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火熱的預制菜賽道潑點冷水
厲玲 · 2023-05-17 16:08:41 來源:聯商網
隨著當今社會老齡化、家庭小型化程度的提升,近年來預制菜產業規模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將具備萬億市場規模,巨頭紛紛跨界入局。近日,盒馬CEO侯毅表示,預制菜的發展不可逆,未來將成生鮮第一大品類。這個市場真有這么吃香嗎?聯商網顧問厲玲對火熱的預制菜帶來了最新的思考。
以下為完整文字實錄:
預制菜這兩年好熱門,不僅是零售商加入了,現在非零售商也加入了,推出了一些預制菜的設備設施、獨立的品類等。
預制菜市場屬于大行業里的小門類。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toC,第二個toB。
其中toC是對終端消費者的。
預制菜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最起碼有幾十年歷史吧。還記得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有,當時不叫預制菜,是菜市場為了方便上班族回家做飯,我們稱之為“盤菜”。把配菜洗干凈、切好,包裝起來,回去炒炒就行了。
以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toC這端是會加大的。尤其是面向老齡化、少子化、單身化的這塊市場。
目前來講,我認為在中國這塊市場份額并不會迅速增長。
不如多關注生鮮產品的量再少一點,再干凈一點,配置再多元化一些會更好。比如日本也推出過一整條茄子這樣的配置方法。
做預制菜,toC的市場其實是有限的,餐飲企業對預制菜的toB的要求會越來越大。
因為中餐的標準化程度本身就小,預制菜如果不走一定的量,那大家的成本都很高。隨著餐飲企業的快速發展,連鎖化大型化餐飲企業對于預制菜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除了市場之外,對勞動力成本,廚師的人力資本,很多餐飲企業是負擔不起的。在這種情況下,會尋求一部分的預制菜。比方說凈菜已經處理過拿給廚師就炒好了,對庫存可以降低,對人力成本可以降低。
如果以這行來講的話,預制菜toB的市場很大,而且標準化程度會提高。餐飲公司在做大做強的過程中面臨到的人力、材料成本、庫存損耗等問題,我認為未來預制菜可以解決大部分后顧之憂。
據國家統計局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餐飲收入43941億元,同比下降6.3%。
制表/觀潮新消費
國內預制菜起步較晚、消費比例較低。據介紹,近年增長率達20%左右,是各類食品中增長最高的品類之一。同時,國內預制菜市場規模2022年達到近4000億元,2026年可能突破萬億元。
眾所周知,餐飲的毛利率是很高的,大約占到60%左右。
這是宏觀講,如果一個企業去吃掉整塊餅,那當然很大。
更何況我們現在的超市又那么困難,生鮮的售賣又那么難,去搶占這塊市場當然是可以的。
但是非常辛苦了。因為你對接的下家是原料供應商,是農民、果農和肉禽養殖戶,對接的上家是餐飲企業,你是餐飲企業的乙方。
制表/觀潮新消費
能夠真正為他們做好服務,應他們所需而變嗎?能夠成為他們忠實的供應商嗎?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判斷,非常難。
真正做到toB這一塊,與甲方的博弈,始終是非常難克服的課題。
退一步講,肯德基麥當勞從冰箱拿出來這批東西是預制的嗎?肯定是預制的。
他們的預制是靠第三方的,還是自己獨立的呢?能夠和第三方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嗎?
如果說作為新人想跨入預制菜這行,我希望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市場研究后再投入。否則呢,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要知道做零售都是非常辛苦的,一點一滴的,一天一筆一筆生意的,絕對沒有非?,F成的。
如果你已經是零售商了,可以慢慢進入這個賽道。比如說我在杭州,我就會找弄堂里,幫他們做一部分,來調整ToB的戰略。通過慢慢試水,了解市場需求有多大。
不要畫一個餅有多大,你就覺得你可以進去了,見過太多這樣慘敗的教訓。
所以預制菜的市場空間很大,道路很難。收效?不知道。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