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到爆款,真的簡單嗎?
王鹿鹿 · 2015-12-16 18:17:54 來源:紅餐網
每一次餐飲業舉辦論壇、活動,大家都會說“我們要重視產品力!產品是關鍵!……”對于爆款來說更需要產品力,而強大的產品力往往來源兩種基因:第一種叫唯一,有傳承型(世代傳承的獨門秘方,秘而不宣,具有歲月里的好味道),也有獨創型(創新研制,具有差異化的好口感)。這種自帶屬性光環可遇不可求,在打造爆款時確實具有優勢。第二種叫專一,很多餐飲創始人和創業者屬于這種。也就是說,一開始沒有什么得天獨厚的優勢,憑的就對核心產品地專注研發、迭代升級、精益求精,以工匠之心探尋出好味道背后的“秘密”……
本次分享案例——九毛九
鹿鹿上周末好奇掃碼搶了張入場券,參與了深圳九毛九升級店5折試吃的內測就餐,吃完之后對爆款的產品力,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思考。整理之后,今天鹿鹿就以九毛九品牌為案例,從爆款產品的視角,看一看這個品牌是怎么做的?他們付諸了哪些努力?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一、招牌面-一碗好面得之不易
1 品牌自帶山西面食基因
如果大家對這個品牌有點了解,就知道九毛九從骨子里帶有山西面食的基因(山西是中國面食之鄉),而九毛九對于面食的研究很深,據稱各種山西面九毛九皆能制作。很多人不知道,九毛九說的“手工做好面”是指什么?哪家的面不是手工做的?鹿鹿看來,九毛九已具備中央廚房高度標準化能力,又有自己的“面條大學”,這個“手工”其實是他們對“好面”的堅持。下面我們詳細來談。
2 這碗面要怎么做?
具體來說,從面粉品牌的選擇、份量配比,面團搓揉發醒的時間,配送時效,到不同季節煮面水溫的差異和煮制時間的差異,再到堅持100多家門店人工搟面,現點現做。面鹵的數小時翻炒,無數次的調試,短了不入味過稀,長了會炒干變硬。每一次環節上都是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耗費,才有了這么短短五個字“手工做好面”和一句話“鎮店產品,均經過4小時,7道工序,方做得一碗招牌面?!?/p>
3 鹿鹿對這碗面的思考
九毛九做了20年的面條,直到現在還在琢磨怎么才能把一碗面做得更好。招牌面的產品力就是一個字——“鉆”(鉆研)。這種強大的產品力,成為九毛九將手工面做為自身招牌的保證。但是目前看來,這個“招牌”雖然產品力很強,但還不夠聚焦。九毛九需要打造出,一道山西手工面的代表作,一份真正的爆款。如果能推出最核心的,代表品牌+品類的一碗面,再讓其更極致、驚艷,具備體驗感,它就有可能成為真正的“金牌之選”。
二、招牌硬菜-有限提供保品質
1 一道過硬的硬菜,關鍵詞是有限
九毛九有道招牌硬菜,叫做“二斤大骨頭”,每天限量供應。跟普通的醬骨架選擇龍骨切斷后鹵制不同,這道菜選擇優質豬頸骨肉(因活動量大,肉口感更好),然后整根浸泡去腥四小時、慢火鹵制四十分鐘,最后再浸泡四十分鐘入味肉質松軟不柴。臨上桌前將大骨切開、端上(稱重,保證二斤)。這樣的菜工序繁復,耗時費力,需要提前熬制準備,后廚沒法無限提供,如果賣多了,反而是說明有問題。從這一點來說,棄量保質,也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
2 鹿鹿對“硬菜”的思考
① 軟硬結合,圍繞招牌面做好組合
硬菜產品力也是一個字——“精”。精選,精華,精彩。九毛九對其硬菜的闡釋是“拿得上臺面,撐得起場面、份量夠大、出品過硬的”。鹿鹿看來,九毛九對硬菜產品的立意、付出都很多,但是目前仍略顯“簡單粗暴”,大分量+大器皿+上菜大聲吆喝,硬是夠硬了,但是缺乏呈現力、驚艷度,記憶點還不夠深刻。作為 “招牌面”的核心隊友和最有力補充,合理組合以及精細化配搭,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爆款組合”。
② 硬菜也需“精細”調整
如何打造進入消費者心智的,深刻的記憶點?硬菜同樣需要考慮——視覺+味覺+知覺(驚艷的呈現+獨特的口味+口味背后的故事)。對于九毛九而言,很多東西不僅要做出來,也要宣傳出來,讓消費者知道,并根據真實的消費者反饋去調整。此外還需考慮:價格問題(目前價格偏高)、份量問題(①盤子大但桌面有限;②配面吃容易吃撐;③給其他產品留下選擇空間小,如其他涼菜、炒菜)。
總 結
九毛九已經走過20年,有關自身爆款的探索仍在繼續,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想打造爆款,我的產品力夠不夠?還應該怎樣去加強?九毛九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對于產品的鉆研好似“庖丁解?!保瑢⒁粋€產品拆分成許多局部、細節去測試和提升。大家都說“做連鎖,好吃重要嗎?”鹿鹿認為,好吃永遠是重要的。打造爆款的過程確實不容易,它需要在產品的食材、制法、口味變化等每個細節上走心,與時俱進、自發迭代。如果不能成為唯一,請專一,用產品力助推爆款的成功!
?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