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想給你差評?有一萬種理由,你想都想不到
丁一 · 2017-03-16 21:25:41 來源:紅餐網
餐廳產生差評的原因有很多,菜上慢了,送外賣晚了,覺得服務員態度不夠好了等等,但有一種是來自老顧客的:他熟悉我們的菜品,也知道我們的服務風格,偏偏將不滿意通通發泄給了餐廳。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奇葩”老顧客?是否琢磨過背后的原因?
1 怒氣沖沖的老顧客 ?
中午13:15,店里進來了一位女顧客,她是在門口徘徊了兩分鐘才進店的,但一進店就耷拉著臉,顯得心情不太好。
果不其然,剛坐下她就開始抱怨:你家菜品怎么老不更新?這個菜為什么中午不能點?下單后剛過了三分鐘,又開始抱怨上菜速度……直到最后,連光線和裝飾都成了其抱怨的槽點……差評也隨之而來……
得到差評的店長很郁悶:這是一位老客戶,她熟悉我們的菜品,也知道我們的午間套餐規則,也了解我們的上菜速度,如果那么不喜歡我們店,為什么還要來吃飯呢?有沒有人拿刀子逼她來?這不是故意找茬么……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奇葩”老顧客?
2 被逼的選擇
仔細分析這個案例,有一個細節很值得關注:顧客在門口徘徊的那兩分鐘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今天胃口不佳,不吃午飯了
……
可是到點了怎么那么餓啊,媽蛋!
……
哎,一人吃什么好呢?
……
沒有時間了,只能在樓里挑一家了,
可是都吃膩了沒有我想吃的啊!
……
難道又要去那家嗎?我要減肥,我不要去那家!
不要!
……
我發誓這是最后一次吃那一家!
……
都因為我沒有男朋友,好想有男朋友……藍瘦香菇……
▲筆者化身婦女之友對顧客內心戲的猜想
在經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中,消費者決策是基于產品屬性和利益最大化原則的理性選擇,簡單點說,消費者會選擇最合適的餐廳就餐。但是,“最合適”有兩種定義。
01、此時此刻,這家餐廳是我綜合來講最滿意的,所以我選擇它。
02、此時此刻,完全沒有滿足我要求的餐廳,這家餐廳是我不得已的選擇。
第一種我姑且稱之為積極選擇,第二種我稱之為消極選擇、迫不得已的選擇。如上的案例中,走進那家餐廳無疑是顧客的消極選擇,但顧客并沒有打算對自己的選擇認命,而是積極反抗,將不滿意通通發泄給了餐廳。
我認為,在餐飲業出現消極選擇的機會是遠遠高出其他行業的,第一個原因很簡單——吃飯的需求頻次太高了,一日三餐,極易厭倦!第二個原因,則是餐飲即時消費的屬性,使得限制多多。
餐飲消費最重要的三大限制條件,是時空、場景和預算 。
到時間了就得吃,就不能跑太遠。此謂時空限制;聚會、約會、宴請都得看環境氛圍,不能隨便吃。此謂場景限制;大家和我一起摸一摸自己的錢包,發現不能任性吃。此謂預算限制。
洞察顧客的消極選擇,以及造成消極選擇的限制條件,可以為餐飲營銷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向:在綜合實力有限、菜品服務環境等每個單項都拼不過對手時,不要死磕顧客的第一選擇,還可以——
營造新鮮感,認真撿漏一百年;
制造差異化,職業備胎一千年;
主打性價比,專業小三一萬年。
而大品牌,是消極選擇的重災區。
3 我們為什么厭惡大品牌 ?
舉個例子,但凡我有更好的選擇,我絕不會去吃海底撈(同理,肯德基、麥當勞、呷哺呷哺、西貝……)。因為我特么吃過一百遍了!所以,每當我因為距離、場景甚至安全而被迫選擇海底撈的時候,我的潛意識是懷著怨恨的,所以我的要求不知不覺就會提高。
再加上對它的熟悉,使得我對其品牌的尊敬感下降,我會懷著更挑剔的心態對待海底撈。
如果我對海底撈不滿意了,那一定不是因為它的水平低于同行,而是因為要求達到了變態的程度:我靠,這次竟然沒有人幫我哄小孩!差評!
此時此刻,我想特別真誠的說一句:海底撈,您辛苦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品牌便產生了做公關的需求——與顧客進行情感溝通,增加顧客對品牌的好感,或者更直白的說,降低顧客對品牌的厭惡感。
4 小品牌做營銷,大品牌做公關 ?
營銷(Marketing)與公關(PR)是兩個緊密相聯系的領域,但常常又被劃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專業。
如果你把一個公關狗誤認為營銷狗,后果就像把營銷狗稱為銷售狗一樣嚴重。
常言道:營銷是以銷售商品為核心,公關是以塑造機構形象為核心。對餐飲業的大品牌,塑造機構形象與促進銷售的關系似乎更緊密一些。
小品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拉新,所以建立基礎認知,誘導進店是關鍵;大品牌的群眾基礎廣泛,基礎認知已經建立,所以增加好感(降低厭惡感),提高老顧客的復購率是關鍵。
▲KFC冠名90后網綜:奇葩大會
以前做節目冠名的通常是快銷品牌,但這次KFC卻重金冠名了被何炅老師稱為“這什么流氓節目”的奇葩大會(奇葩說選秀賽)。
沒錯,KFC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點也不流氓。
KFC從最初的年輕人時尚品牌,淪為上班族的勵志品牌,然后繼續淪為社區知心大姐。再這么下去,就算啟用小鮮肉鹿晗代言,最終一定難逃中老年養生之友的宿命。
無獨有偶,西貝、海底撈的營銷和公關,都在“流氓”的路上越走越遠。
因為極端的東西,更具個性,在這個時代,才會獲得更多的好感。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當顧客再次被逼走進你家餐廳時,讓顧客心里會好受一些。
本文作者丁一,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