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素食品牌有飯,讓素食變得不一樣!
餐鳴天下 · 2017-07-06 10:56:58 來源:紅餐網
西式素食品牌Have fun!有飯
Have fun!有飯2013年9月在北京百度總部附近成立,從經營西式素食餐廳起步,目前在北京擁有3家堂食店+3家外賣店。有飯在2015年7月獲得清控科創投資的500萬天使輪融資,2016年年底完成由金慧谷投資領投的Pre-A輪融資,2017年計劃啟動A輪融資。
西式素食連鎖品牌有飯創始人李鵬,更喜歡別人叫他nu總,從律師、美國上市公司的法務總監到西式素食餐廳的創始人,他的夢想顯然不僅僅是一家素食店那么簡單。堂食店、外賣店、多渠道拓展、中央廚房、電商產品,有飯的定義從素食餐廳逐漸擴散到素食消費品牌,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篤實。
1.有飯:不僅僅定位于素食者 ?
Nu總是不折不扣的素食者,一直有素食推廣的夢想,有飯餐廳的第一位合伙人小白是坐擁幾十萬粉絲知名素食名人(微博/下廚房ID:小白素食記錄)。但從開第一家餐廳開始,nu總就很明確:目標消費群體并不僅僅鎖定于素食人群,而是擴展到所有白領,致力于讓白領吃上健康的餐食,這一切源于nu總對素食的認識。在做有飯的前三年時間,他在出差、旅游期間,曾多次走訪國內國外的知名素食餐廳,了解當地素食產業的發展,“印象最深的是,食客們多半不是素食者,他們只是在自己一周的食譜里增加了素食作為一種選擇,餐廳的經營者也很少刻意說教或者表達什么,一切都很自然,很舒服。那時我就在想,如果做餐廳,它與顧客的關系也應該是輕松自然的”。
2013年9月,有飯第一家門店在北京百度總部附近成立,依靠時尚簡潔的店面形象和健康美味的產品,迅速成為附近最受白領歡迎的餐廳,接近40元的客單價遠遠高出周邊,但仍有大批顧客排隊等位,周邊百度、聯想等很多公司的員工把有飯當成自己的食堂。這也讓nu總堅定了有飯的定位,面向大眾人群、做好吃的西式素食餐廳,但并不刻意去強調“素食”概念。
目前,來有飯吃飯的絕大多數顧客都不是素食者,而是周邊寫字樓里的白領和年輕時尚人群,以女性白領為主(外賣女男性別比2:1,堂食女男性別比6:4),日均人流量350~450。消費群體的外延,顯然給有飯發展帶來更廣闊的機會。
2.外賣:低成本快速擴張 ?
作為跨界的餐飲人,nu總坦言餐飲行業的鴻溝要慢慢摸索,從15年開始,有飯就在研究如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多渠道化運營,使得門店和品牌發揮更大的價值。從門店運營、到外賣探索、再到電商化運營,有飯現在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對于傳統餐飲行業來說,“三高一低”是很重的成本結構,現在有飯的堂食門店平效大概是在3000-4000,外賣店可以輕松做到6000-7000.相比動輒上百平米的堂食店,二三十平的外賣店顯然更容易復制,也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場地,只要交通便利、毗鄰核心消費區都可能開出外賣店,而產品都是在相同QSC標準管理下生產的。
未來,未來堂食店更多選擇在核心CBD地區,用堂食店樹形象增強消費者體驗,用線上外賣店做流量。“核心CBD區域開設門店可以充分的展示品牌內核和外延,收集和調研顧客體驗,通過跨界合作、粉絲活動等方式展現有飯所提倡的生活態度和理念,形成品牌中心。”
有飯在供應鏈和中央廚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布局籌備,大規模擴張只是時間的問題。2016年七月至今,外賣已經從3000單發展到現在接近30000單,三季度還有望再翻倍,目前有飯在逐步推進更密集的外賣覆蓋,爭取每月都有新的外賣店開業。
2017年5月,有飯和金百萬外賣店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開拓新的發展模式。
3.多渠道拓展:堂食+外賣+電商零售 ?
