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產品最適合做外賣品牌?
安神 · 2016-07-30 19:18:53 來源:紅餐網
一個龍蝦橫行天下,一杯奶茶火遍南北。
這個夏天最火的莫過于小龍蝦了,銷量太好,龍蝦都不夠用了。北有做海鮮的晚一點,做麻辣平臺的夾克的蝦,南有清華哥的墮落蝦,當然在默默無聞掙錢的龍蝦外賣就數不勝數了,而有的外賣則還是繼續保持零單的記錄。
由此可見,產品選擇和定位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為什么產品會那么重要?
產品連同產品的屬性以及文化理念一塊作為內容提供給顧客,你提供的內容符不符合顧客的口味,顧客接不接受就決定了作為外賣品牌的成敗。
那什么樣的產品才是最合適的?主要有以下幾點考察!
1.產品角度
產品永遠是基礎
產品的味道要夠好吃,夠正宗。產品永遠是基礎,不能說有多好吃,至少要保證不難吃。大家都說黃太吉煎餅味道不好吃,怎么還有那么多人去點外賣。小編特意去黃太吉的堂食店品嘗,另外點了份他家的外賣,如果是你,嘗了以后就知道,味道不敢說多少吃,但是屬于中等偏上。
易于操作,易于標準化
不容易操作的菜品除非做品質外賣,走高價路線,否則走量可能性不太大。容易操作的菜品,比如說熱干面,2分鐘出餐,味道主要靠調料保持,而且即使坨了加點少許開心就OK,比較普遍的是黃燜雞,提前壓好雞肉,標準化和速度都可以,除此之外當然還有還有麻辣燙、豬蹄、龍蝦,甜品、水果、沙拉等等。
可配送,出餐快
可以配送,而不太影響味道,是最好的標準。如果菜品需要2個小時才能出來,那做預定可以,同樣走量可能性不大。
再說配送,什么不太容易去配送?比如面條、水餃、燴面等。
如果真想做外賣,1公里之內,太遠了就不要考慮,容易坨,容易撒,對顧客的傷害很大。
利潤25%以上
外賣的成本結構注定了低毛利的菜品不適合做外賣的生意。外賣的成本結構,人工配送占據了很大一塊,低毛利的菜品不建議上,除非此菜品可以幫助你的店鋪迅速引流,吸引人氣。
為什么必須是25%呢,因為平臺扣點加配送要扣去20%左右,那利潤去了哪里?自己一算就明白!!
2.顧客角度
產品要有特色
什么叫有特色,就是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黃燜雞、熬炒雞、麻辣小龍蝦、特色豬蹄、正宗麻辣燙。這類小吃做午餐挺合適。正如2016年互聯網餐飲報告的數據顯示的那樣,特色小吃和休閑餐廳是發展的主流。為什么會是主流,因為主流人群在關注,在意這些東西。
少選擇,少即是多
這里的少并不是說一天只出一款外賣。因為人是雜食動物,口味的多樣性是天生的,一天一道菜是無法滿足大多數顧客的。中午的午餐選擇,顧客本身就有選擇困難癥,如果有必要就不要增加他額外的選擇空間。
少即是多,菜品沒必要一下子幾十個,選擇大眾已接受的,性價比相對比較高的,保持在15款以內,如有有必要10款以內最好的,有負責引流的產品,有負責利潤的產品。
本文作者安神(微信:752193267),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