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拳王到披薩大師冠軍,他是怎么做到比必勝出餐還快的?
鄭曉彬 · 2017-07-14 17:30:57 來源:紅餐網
李文揚——獲得過三次世界頂級拳擊賽事的最強拳王!但是他卻因為兩次視網膜脫落不得不告別自己摯愛的拳擊運動,跨界做披薩。從小白到披薩大師,從一家店到10家店,做到出餐速度比必勝客還快,獲得徐小平的500萬投資。在接受外賣頭條記者采訪時,他說,所有夢想的實現都在于“熬”。
板寸發型,給人一種簡單、干練的印象;言談之間,一直透露出自信的表情;
雖然早不在擂臺上拳擊搏殺,但他給人的感覺,依舊是冠軍的風范!!!
“咖啡來源于意大利,美國人把它做到了全世界。”
“在意大利人的意識里,世界上有兩種披薩,意大利披薩和其他披薩,在我們的意識里,也有兩種披薩,舒格雷·李披薩和其他披薩。”
帶著“3年成為中國披薩領導者的情懷和夢想”,走進《合伙中國人》現場,他被徐小平欣賞,當場獲得投資500萬。
一個品牌IP的塑造,是定位重要,還是堅持重要?李文楊也曾經自問過。
舒格雷·李的作品,獲得了2017年上海國際披薩大師冠軍賽冠軍。一個品牌的IP的崛起,不僅僅因為一家披薩店的味道,還有堅持。
舒格雷·李,這個品牌融入了李文揚太多的情感和夢想。李文楊曾獲得了WBC亞洲青年冠軍、WBC冠軍、UBO世界冠軍,并最終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職業拳擊冠軍。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14歲,李文楊就開始練習業余拳擊,通過在體校的艱苦訓練,在2003年青少年拳擊錦標賽上奪得了銅牌。16歲進入云南省體工隊,開始每天凌晨5點起床訓練,十分艱難。
李文揚在比賽
2006年因訓練造成視網膜受傷后,本想就此在家創業的李文揚經歷了賣粥、賣網校學習卡、開“蒸腳店”的漫長時期,直到重返拳擊俱樂部,開啟追求冠軍之路。
職業之外,他熱衷于各種美食,尤其以PIZZA為最愛,因為勇于接受挑戰的個性,在退出拳壇以后,他創造了舒格雷·李 MASTER PIZZA品牌。
現在的餐飲界太大了,大到任何行業都能轉型加入;但是現在的餐飲行業也太小了,能在里面玩得動的都是歷經“廝殺”的品牌大佬們,小品牌難活,跨界躋身更是艱難。
但是格局定能者,時勢造英雄。?
大師披薩的創始人李文揚,從世界拳王轉型躋身餐飲行業,站上《合伙中國人》的舞臺,獲取徐小平500萬融資之后,轉身離開建起了自己的團隊。
在接受外賣頭條記者采訪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很喜歡吃披薩,披薩在外國很受歡迎,但是價格卻很便宜,而在國內卻截然相反,披薩質量參差不齊,好吃很貴甚至是難吃很貴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在退役之后,想要改變披薩市場。
產品:突破同質化,社交屬性是優勢 ??
如果說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后,市場還剩下什么,答案要么是品牌產品巨頭,要么就是差異化產品,那些嚴重同質化產品是一定會被淘汰的。
他說:“首先我覺得市場上很多披薩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因為很多商家在披薩的制作思路上都是一樣的 。”
“披薩本身就是由四個部分來構成的,從餅底、醬底、面料和奶酪。但是就是面料和奶酪這部分其實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就是可以放任何你認為好吃的餡料和奶酪,主要就是要你的搭配技巧和烘焙技術的控制,那么真正決定一個披薩口感的就是他的餅底和醬底。
但是大家往往在這個層面上沒有創新的,所以這個就是我的機會,我對產品有著自己的理解,從這個方面去找突破點然后進行我們產品的研發。”李文揚說。
李文揚曾經為了研發一個新口味跑到泰國就是為了獲得披薩最佳口感的配方,如今在新品披薩上新之際,團隊就會去很多鮮花基地,都是親自去挑選和嘗試。
對于披薩,李文揚始終認為:“披薩是可以實現方寸之間看世界的,從餅底到頂料,從北海道的米到土豆泥做的餅底,不同的元素加在一起,賦予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但是做餐飲的,不管是跟隨同質化還是做差異化,都應該在產品基礎之上。
由于李文揚在轉行做披薩之前還是一名拳擊運動員,在國外訓練的時候發現,在國家大家定外賣首先想要的一定是披薩而不是漢堡。因為披薩具有社交屬性,披薩是可以共享的;而且披薩同時還具有主食和副食兩種屬性。
現在披薩制作已經標準化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師披薩出餐速度只有三分半鐘,高于行業巨頭必勝客。
社群運營:建立品牌認知,區域性線上+線下結合 ???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對于品牌認知的建立,也要從娃娃抓起。
李文揚透露:“披薩這個賽道是一個增量的市場,未來的主流消費人群不再是我們,而是95后、00后的一些人群,而他們對于披薩的消費頻次遠遠高于我們。”
在大師披薩的堂食門店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新品試吃、DIY的活動,主要的參與人員就是年輕家庭以及他們的孩子。
李文揚說:“首先我們客群是年輕家庭,他們有這個新需求,未來的主流消費群體不再是我們,那么小孩子對于品類和品牌的認知從小應該建立,而我希望他們對于品牌的認知是從舒格雷李來建立。”
不管是哪個行業,最后勝出的一定是有前瞻性目光的人,這也是大師披薩能成功轉型的原因之一。
為了更好地和客戶建立品牌粘度,大師披薩堅持做社群運營,不僅在于構建用戶對于品牌的認知,同時還注重區域性線上線下的結合。
“我們在當地有很多的鐵粉,這些鐵粉就是在我們的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上面的,而且我們會和他們形成很多互動。例如會有很多包場的電影觀影、一些拳擊公開課、一些DIY活動、新品試吃的活動、或者說感恩節我們會烤三天的火雞,邀請所有的粉絲、朋友過來切給他們吃,大概是這樣的一些活動我們都有在當地傳播。”
品牌IP:品牌背后的文化是重點,建立一個有趣的硬派餐廳? ?? ??
