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創業,如何分清模式和找準痛點?
汪章博 · 2016-02-19 17:05:00 來源:紅餐網
去年外賣市場大洗牌,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給行業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不管是線上線下競爭都非常激烈,線下普通的餐飲外賣利潤已經變的越來越低。從目前外賣巨頭的市場占有率來看:百度外賣占有18.8%位居第三位,美團外賣占有33.5%位居第二位,餓了么占有33.6位居第一位。美團和餓了么占有最大的市場,但是他們野心不止于此,從餓了么的供應鏈平臺和餓了么的品類擴張來看,野心都不小,都想獨占外賣市場這塊大蛋糕!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在巨頭們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做外賣怎么才能做活!
把痛點和癢點區分開來
痛點:當你創業或者是做一個新的產品的時候都知道先找痛點,然后就這樣開始做項目開發產品。當這個項目完成了產品做出來了一切都做好了,感覺這一切都非常完美,只要一上線就能賺大筆的錢。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運營一段時間后運營數據又一盆冷水就把你潑到了起點。這就是很多創業者常犯的一個錯誤,對市場和產品不夠深入。外賣O2O這個產業鏈的大躍進都是由白領和學生市場所推動的,從邏輯來看,痛點代表的是獲得持續生命力和發展力的難點。換言之,如果憑借賣出痛點的解決方案并沒有換來理想的生存發展能力,那問題的核心就在于對“痛”的認識不足。
癢點:什么叫癢點?想必大家都聽過這么一句話: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現在大多數的商家就是沒分清癢點和痛點,造成一些產品生命周期短;給大家說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上門洗車和汽車后市場。這樣的產品本來就是一個偽需求,沒有用戶賣你的賬,盈利模式不清晰連自己未來的方向都不清楚就開始以個勁的燒錢,最后拉到投資的就投資人買單,沒投資的還是自己來買單。
當沒分清這兩點的O2O創業者都拿著治癢點的解決方案,資本和資源,對痛點進行根治,如果管用,那所謂的痛點其實本質即為癢點,而癢點又無法賦予產業能動性和生命力。正是這個情況,在現今的O2O行業,尤其是餐飲O2O行業內,一再上演,樂此不疲。
找準盈利模式才能活下來
想要在外賣O2O這個燒錢大戰場上活下來只有四個字:”盈利模式“。以燒錢的模式來引流量還不如花錢買點水軍到微博上去炒作一把,燒錢燒出來的用戶忠誠度都不會高。只要有投資人燒錢誰都會,但是用戶就會今天你燒錢我用你家的,明天隔壁燒錢我用隔壁。當你錢燒完了又回到了起點,所以最簡單的四個字:”盈利模式“你解決問題的根本。
拿餓了么舉個例子,餓了么的問題就出在于安全問題。餓了么屢次被查出不符食品安全規范被有關部門點名批評,它的市場早就形同泡沫,但這段時間以來,他似乎并沒有什么動靜,依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燒錢,在小編看來安全問題都是外賣市場所有人的病,無從根治,可我就覺得美團外賣、百度外賣比他好的很明顯,按這個發展軌跡,餓了么的劇情走完是很快的事。
因為巨頭BAT的激烈的競爭,外賣的市場已經開開慢慢劃分為三個區域了,接下來就是外賣新一輪大戰。然而在這一輪中誰要是最先掌握到盈利模式的構架,誰就能提高投資人對其偏好程度。
從目前的是市場來看,外賣創業者選擇使用三餐美食外賣平臺系統會讓自己的創業之路加分不少,能走不少彎路。在沒有燒錢、沒有炒作,也能摸索出一套外賣盈利的模式,這才是目前外賣O2O市場最靠譜的一個趨勢。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