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餐廳入選“米其林”?背后只有一個邏輯
金可 · 2018-07-10 09:32:40 來源:紅餐網
米其林是歷史悠久的專門評點餐飲行業的法國權威鑒定機構,現已享譽全球。米其林星級餐廳這項榮譽也成為了眾多餐廳主廚們的畢生追求。
日前,首版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公布,廣州成為全球第32個獲得米其林指南評鑒的目的地。
63家餐廳最終入選此次榜單,其中一星餐廳8間,分別為炳勝公館、炳勝私廚、惠食佳(海珠)、江、愉粵軒、玉堂春暖、麗軒、利苑(越秀),沒有二星和三星的餐廳。
其中來自香港,以粵菜為主的“利苑酒家”作為連鎖餐廳再次獲得廣州米其林推薦指南榮譽。就在去年,“利苑酒家”也被評為上海米其林餐廳。
摘星最多的連鎖餐廳 ???
利苑旗下有十多家門店摘過米其林星,累計獲得星星40余顆。
連鎖餐飲品牌登上米其林指南實屬不易,更何況是多次入圍、多次摘星。這也打破了人們認為連鎖餐廳與米其林無緣的傳統觀念。?
利苑以粵菜為主,所有的總廚都由創始人陳樹杰先生親自教授,2500名員工個個都是他的徒弟。
他要求廚師保持現有水準的同時,鉆研新菜肴,且對手下的廚師絲毫不留情面,卻又讓大家學到真本事。?
正是因為培養了大量的技藝精湛的廚師,做足了人才儲備。 ?把廚師分配到各個連鎖店,才使得多家利苑餐廳獲得米其林餐廳稱號。?
連鎖餐廳、米其林餐廳到底矛不矛盾? ????
大多數連鎖餐廳有別于“利苑”,普遍以快餐、休閑餐為主。?
快餐連鎖店利用標準化生產、降低對廚師依賴性來提高產能、出餐效率,從而發展成連鎖模式,比如肯德基的漢堡,任何人經過培訓后都可以制作。?
同理,休閑餐連鎖店也是利用標準化,自建中央廚房、物流配送,?統一對菜品進行粗加工并發送到各個門店。增強門店廚房的生產效率,才能更好的連鎖化發展。?
而米其林餐廳的評定標準是圍繞食材水平、菜品口味、廚師廚藝、菜品性價比和烹飪水準的穩定性這五點進行評比。 ?據業內人士透露,“菜肴味道的正宗”也是評定很重要的一部分。
> 針對連鎖餐廳食材的水平 ?,食材的需求量這么大,即使是餐飲大佬海底撈、西貝也是采用食材冷鏈配送的吧。?
> 菜品味道的正宗并不適合連鎖化發展 ?,一味地追求正宗,會阻礙餐廳連鎖化發展。比如“利苑成都店”因為持續打造正宗粵菜,并沒因為成都人們喜歡吃“辣”的飲食習慣進行菜品的調整,導致了嚴重虧損,并宣布關門。
而肯德基會迎合中國人的口味,推出老北京雞肉卷、米飯套餐、豆漿等。
> 菜品性價比和烹飪水準的穩定性可以包含到“廚師技藝”里 ?,廚師技藝的意思就是主廚不能離職,要和餐廳綁定在一起,這對于連鎖店的標準化、規模化、去廚師化的發展模式背道而馳。?
根據以上三點,大部分連鎖餐廳已被米其林拒之門外。除了“利苑”這種儲備了大量擁有精湛廚藝人才的企業,還有哪些連鎖店能入圍米其林呢??
可能是類似于伏牛堂這種追求傳統,不因受眾需求而改變菜品口味的連鎖店。
伏牛堂曾打出“追求正宗,拒絕好吃”的口號,讓大家品嘗真正的“湖南米粉”,其口味就是辣,而且絕不改變味道。
事實上,它打出的口號“拒絕好吃”就是一個營銷手段,利用“唱反調”尋求反差效果。之所以不改變口味,還能做成連鎖店,是因為“湖南米粉”這個品類和它的口味是廣大人群可以接受的。
所以保持正宗、菜品味道接受度廣的連鎖餐廳有可能入圍米其林指南。 ?連鎖餐廳還可以全力打造出一家符合米其林評定標準的店,然后通過單店榮譽惠及整個品牌,這也是個曲線救國的辦法。
思考 ?
獲得“米其林餐廳”榮譽,確實是一家餐廳、一位廚師的最高追求。但無論是做一家匠心店還是品牌連鎖店,不能為了米其林而米其林。
餐廳經營下去,靠的還是顧客一次又一次實實在在的買單,把自己的菜做好,服務好每個顧客才是一家餐廳真正要做的。
米其林指南發布后,好多網友為此去探店,想欣賞下這場視覺、味覺、感覺的盛宴。但很多人表示結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期望有些過高。
還有些食客表示,米其林就是黑箱政治,不會作為參考。
互動話題
你認為米其林評定標準是否符合中國人的口味?與大眾點評的一人一票相比,你更相信誰?你還有什么可靠的美食榜單推薦?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