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串串橫行 是否能趕超火鍋成為現象級?
蔣毅 · 2017-10-17 12:01:53 來源:紅餐網
今天,又有朋友打電話來,說恭喜我開的串串店現在已經布滿全國了,嘿嘿,問我是否愿意讓他也加盟做一個,我趕緊解釋“彼蔣毅,非此蔣毅”,什么意思呢?嘿嘿,成都有一個和我同名同姓的人,去年開始做小珺肝串串的全國加盟,很多人就誤以為這是我做的。
年初,當卞總專門來問我時,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后來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另有其人,小珺肝串串香,是去年以來成都餐飲市場明星中的明星,因為“小珺肝”三個字無法注冊商標,所以各類前綴的小珺肝就遍地橫行了,光是成都及周邊,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號稱開了3000多家,全川,開出了超過5000家。
雖然我不太相信這個數據,但看著成都幾乎每條街都有小珺肝,在一些美食集中的地方,甚至有好幾家小珺肝,我有時又不得不相信這個數據,當然,即便是真實數據沒有這么多,也絲毫不影響“小珺肝串串香”在川內這一年多的明星效應。
昨晚,有媒體朋友采訪我,讓我回顧一下2017年餐飲行業,對什么現象的印象最深刻,我脫口而出的就是成都串串橫行霸道,對方問超過火鍋了?我說,至少在成都是這樣的,一年前,成都排名第一的還是火鍋,但是光就2017年來說的話,串串在開店數量,規模和速度上,都已經全面超過火鍋。
說到火鍋,成都人總是底氣不足,因為全國都知道,這是重慶人的東西,成都現在生意最火爆的火鍋代表,絕大多數都是重慶老火鍋,所以,單就火鍋而言,重慶人天生就是傲視群雄;但是串串這個產品,則在任何時候,都是俺們成都餐飲的代表,與其他地方無關。
從15年以前的王梅串串,玉林串串,袁記串串,到后來短時間內開遍全國的六婆串串,再到前幾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灌縣砂鍋串串,再到去年開始的小珺肝串串,全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時代,也都創造過屬于各自的輝煌成績,如果要寫成都串串史,這些品牌是必然要提到的各時代之典型代表。
當然,借串串的這股東風,除了小珺肝之外,其他品牌的串串也做得風生水起,比如簽王之王,是今年春節后才開業的新品牌,但是在短短不足一年時間內,已經開了幾百家分店,現在他們公司直接提出了“百城千店”的目標,幾乎每天都能在藍總的微信里看到加盟商的信息,讓人對其發展速度十分嘆服。
又比如“馬路邊邊”這個品牌,走的是老成都的懷舊風,不管是店面裝修,店內環境,還是菜品味道,都刻意“復古”,從去年十月份啟動,到現在也剛好一年時間,分店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并且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今年底之內,號稱要超過50家分店的規模,形勢也是一片大好。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我一個朋友,大家都叫他軍爺,在三年前,他就想做串串,并因此在紅牌樓附近拿下了一個商鋪,結果因為消防問題而最終放棄這里,當時他就說成都串串可能會有一波行情,但遺憾的是那個地方放棄后,他就沒有再找地方,以至于這波串串行情真的如他所料的到來時,他卻置身事外了!
四川本地的好吃嘴朋友,可能對成都串串的這種強勢發展有所感知,而省外的朋友們,對串串的感知可能還不太明顯,因為串串不像火鍋一樣,是屬于全國性的品類,沒有任何市場進入難度,相對而言,串串目前還只要是以川內市場為主,其他省外市場為輔。
也正因為如此,在川內的串串江湖里,廝殺非常慘烈,前面舉例的這幾個例子,是屬于做得比較好的代表,正在強勢發展,到處攻城拔寨,但同時也要看到的一點是:還有更多的串串店在當炮灰,在一波又一波的虧損中被淘汰出局,成都,已經成為串串競爭的超級墳場。
比如成都西門一個大型樓盤的生活廣場,以前這里的好幾家串串,生意也都不錯,但是沒過多久,一家“歪”的小珺肝殺進來后,大多數客人都被這家小珺肝給吸引走了,以前那幾家生意好的串串直接面臨門可羅雀,有的選擇轉向經營其他品種,有的則選擇認輸,退出市場。
結果呢?沒過多久,小珺肝串串的正身也殺進來,而且就開在以前這家小珺肝的隔壁,還沒開業,就已經昭告天下的說自己才是李逵,暗地里其實是說別人是李鬼,不出意外的話,新的小珺肝開業后,又可能會把以前的小珺肝的客人給搶走,他們兩家之間將面臨短兵相接的正面競爭。
有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今年在成都串串這么火?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往前面推兩年,還是火鍋的天下,沒多少人會預料到串串會在火鍋之后出現這樣一波強勢的行情(軍爺預判到了),現在回頭來看,我認為火鍋的帶動行為還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現在很多串串品牌所使用的底料,直接就是用的火鍋底料,所以在很多串串店就餐,除了菜品的呈現形式有明顯差別之外,其他方面與火鍋店幾乎沒太多差別,如果非要說其他差別的話,可能就是餐廳面積和裝修檔次吧:整體而言,串串的營業面積比火鍋店要小,裝修檔次稍微要低一點。
這可能與串串本身的定位有關,在成都,串串一直有“精簡版”的火鍋這個身份,也就是說,很多人吃串串,是認為它足夠便宜,比如,大家如果覺得吃一頓火鍋,人均需要八九十元的話,他們會習慣性覺得,吃串串可能人均只要五六十元,這屬于傳統的思維習慣。
但實際上呢?現在很多串串店的人均,已經和火鍋店持平了,人均也在八九十元,甚至,在點餐上稍微不注意的話,人均會直接飆升到超過一百元,老實說,如果串串都要人均一百元,那與火鍋對比起來,就會讓消費者產生“劃不著”的感受,并覺得莫名其妙,東西吃到哪兒去了?還是現在串串本來就太貴?
為此,一些好吃嘴已經在看衰串串的未來,認為一個“低檔次”的東西,現在卻賣成了高檔次的價格,以后再次選擇時,可能就會在火鍋和串串之間,直接選擇火鍋而放棄串串了,當然,這僅能代表部分消費者的觀點,整體市場的發展,存在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
比如,我就比較看好串串的未來,生活在成都的朋友,看到的是超級競爭,但這僅限于四川市場而已,放眼全國市場的話,串串的體量還太小,如果把串串理解為“精簡版”火鍋的話,那么參照火鍋在全國的體量,串串現在幾乎相當于沒怎么發展哈,未來的成長空間,具有無限的想象力。
而成都目前部分做得好的串串品牌,正強勢的在省外攻城拔寨,就是這個觀點的最直接證據,某種程度而言,他們是屬于未來可能享受到市場先機紅利的人,雖然,以前的灌縣砂鍋串串和六婆串串也曾經走向過全國,規模也不小,但老實說,與未來串串在全國的市場可能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不是一個數量級。
因此,我整體上看好串串的未來空間,當然,主要是指四川省之外的全國市場空間,如果某一天,成都串串不僅能在四川橫行霸道,還能在全國餐飲市場都如此橫行,嘿嘿,那個時候,成都餐飲名片將又多一張哈,在這之前,成都串串,永遠都無法與重慶火鍋相提并論。
這,不是沒有可能!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