從創業之初,nu總的野心就不僅僅是開餐廳,他希望把有飯打造成一個“素食消費品牌”,聚焦素食大品類,用堂食+外賣+電商零售方式打通流量。
有飯聚焦在素食品類,做垂直化品類挖掘,通過形成品類品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最終實現高利潤率。“形成競爭力最核心是是否占據了某個品類,創造了新品類出來。當你聚焦品類之后,其實是你開拓了一個藍海。與其是紅海里苦苦掙扎,顯然開拓品類能帶來更多的機會”。有飯目前憑借大cookie等素食甜品即將登錄7-11和系列精品超市渠道,品類優勢不可忽略。
有飯在創業之初就有多渠道、電商化拓展的想法,正式的電商探索始于2015年,引入電商合伙人,開發了主打手工料足概念的“有飯自制巧克力大Cookie”作為第一款試水的電商產品,以一盒7枚,49元的價格進行線上銷售,達到幾十萬份的網上熱賣,峰值單日電商訂單10000+,2016年電商收入就達幾百萬。目前有飯已經入駐了“綜合平臺(淘寶)、本地生活平臺(比如下廚房、蜜芽寶貝、格格家和Enjoy)以及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春播)”等電商平臺。
未來的電商產品以大眾素食產品為主,包括更加高頻的飲品、食品、醬料等。有飯希望通過嘗試零售和電商等多種模式,使得線上與線下的流量結合,實現全渠道獲客與變現。“消費這件事非常核心的是出貨量,不僅是固定某一區域和產品的出貨量,而是所在品類的出貨量。品牌旗下產品的創新能力和相對應的供應鏈能力就是你的護城河。無論是線下門店、線上外賣抑或電商,傳遞的只有一個叫“Havefun!有飯”的素食品牌。”對于有飯來說,線上渠道打破了流量的天花板,使得6家門店的有飯品牌經由線上渠道輻射到全國范圍的消費者,同時,對有飯的線下門店也能形成有效的反哺。
有飯多渠道化建設本身是渠道和建設運營能力的提升。通過多渠道、多產品線,實現更有效的消費覆蓋。
4.未來:殊途同歸,卻又水到渠成 ?
談到未來發展,nu總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殊途同歸”,或者換句詞代替,是“不忘初心”,他說“只有清楚知道自己最后的目的到底是干什么,才能最終達到那個方向”。
有飯一直以來都很低調,并沒有刻意去做過主動的宣傳和推廣,但卻憑借獨特的品牌和產品擁有大批忠誠的粉絲,這些粉絲中,有學生,有文藝青年,有素食愛好者,有海歸,甚至很多門店的工作人員都是由粉絲轉化而來,忠誠度可見一斑。“素食消費在今天的歐美已經開始呈雨后春筍之勢,新的消費品牌、科技研發都在向這個領域涌來,這樣的趨勢也將帶動國內一線大城市的年輕人,開始體驗和嘗試對這樣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和餐飲理念。無論有飯能否這個領域的領導者,素食品牌的出現和壯大都是毋庸質疑的,而有飯已經積累了這么多的經驗,聚集了這么多優秀的人才,當我們在上海這樣的新區域落地時,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個網紅餐廳而被追捧呢?成為網紅可以是偶然中的必然,而成長為可以持續回饋顧客、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素食品牌,才是有飯最終的目標。樹根向下扎的時候,雖然慢卻最重要,開枝散葉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不理解素食,但不能否認這個趨勢”?Nu總說的很慢,很穩。
Nu總做餐飲前一直是從事投資并購和上市法律顧問,所以對資本有清晰的認知,做餐飲的幾年里他親身經歷一系列當紅品牌在資本推動下的起起落落,他說在發展方向沒有想清楚的時候,過度依賴資本是系統性的風險,發展越快就死的越快,資本甚至可能加速死亡。
2017年的有飯進入了新的階段,經過多年探索,西式素食的品牌理念開始深入人心,擁有大批忠誠的粉絲,外賣覆蓋的發展勢頭將幫助有飯快速成長,有飯堂食+外賣+電商零售多渠道模式被驗證成功,組建三年的團隊和兩年兩輪融資,都將幫助有飯實現更快速和穩健的發展。
結語
有飯,讓素食變得不一樣。
從西式素食餐廳到西式素食品牌,未來值得期待!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餐鳴天下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