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獲千萬融資,共享廚房憑什么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
第一餐訊 · 2018-01-24 18:01:54 來源:紅餐網
作為一名辦公族白領,最糾結的就是中午吃啥, ?
有木有?
就在身無可戀的時候,一碗雞湯飯出現在眼前。
更讓人意外的是,全程掃碼自助點餐!原來它就是傳說中“食云集”。聯想到之前的“吉刻聯盟”、“熊貓星廚”等,難道“共享廚房 ”又要在資本市場的澆灌下迎來新一輪春天?
市場催生下的“餐飲”+“共享”
2017年,餐飲業的年度舞臺劇,注定少不了自帶人氣的“共享廚房”的表現。所謂的“共享廚房”,是指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圈下場地,改造分割成獨立的廚房檔口,出租給商家經營餐飲服務的理念。除了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共享廚房”還向商家提供運營管理、品牌打造、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配套服務 ?。
起初,這種模式只是針對外賣商家,如今逐漸迭代升級,從利用家庭、餐廳、酒店等廚房剩余產能解決用戶就餐問題的共享廚房1.0時代,到以專業外賣廚房為主的新型共享餐飲企業的共享廚房2.0時代,再到如今融合了外賣、堂食、自提的多元化餐飲消費空間的共享廚房3.0時代。這種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餐飲新零售模式頗受資本青睞。
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人口量超過5億,在線外賣人口數實際超過1.5億。預計到2020年前后,中國的互聯網支付入口或將超過7.5億,外賣滲透率在80%左右,6億人會成為在線外賣的消費用戶,而O2O外賣市場交易額將突破7000億。逐漸走向井噴的外賣市場,也刺激“共享廚房”的發展。
?
圖片來源:餓了么2017大數據?
資本“愛”上她的N種理由
盡管“共享廚房”受到了餐飲市場的推崇,但對資本方而言,仍需對它進行拷問。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目前市場上各個品牌的共享廚房模式,能否真正符合未來的餐飲發展趨勢,是否具有長期生存、盈利的潛質? ??
之前,食云集創始人吳皓在接受第一餐訊采訪時,坦言:“我們看到了線下線上一體化的新零售形態才是真正的未來,但從意識到落地呈現,還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其中要解決餐飲品牌轉型成本高或缺乏經驗、難以推動、快速規模化復制難、合規及運營成本高等問題。”
由此可見,共享廚房需要接受多個方面的考驗。?
而面對資本方的青睞,“在深入了解傳統餐飲發展的基礎上,融入互聯網技術是吉刻聯盟的特點”,創始人史曉明說道。所謂的深入了解傳統餐飲發展,是指品牌團隊均曾在傳統餐飲企業有所沉淀(史曉明本人曾在海底撈創新研發團隊多年),而融入互聯網技術,是指品牌結合了許多當下的熱門科技(微信掃碼下單、全平臺收銀系統等),以及接下來即將投入的人工智能、AI場景體驗等。從金融和技術角度做餐飲,靈活處理和解決傳統餐飲的發展模式問題。?
至于同資本市場有所接觸的黃小遞,也表示自身在未來可能吸引資本關注的特點,分別是:1.快速拓店的能力,2.連鎖經營能力,3.線上轉化率。2017年開業的黃小遞起步雖晚,但已在一年內開設了3家店鋪;另外,走向連鎖化是行業的發展必然。 ?
套路,各不相同?
第一餐訊在與三家品牌的溝通中,三者不僅在吸引資本關注的點上不同,在之后的發展方向、模式上也有不同定位。 ?
“食云集”是中國首家專業從事餐飲品牌電商化的場地與服務提供商,通過新零售場地不斷提升消費的體驗。
“吉刻聯盟”是To B的集中式共享廚房,致力于構建S2B模式下的深度賦能體系,加強基礎設備的智能化、人性化、科技化。
“黃小遞”則定位于國內一站式外賣商戶服務,繼續提高空間、人員、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餐飲新零售新趨勢和資本加持下,“共享廚房”不斷變化,加速邁向3.0時代。這種模式幫助更多餐飲品牌做好標準化和規模化,在未來塑造一批強有力的餐飲連鎖品牌。重要的是,生產和管理的集約化,提升行業經營效率,整合上下游資源,促進餐飲供應鏈發展,降低網絡餐飲的食品安全風險。這是共享經濟切入餐飲業所帶來的巨大商業變革和效能,代表著未來餐飲消費的發展方向,也刺激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方入局。 ?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