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外賣配送頭疼,但有人靠它做到了30分鐘必達
安神 · 2016-12-23 11:42:27 來源:紅餐網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用戶特別是白領用戶對配送速度的要求僅次于食品安全之后,可以看出,誰能解決配送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誰就占領了3公里用戶的心智,就有機會做個有溫度的外賣?
做有溫度的外賣,最重要的要解決配送的問題,而配送就要搞定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配送方式的選擇,一個是配送騎手的關系維護。
不過要想提高配送速度,首先我們要了解配送的基本情況。
配送:從四個方面影響顧客體驗
1.外賣產品 ?
“點了一份外賣,送到顧客手里,本來光亮的菜品顏色,結果呈現的樣子產品色澤發生改變,拿到外賣的那一刻,絲毫沒有體驗到這是一份有溫度外賣的感覺;吃起來,外賣的整體口味也發生改變了。”
在這么一個外賣的場景之下,特別是秋冬季,整體的影響就會導致用戶的體驗不好。配送影響了產品的品質,即使一開始你提供的是再優秀的產品,最終到顧客手里,就相當于商家提供了很不好的產品,進而影響顧客體驗。
2.配送速度 ?
“打開美團外賣APP,定位到我所在的位置,今天吃黃燜雞,點完外賣坐等吃飯。”這是消費者中午或晚上點餐時的場景。可點餐過后,接下來就是相對長時間的等待就餐的時間,這段時間顧客的等待可能會相對焦慮。 ?
“外賣怎么還不到啊”、“電視劇我都看了一集了,快催店家送餐” ?這是消費者等待外賣到來時候的一般反應。 ?
因為用戶午餐時間有限,基本只有30-45分鐘耐心等外賣,所以在午餐配送大爆發的時間段,誰能提高整體的配送速度顯得尤為重要。
看商圈內商家的配送評分,基本都在4.5分左右,店鋪內的差評基本也都是關于配送速度的吐槽和差評。所以配送速度問題是商家與用戶最大的痛點。
3.整體的服務 ?
絕大部分用戶對于配送員的認知,對他們是屬于商家自己的,還是平臺的隊伍是沒有概念的。商家更大程度上是提供產品內容,而與消費者的鏈接以及售后服務很大程度是依賴配送員。一旦消費者對于產品或者配送產生不滿,不僅會對配送員給予差評,還會殃及商家,但商家卻無法規避。
所以配送員的素質和服務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外賣用戶的體驗。
4.配送費用 ?
“在美團外賣APP上瀏覽店家,看到一家壽司配送費5元,看到一家沙拉輕食配送費3元,但起送價差不多,除非特別想吃壽司或者對這一家有特殊的品牌偏好,否則很多用戶會移步其他商家解決午餐溫飽問題。”
還沒有點進去商家的店鋪,用戶已經流失了。雖然說用戶可能是價格敏感度比較高,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能為商家創造收入的用戶。
不同的配送收費,意味著用戶在點餐時候多支出或者少支出多少配送費,直接影響著對價格敏感性用戶是否在你線上店鋪下單?
?
配送:選擇合適的配送方式 ?
了解配送方式 ?
因為營業時間較長,配送范圍在7公里左右,單均價大概200-300元,所以成都的大龍燚火鍋外賣對配送的范圍選用的是自配送,而其對面的快餐店因為主要針對午餐和晚餐,針對附近的居民,對時間要求比較高,所以選用的卻是美團專送,當然還有一些商家基于自身地原因,選用的是美團眾包或者快送等其他形式。
1.美團的美團專送,餓了么的蜂鳥專送、百度的百度專送 ?
專送定義:是以團隊為主的配送形式,面向商家收取一定傭金比例(具體區域存在差異),面向消費者收取一定的配送費用。
好處:就是配送人員正規化,給用戶良好的形象,另外配送速度相對快。
缺點:是成本稍高,配送時間和區域有限制。
適宜商家:客單價偏中低,速度和品牌有要求的商家,比如快餐類、漢堡披薩、粉面店等
?備注:餓了么推出了準時達,30分鐘必達。
2.美團的美團眾包,餓了么的蜂鳥眾包 ?