現在是一個標簽化嚴重的時代,“XX家的肉夾饃”、“XX家的火鍋”,但是除掉了XX,你還記不記得是誰家的肉夾饃、誰家的火鍋?從這個程度上來說,被標簽化對于商家來說也是一個痛點。?
由于李文揚之前從業經歷的原因,他所創立的大師披薩在云南經常被稱為“拳王披薩”或者其他的別名。但是李文揚做的就是在自己已有的品牌IP基礎之上,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
李文揚透露,“其實看我們的餐廳里面有很多拳擊的元素,但是實際上我們并不是要做一個拳擊主題的餐廳。本質上來說它就是一個披薩店。
但是我們通過場景的打造以及一些文化的傳遞,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的顧客,他們很喜歡這個店鋪的feel,他們很愿意在這個店鋪里面拍照,發朋友圈做各種互動的事情。
我們更希望大家來消費的時候,除了能夠消費讓他們滿意的產品,也能夠對餐廳的其他東西比較感興趣。”?
“很多品牌我們更多的是對他一個品類的認可,或者對于他品牌知名度的認可,但是對于他們的品牌文化、品牌背后的故事,或者說對他們品牌的記憶點是沒有的。但是大師披薩就是要打造更符合現在社會價值觀一個品牌的傳遞。”李文揚說。
李文揚舉例說,“比如說我們在這方面希望傳遞一些關于堅持的理念,但從來不會說一句“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樣的語言。
但是在餐廳里面是可以看到不管是產品的手套還是包裝上都會有“我從未放棄,我只想再來一次”之類的文化標語的呈現,我發現大家會對這些標語感興趣。所以說我們一定是一個比較硬派的餐廳,但是它硬派的很好玩,會讓小孩子著迷,會讓女性著迷。”
未來:品牌孵化基因后就是品牌拓展 ? ??
李文揚曾說過,大師披薩最開始做的時候不在乎快速建立孵化體制,志在打造屬于舒格雷.李的孵化基因。
在他看來,餐飲在行業進入門檻低,但是規模化卻很難。因為餐飲是一個系統的行業,從前端到后端,從生產銷售到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業余的水平。
“所以,未來我們想要在現代化行業形成一個餐飲集團的話,餐飲人職業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選擇了能夠給我犯錯、試錯多的空間在里面。我們所說的孵化基因就是在用四年多的時間來弄懂什么是餐飲,餐飲的成本結構是什么,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在品類當中有沒有優勢,應該聚焦什么,以及除了品類,品牌還能向別人傳遞什么,這就是我們的孵化基因。”李文揚說。
李文揚在《合伙中國人》的節目上就說過,目前餐飲行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連鎖化程度太低了,只有0.7%。而李文揚的目標就是讓披薩走向全國。
李文揚透露,“我們現在有10家門店的。北上廣深是首選,其他具體的城市還在計劃。”
全文總結 ?
1、不管是差異化競爭還是同質突破,你首先要知道做自己產品的亮點在哪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白搭。?
2、只有后端沒有前端,那可能就是永遠待在后廚研發了。對于一個品牌來說,建立有一個系統的營銷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品牌要往哪里走,怎么走,走向誰。
3、找對了門道品牌擴張是很快的,但是如果沒有內涵的品牌被淘汰得也快。一個品牌的建立一定不僅是表面的膚淺,更多的是品牌所傳遞的文化內涵。
4、做餐飲的人最怕的就是火急火燎,開了一家店就希望立馬看到盈利,立馬看到增收點,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你連市場都沒有看清楚就被淘汰出局了。要看到市場的痛點在哪里,做好準備,找準機會再下手才有可能一擊即中。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外賣頭條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