飲費,只有一定級別以上的會員才能免收包間使用費。
對此網友的意見各有不同。“沒啥特別的,包廂收服務費又不是只有一家半家,只要是明碼公示就沒有啥特別的”“能接受最低消費,但是不太能接受額外收費”“好多飯店都有服務費,一直覺得挺坑的,也沒覺得服務有什么特別的”。
包廂收費一事當地消協也做出回應:顧客應當有知情權,如果明確告知消費者或在明確位置上有標注,也是合規合法。結完賬之后再說有包廂費用,這樣就不符合法律規定了。
3、不交“空間使用費”就“趕客”?
此前,北京的一家咖啡館上了熱搜,因為兩人只點了一杯咖啡,店家認為不消費不接待,并稱(一個月)光水電費就7萬多塊錢。
爭執之下,顧客唯有報警。經過調解店家不情愿地道了歉,但仍對顧客說“以后別讓我看見你”。
面對線下門店的空間占用問題,有咖啡店做了樣板。
此前,沈陽的colom coffee設置了兩套菜單,店員根據顧客堂食還是外帶,引導顧客看不同的菜單。比如,美式外帶僅需6.5元/杯,堂食卻需要20元/杯。
讓顧客自己去選擇,顧客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咖啡店還更受歡迎了。
這家咖啡店老板也表示,堂食顧客需要服務和空間,這都是成本。自從雙菜單計劃施行2年多時間,并沒有因此流失顧客,反而每天增加了60多杯的外帶或外賣訂單。
用價格機制讓顧客選擇是否為空間買單,這種做法避免了“趕客”的尷尬。
4、紙巾成了吃飯“必點”?一火鍋店被罰2萬元
火鍋餐飲店的收費紙巾,一直長在網友的槽點上。
此前,溫州樂清市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投訴,某火鍋店內存在吃飯“必點”紙巾,且沒有事先告知消費者的現象。
調查發現,顧客需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點選菜品,但該小程序卻將“紙巾”這一項設置成必點項目。
對于餐飲店紙巾而言,此前有連鎖餐飲店老板透露,一年下來紙巾的成本確實不少。對于一些小型門店而言,需要提前告知顧客紙巾是否收費,如果總體利潤能夠覆蓋耗品成本,免費提供也無妨,但也要看門店、品牌的定位。
總結
餐位費、茶位費等或許是火鍋餐飲店野蠻生長下的一種降本手段,即便換種叫法也不能改變其屬性。
在菜品升級、服務升級的當下,如何與顧客達成一種契約精神,讓顧客花的明白且容易接受,才是真的高明。
你對部分火鍋餐飲店收取茶位費、餐位費怎么看?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大龍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