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比40%,嘉和一品與外賣的十年之約,劉京京:順勢而為,做擅長的事
八球 · 2017-08-11 14:38:17 來源:紅餐網
2009年,張旭豪和他的一幫兄弟們剛成立餓了么,
2013年美團外賣才誕生,
而嘉和一品卻早就著手“到家”的送餐業務。
從2008年接觸外賣,2010年開始發力外賣,嘉和一品算是首批做外賣的中餐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實現了外賣占總體營業額40%的成績。
“7年前(從嘉和一品正式發力外賣的時候開始計算)當人們對'外賣'還沒有具體認知的時候,嘉和一品掌門人,劉京京,為什么會去做外賣?是不經意而為之,還是長達7年的布局?”
頭條君帶著疑問,見到了嘉和一品的董事長,劉京京。
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
“這是顧客的需求,無論是堂吃,還是到家,滿足顧客的多樣就餐方式,是嘉和一品當時切入外賣很重要的考量點?!眲⒕┚┱f。
從2004年到2017年,消費者的三餐喝粥的習慣逐漸被養成,“粥”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品類。
在萬億規模的外賣市場,嘉和一品的外賣總體業務已占至總營業額的40%,它究竟是靠什么將傳統粥品做到“正餐化”、“快消化”?
各展所長,該平臺做的事情,商家就不要摻和
現在很多商家,考慮到平臺要收取一定費用,都紛紛開始自建訂餐平臺。但是傳統餐企在互聯網思維上不足,搭建線上渠道比專業的人,要多付出2-3倍的時間和金錢。
作為一個老牌餐飲企業,在觸“網”的過程中,嘉和一品會如何處理與外賣平臺之間的關系?
“不要一家攬了十家活,外賣平臺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口,放著錢多的地方你不去,自己花錢再自建一個渠道,最后落了兩頭空。”
在劉京京看來,做餐飲就老老實實地做餐飲,當有了穩定、優質的供應渠道,科學、信息化的系統管理支持后,就不能短視,找平臺、找企業去合作、去共贏。
為了提升顧客的滿意度甚至品牌依賴度,實現“專業分工、優勢互補、跨界整合的話,易達到1+1>2的效果,甚至有可能產生幾何級的裂變效應。 ”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于劉京京來說,嘉和一品的外賣還有很多可以去做的。
產品的好或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流量的轉化高或者低?
快餐小吃是外賣領域占比最高的一級品類,粥品作為大市場的小品類,早餐市場的寵兒,然而還是會遇到問題:粥品做外賣,包裝不到位就容易撒漏;訂單集中,配送一耽擱更是會引起投訴,粥品外賣的諸多痛點,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中餐具有多樣性,注重火候、鍋氣,即食口味最好,如果外賣,30分鐘后再吃,可能差別較大,而粥品按照現在嘉和的技藝手法熬制,30分鐘后還能保持粘稠度和口味不變,相比而言外賣優勢明顯。”劉京京說。
味道不統一,如何實現“百店同味”?
做餐飲做忌諱的就是產品味道不穩定。今天吃了感覺很好吃,明天再次下訂單發現,味道變了,從此顧客就流失了。
對于餐飲品牌來說,要擁有長久穩定的忠實用戶,你就得保證你的產品能夠長久如一地“抓住”他們的胃。因此,產品制作過程中的標準化以及餐品的統一化就尤為重要。
因此,嘉和一品把每一種食材、調味品等原料都一一進行了量化,輸入進后端系統提供制作標準,“每份皮蛋瘦肉粥需要使用到多少皮蛋、瘦肉和鹽”,以克計算,嚴格執行,以保證“百店同味”。
圖:食品安全檢測,計重
出餐速度慢?嘉和一品如何做到10分鐘出餐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做成“無限的生意”,首先就得快速出餐。
目前,嘉和一品依靠中央廚房與B端加工模式,包括粥、小籠包、小菜和飲品在內的所有餐品均由中央廚房完成半成品制作,再運送到各個門店,做后期的制熟、出品工作。
這一系列流程實現了“10分鐘出餐,2秒鐘取餐”。
現在很多餐飲企業都在做減法:減門店面積、減人工,但是卻忽視了真正該減的是出餐速度。
餐品半成品化通過縮短出餐時間、降低了成本和損耗,真正做到了餐飲企業的“減法效應”。
產品研發中心一角
配送:隨到隨取,配送快,差評少
點一份外賣,顧客等的時間過長,因為配送問題店家收到差評,肯定也不高興。
做餐飲本身就是一個環,你出餐速度快了,但是送餐慢了,客戶一個不高興就來了個差評,“完了,做的一切都打水漂了。”
因此,要想兩邊都不得罪,就得“快”,不僅出餐速度要快,配送更要快。怎么快法兒呢?
嘉和一品采取“半成品+智能柜”的方法,即通過半成品加工的模式實現10分鐘出餐;而且與格力、樂棧等科技公司積極合作,選用智能配送柜,來保證熱餐的溫度恒溫至60度以上,果汁、甜湯等冷品冷藏至0度左右。
劉京京說,智能柜的一端置于餐廳外賣處,配送員隨到隨取,半小時就能送至顧客手中;另一端放在寫字樓和社區的配送站,方便配送員統一送餐,進一步提升配送速度。
這種做法不僅解決了速度的問題,還把效率的問題一并解決了?!罢嬲淖層脩粲X得,任何時候,溫度都剛剛好,味道也剛剛好”。
管理:實效大排名,舉賢不避親
對于餐飲老板來說,要操心的不僅僅是做又好又快的產品。出餐、送餐對于老板來說都是前端,員工才是老板的后備力量。
人員流失率太大是餐飲行業一直存在的現象。但是有些老板認為,只要我打好前排戰就行了,可一旦后方人員散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晚矣。
通過實效大排名,包括營業額、滿意度、出餐率、損耗率、離職率等各個角度,嘉和一品每月都會進行內部綜合考評,考核獎懲采取“后三名的罰金獎勵前三名”,并且實行“一帶一,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進行學習交流。
舉賢不避親,唯才適用一直是劉京京堅持的做法,只要員工的表現得到認可,升職晉級,加薪加碼都不是問題,嘉和一品是非常激勵員工奮斗事業的?!?/p>
“與顧客直接接觸的是我們的前線員工,”在劉京京看來,工作熱情越來越高,服務與態度越來越好,顧客自然越來越喜歡,最終的營業額才能越高。
除此之外,嘉和一品通過利用信息化網絡管理,實現了前、后臺與廚房互動,更將各分店納入總部的網絡系統,實現了電子辦公系統,信息的及時上傳下達和流程追蹤,使公司整體提高了效率,加強了執行力。
如今做餐飲,單純做好產品是傳統時代的玩法。如今的市場已經不一樣了,不管你變或者不變,整個行業都在變。
當你還故固步自封,猶豫不前的時候,紅利早已被瓜分。從2008年到2018年,馬上就要十年,從外賣0單起步到外賣占據了嘉和一品營業額的40%,劉京京與嘉和一品外賣的十年之約,能否在粥品這個品類,給行業一個更大的驚喜呢?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外賣頭條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