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開業的痛點:客人為什么來?為什么還愿意來?
蔣毅 · 2017-06-22 17:46:05 來源:紅餐網
肖總前兩天有個留言,說的是他在美國的餐廳開業的情況,我直到昨天才看到,今天早上才專門就這個問題,給他表達了我的意見和祝福,我和肖總結識于燕姐的櫻園,當時燕姐說要介紹我認識一個想做餐飲的朋友,然后從去年到今年,我全程見證了肖總進入餐飲行業的全過程。
肖總應該是和曾經的我一樣,從來沒想過這輩子會進入餐飲行業,因此當我聽說他打算在美國開中餐廳時,說了很多我在美國旅游時候針對餐飲的思考,不敢給多的意見,因為我自己本身對美國的餐飲市場非常不熟悉,害怕影響到肖總自己的決定。
肖總回到美國后,就到熊貓快餐打工,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工來對待,恰好也符合了我所謂的“帶著老板心態打工”,一邊積累經驗,他與合伙人一邊物色鋪面,然后租下鋪面后,我又看到他自己當裝修工人,店內的所有裝修環節全都親力親為的參與。
前幾天,肖總的餐廳開業了,生意好到遠遠超出他的意料之外,第一天就把原本打算賣三天的食材全部賣光了,客人蜂擁而至,導致他們的接待量遠遠超標,肖總原本以為自己打工了那么久,店內應該是可以得心應手的應對,結果客人一多起來,他發現店里完全亂套了。
作為完美主義者,看著店里這么多客人,肖總不是愉快的在旁邊偷笑,從他的留言可以看出,他充滿焦慮,他移民美國之前,在國內是待在大公司,里面一切都有制度,有規矩,而現在自己創業開的餐廳,一開業就感覺現場怎么亂成這樣,再加上每天加班,他就十分擔憂:
首先,他認為這種情況是完全不正常的,怎么開業就一下火爆了呢?其次,他擔心這樣的情況不長久,原因是接待上完全超出了店內的能力范圍,出品和服務等各方面可能都跟不上;最后,是店內雖然好評率很高,但其中也有差評,而這些差評都是因為超出接待范圍導致的。
為此,肖總內心十分擔憂,感覺情況有點失控,于是找到合伙人商量,希望能在周末關店,梳理店內的接待流程呢,然后加強員工培訓,爭取能用更好的店內狀況來接待這些客人,結果呢?他的合伙人不同意關店,而認為開業的混亂是正常的,問題暴露了能及時解決即可。
那么,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呢?
在餐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多決策都沒對錯,只是效果好壞,單就肖總他們這個案例來說,我是站在肖總的合作伙伴這一邊的,雖然恰如肖總所言,在他們猶他州,猶豫宗教信仰等原因,本來絕大多數餐廳都要在周末關門,所以他們關門并不是什么很嚴重的問題,但我還是支持肖總合作伙伴的意見,為什么呢?
餐廳開業的現場混亂是常態,我身邊所看到和親身經歷的各種開業案例,不管對方品牌大小,也不管管理團隊多么牛逼,無一例外的都存在開業混亂的情況,這不是說別人的管理能力不行,最重要的原因是新手員工對操作流程的不熟練,然后又要面臨全新的顧客群體,混亂是必然的常態。
如果再加上肖總這樣的情況,一開業接待量就遠遠超出以前的預期,這意味著曾經的培訓不管多么到位,都會立即失效,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也不管餐廳是大還是小,只要顧客數量超出接待范圍,那么混亂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情況。
基于這樣的原因,作為剛踏入餐飲的新手老板,得從心理上接受自己的餐廳,在開業前一個月必然混亂的這個現實,只有從心理上先接受了這個現實,才會在后續的管理優化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胡亂決定,將精力和管理注意力合理分配,做到抓大放小,抓緊放慢。
什么是大?什么是緊?我以為,在開業階段,最大和最要緊的事情,是找出別人到自己店里來的原因,以及為何還要來?尤其是后者,是任何一個想長期經營的老板,所必須去深度思考的問題,對于那些一開業就火爆的餐廳,這個問題尤為重要。
只要在開業的第一階段能弄明白消費者為什么來,以及為何還要來這兩個問題,那么店內在開始階段再混亂都不會有大問題,因為作為消費者,當他們去一家新的餐廳就餐時,心理預期上本來就做好了可能服務不到位的準備,他們會主動降低對新餐廳的要求和標準,會自發的愿意體諒和理解。
因此,當一個消費者,看到一家新餐廳開業,即便是因為客人太多而導致出現服務上的不滿意,他最多也就當時的情況不滿意而已,只要餐廳本身的吸引力不改變,這些客人后面還是會再來,因為他們內心也充滿好奇:看看開業一段時間后,店里是否已經理順了,他們甚至會覺得:現在去應該不會再出現開業時的混亂了。
這就是只有新店所特有的“優勢”,明白這個道理后,作為剛開業生意就火爆的老板,就沒必要太擔心因為生意太忙,接待上怠慢了消費者,就讓他們以后不會再來,放心,雖然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但大多數消費者也都是有同理心的,他們也知道,新餐廳開業出現混亂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作為新手老板,在店里出現混亂時,千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想把什么問題都一次性解決,這是不可能的情況,餐飲行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在這個行業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餐廳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這個階段的問題出現,而且有些問題是反復出現,你無法規避,因為你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消費者。
與其想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不如冷靜去把店內存在的問題,理出個輕重緩急的先后順序,先解決最要緊的,然后解決次要的,先解決大的問題,再解決小的問題,事實上,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驚奇的發現:當我們把那些緊要的問題和大的問題解決掉以后,那些次要和小的問題,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總結起來,餐飲開業不管生意好壞,其痛點,就是要在最開始的一個月,找出兩個問題的答案:客人為什么要來我的店?客人為什么還愿意來我的店?所有的行為都要圍繞這兩個問題而展開,與這兩個問題相比,其他的都是小問題,否則的話,哪怕你把其他問題都解決掉了,餐廳生意一樣會難以持續。
不搞清楚“客人為什么要來我的店”,店里的生意不太可能好起來,因為連自己的目標客人為什么要來的原因都找不到,那營銷就純粹是撞運氣的亂來;不弄明白“客人為什么還愿意來”,開業火爆的生意不會持續,因為客人即便是來了,卻留不下來,無法形成回頭客效應,那來在多人也是白搭。
而這,恰好是很多新餐廳的忙點所在,也是痛點所在!
本文作者蔣毅(微信:cdzh56),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