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利用競價劫持餐飲對手流量,應該怎么去應對?
汪章博 · 2016-04-13 11:58:52 來源:紅餐網
微盟本來的業務是搞搞微店,為微商提供一個賣貨分銷的系統。不過隨著融資額的增加,公司是越做越大,業務也是越來越多,開始涉及行更多的行業和領域。
微盟在推出智慧餐廳之前,是有微餐飲的行業版的,但是功能略弱,沒有競爭力,于是在16年第一季度推出了“微盟智慧餐廳”。這個動作一出來,餐飲軟件行業大大小小的企業都被嚇了一跳,紛紛關注起微盟的動作,看看這個撈過界的家伙到底想要做什么。
微盟先是一波軟文砸下來,然后競價隨之跟上,友商也從微盟官網大致了解了他們吹噓的智慧餐廳。在微盟踏足之前,餐飲軟件行業的各個山頭已經拼殺的很激烈了,就以“智慧餐廳”為例,核心的點有網絡化、O2O、新媒體營銷、微信餐廳、移動管理等等,和傳統的餐飲管理系統存在較大的區別,所以微盟就切入了這個領域。
微盟進入這個領域后……其實也沒有對行業產生多大的改觀,智慧餐廳的概念僅僅是閃了一下,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不過微盟的業務卻沒有停滯,線上線下都開始了大規模的推廣,搜索引擎競價作為重要的營銷戰場,微盟自然不會放過,和智慧餐廳相關的關鍵詞,都被微盟做了個遍。
如果每個餐飲軟件公司都能夠好好的做產品,那么餐飲人也就不會為了需找一款合適的餐飲系統而撓破了頭皮。百度上找個軟件,翻幾頁都是廣告,比如搜個好哇到微盟的網站,搜個三餐美食智慧餐飲跑到好哇的網站。百度競價的目的已經脫離了投放廣告的初衷,變成了劫持對方流量的流氓手段。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做品牌是非常不易的,你辛辛苦苦建立的口碑、知名度,如果被對手給做了競價詞,那流量損失就太大了。而微盟、好哇等的做法就是利用競價來冒充友商的品牌,先不管他們的產品怎樣,這種用“錢”來盜取對手的流量實質上是很無恥的。
不過作為被侵害權益的一方并不是毫無辦法,讓我們來探討下如何正當的應對微盟的這種競爭手段。
1、百度信譽:官網認證
通過百度信譽,認證官網,可以做到在百度搜索產品詞的時候,自家的網站會加上“官網"的標識。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的流量吸引到自己的官網上來,但是對于不是那么忠誠的用戶,這一招并不是那么有效。
2、申請百度推廣“品牌保護”
這個地方是不需要交錢的,不過免費的產品很坑爹倒是真的。就算你提交了相關的資料,百度也只會保護你提交的品牌、產品、商標、著作權上面的稱謂。比如三餐美食提交的“三餐美食餐飲管理系統軟件”這個軟件的著作權,那么僅僅保護上面的全稱,最多加上證書上面的簡稱。而“三餐美食”這個核心的詞匯是不在保護之內的,數量龐大的長尾關鍵詞,更不可能被保護了。
3、聯系對方,協商解決
態度強勢點,言辭激烈點……都是可以的,總而言之,對方必須停止進行相關品牌詞的競價。協商不成,那就只能依靠法律手段解決了,所以企業最好趁早注冊商標。
4、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很明顯,這種做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微盟和好哇的做法,利用競價來反擊對方。這種方式算是比較典型的惡性競爭,得利的只有百度,而且你還不能把百度怎么樣,雙方都只能乖乖地給百度送錢。
5、其他手段
以上是一些沒有破壞規則的手段,自然就有一些不那么規矩的手段。比如刷對手的競價點擊,分分鐘耗光他的賬戶資金;黑對方網站,讓他無法訪問(違法的事兒,盡量不干);刷對方聊天軟件,干擾對方商務聯系;直接去對手公司,“當面”解決問題(你懂的);抹黑(這種手段的結果是整個行業都會被唾棄);到百度推廣經銷商那里鬧事……
競爭之所以變得如此“殘酷”,實質上是市場并沒有如同想象中的那樣蓬勃發展,而競爭對手卻變得越來越多。為了抓住那么一點點客流,每個競爭者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出現微盟這種用錢開路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競價這種坑爹的手段就是百度盈利的重要渠道,不過百度這個無恥的手段,也迎合了某些“錢任性”的企業。同是一個行業的友商,破壞規矩,不遵守商業道德,受傷害的只會是這個行業。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