眾包是美團配送中的另外一種配送方式,利用社會閑散力量幫助商家進行配送的形式。優點:整體的服務質量低于專送和快送,成本要低于專送
缺點:整體的配送速度要慢于專送、快送等。
適宜商家:客單價偏中高;對范圍要求比較廣;成本把控嚴格,對速度和品牌要求偏低的商家,比如海鮮燒烤、夜宵、甜點蛋糕等
3.美團快送 ?
美團快送:屬于美團配送的一種形式,同樣利用社會閑散力量幫助商家進行配送的形式,不過素質和整體效率高于眾包。
優點:輻射范圍相對大,可以覆蓋5公里左右,而且整體配送成本低于專送,特別是針對C端收費低于專送1-2元
缺點:范圍大,可能導致快送的時間慢于專送,
適宜商家:時間要求偏中低;對范圍要求比較廣;對速度和品牌要求偏中的商家。比如快餐類
4.商家自配送 ?
商家的自配送,是商家依靠自有運力或者第三方眾包運力進行產品配送的形式。
優點:自配送對外賣的區域限制小,時間限制小。自配送的成本,跟這個跟店鋪單量和單均價有很大關系,如果單量起伏不定,而且客單價偏低,分布比較散,那么自有配送成本就會變得很高,相反則成本低。
缺點:單量低且分散,導致成本高,雨雪等惡性天氣保證運力。
適宜商家:單量分布密集且客單價中等;客單價高;對范圍要求比較廣;對時間和品牌要求中高等的商家,比如火鍋(有鋪桌的其他服務)、夜宵、甜點蛋糕等。
配送:選擇合適的配送方式 ?
如何選擇配送方式 ?
不同品類適合不同的配送形式,無論是火鍋、披薩、燒烤、海鮮等單均價比較高的品類,還是蓋飯、黃燜雞、面食等單均價比較低的品類,都需要綜合考慮品牌、服務、價格、速度等綜合因素,根據自己產品對各個要素需求的優先級進行綜合衡量,切記不能一刀切。
如何處理與配送員之間的關系呢? ?
配送員在我們與顧客之間充當著橋梁的作用,商家如果對待配送員能做到以下幾步,絕對保證你家店面的配送速度杠杠的。
1.端正對待配送員的態度 ?
餐飲外賣本身就屬于服務業,而配送員是幫助商家去輸出運力,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而且是解決配送問題的關鍵人物。作為商家,不要有歧視的心態,或者人為地把配送員放在我們的對立面。
2.與配送員搞好關系 ?
前面已經說過,配送員在一個區域內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所以與配送員搞好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某餛鈍品牌負責人分享到,搞好關系,并不是說要給予多少物質等等,很簡單的動作,比如秋冬季節,天涼,下午不忙的時候,可以給配送員提供兩張休息的桌椅,配送員取餐,在等候取餐的幾分鐘時間里,可以給他們準備點熱水熱茶。沒事的時候,也可以邀請配送員到店里嘮嘮嗑。
提升配送速度的技巧 ?
愛情麻辣燙的負責人彭慶文分享了一些經驗,為了保證配送速度,首先就要維護好配送員,針對自己配送區域的配送員,總共也就30多個人,每個到他店里取過餐的配送員他都加上微信,同時留下對方的聯系方式。
然后自己拉了個微信群,針對自己店里的訂單,他會群里訂單溝通,幾號單哪個配送員,大概多長時間能到? 收到配送員反饋之后,彭慶文迅速地針對固定單子進行標注,根據自己的出餐時間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這樣了解了配送員到達的時間,盡可能縮短了產品到用戶手里的時間。彭慶文說,如果餐出的特別早,但是配送員來的特別晚,再加上產品還要經過一段時間到達用戶手里,那外賣的口感和溫度肯定大打折扣,影響用戶的體驗和下次的購買。
在這里要提醒商家,配送范圍并不是越大越遠就越好,配送范圍很大但是配送員送達時間超過1個小時,那用戶體驗就很差,影響下次購買。所以說不同品類的商家,適合不同的配送范圍,提高用戶整體的體驗,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